韓 海 霞
(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是他們最大的盈利來源,工程項目是不是盈利直接決定了建筑企業能否持續經營。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是施工單位的生命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與項目的成本控制具有一致性,有共同的目標。決定工程項目是否盈利的關鍵又在于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否能有效的控制成本,所以盈利目標的達成需要做好項目成本管理工作當中的所有環節。在競爭日漸激烈的時期下,要想讓建筑企業獲利依靠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很難實現了,必須要對項目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創新。
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賴于建筑行業的推動,它是經濟水平持續提升的前提條件,還是一項核心型產業。建筑行業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含義通常就是建筑企業為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支出,使其不超出預算而采取的一系列調控措施。眾所周知,在我國成為了WTO中的一員以來,國內的建筑行業實現了迅猛的發展,同時也使這一行業的競爭陷入了白熱化階段。在這過程中,大部分的建筑企業都在項目施工質量達到相關要求的基礎上對項目成本管理體系作了一系列的調整與健全。只有優化了自身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效果,建筑企業才會在這樣一個激烈的行業環境中長盛不衰。縱觀現階段國內建筑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工作,筆者發現其中還有多種不良現象亟待改善,而這些不良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內建筑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問題筆者總結了四點:首先,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尚未構建出一個健全的管理體系。其次,成本管理意識還不夠強,沒有明確這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成本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較低,欠缺責任心與工作積極性。在這種工作態度下,項目成本核算變成了一種形式,在項目開展實踐中的作用很小。最后,施工程序的設計缺乏科學性,時常會出現浪費人力與財力的現象。
1)制度創新。筆者在研究分析后發現,現階段國內很大一部分建筑企業都把本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環節交給了生產經營管理部門。而這些部門在審批時通常會只針對工程項目所消耗的成本,而項目施工中所投入的成本往往會置之不理。大多數的項目管理者都傾向于關注工程的具體施工情況,包括進度、施工材料選擇等,而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卻認識不足,對項目虧損毫不關心。長此以往,建筑企業得不到盈利,久虧不賺,最終不得不停工甚至倒閉。對此,建筑企業必須要對本企業的任何一個項目都實施“事前規劃,所有環節管理”的項目成本管理措施。其中,對于那些變動小的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完全的成本包干制度,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由管理者承擔。采取這種管理制度可以使建筑企業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成本支出的最新情況,員工則可以及時掌握自己的收入情況。這樣一來,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就真正落實到了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手中,并且在成本管理和他們的收入之間建立起了聯系,這一創新措施可以從根源處轉變管理者“掙多自己拿不著,掙少自己扣不到”的管理想法,最終達到建筑企業的各項成本管理目標。
2)方法創新。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時間比較長,而且由于項目內容多而有著較強的繁瑣性與多變性。建筑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大都傾向于在大型材料的購入價、勞動服務分包價等環節進行系統性的管理,而對項目的數量管理力度卻不大,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不僅如此,項目的施工設計由于缺少實用性與合理性而難以控制工程的成本。一般情況下,項目在結束后所統計出的項目實際投入都會多于預期的成本預算,項目成本管理作用得不到發揮。對此,建筑企業應構建一個“量價合一”的成本管理體制,掙脫過去的計時月工資辦法的束縛,改為由項目管理部門結算。某一施工環節結束后就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考核,而這一環節出現成本超出預期后必須要找出緣由,同時還要適當的懲罰該工程項目的管理部門。如果某一施工環節的成本低于預算,則要合理的獎勵有關人員,包括根據節約成本的數量來發放獎金等。同時,對于在工作中提出了創新型的工藝技術、高效率的器械設備等人員還要幫助他們向有關部門申請專利。除此之外,還可以把這種管理方法引入到工程項目的其他環節上,進而使建筑公司的整個工程項目都健康發展。
3)標準創新。一些建筑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會使用省級工程預算定額,但是實際的管理工作卻常常和工程預算預期不符。其中,實際的工人人數往往會和預期相差很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難度。除此之外,其他環節的預算定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例如挖掘運輸相同的土方時,會同時采用價格各有不同的水利定額、建筑定額價格。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建筑企業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力度不統一,有時嚴格,有時松懈,極大的降低了建筑企業考核工作的不公平性。針對這一情況,建筑企業必須要對相關部門人員下達明確指令,即采用標準的管理定額,把過去項目成本預算中所參照的標準做系統化的規定,真正達到項目成本管理評價機制的公正。
4)稅務管理創新。近些年來,營改增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在這種背景下,各建筑企業要盡快調整自身的稅務管理工作,依照稅制要求與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好本企業的稅務計劃,對營業稅相關的項目管理方式進行創新。而要想實現基于增值稅模式的稅務管理創新,建筑企業就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工程管理部門應系統本企業的進貨銷售路徑,對產品的品質、單價以及是否能開具增值稅發票等多個環節進行篩選,選出那些成本合理、質量有保障的供應方。另一方面,建筑企業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項目管理水平,實現由內而外的高水平管理,配置專門的工作人員和企業的財會做工作對接。對接時,需要在第一時間內認證增值稅專用發票,使本企業能享受到政府創造的稅收優惠,從而切實實現工程項目成本投入的減少。
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幾乎涉及到了建筑企業的所有人員、所有環節,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建筑企業從多個渠道入手,創新項目成本管理,從而切實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對此,筆者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創新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采用“量價合一”的成本預控模式,制定統一標準的預算定額以及應用創新型的管理方式等。通過同時實施這些創新型的成本管理體制,幫助國內建筑企業優化自身的成本管理效果,減少財力與人力的投入,增加利潤的獲得,進而使這些企業能夠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