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
摘 要:超臨界機組給水處理要求所加氨水純度很高,而當前發電企業不具備按標準要求對氨水進行驗收的條件。針對這個問題,本文通過對氨水使用期間的給水指標進行分析,從側面解決了氨水質量認定問題。
關鍵詞:超臨界;氨水質量;給水指標
中圖分類號:TK228 文獻標志碼:A
1 電廠在氨水入廠質量驗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為了降低給水系統的各種金屬的綜合腐蝕速率,火電廠都要進行鍋爐給水處理,向給水加入水處理藥劑,改變水的成分及其化學特性,如pH值、氧化還原電位等。隨著機組參數和給水水質的提高,給水處理工藝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目前有3種處理方式,即還原性全揮發處理、弱氧化性全揮發處理和加氧處理。無論采用哪一種處理方法,都必須在給水中加入氨水。
隨著超臨界直流鍋爐的不斷投產,入廠氨水的質量驗收成了困擾電廠的問題。因為直流鍋爐沒有汽包,給水經過省煤器、水冷壁管吸收熱量后全部變成蒸汽,所以,與汽包鍋爐相比,直流鍋爐對鍋爐給水水質要求相對較高,對所加氨水的質量要求也相應提高,要求所加氨水為分析純或以上級別,也就是要達到GB/T 631—2007《化學試劑 氨水》中的相關要求。
發電企業如果按照GB/T 631—2007對氨水進行驗收,需要用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鈉、鎂、鉀、鈣、鐵、銅、鉛等雜質含量,這對發電企業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首先,當前并不是每個電廠配備原子吸收光譜儀。其次,配備原子吸收光譜儀的企業也僅能化驗鐵和銅兩項常用指標。
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先對給水體系做分析。
2 氨水質量認定分析的依據
2.1 在加氨的純水體系中電導率和pH值的關系
超臨界機組給水相當于純水體系,在純水體系中,水的電導率、pH值和加氨量之間有著嚴格的數學關系,只要測量出一個數據,就可以求出另外兩個數據。
在25℃的純水體系中,電導率和pH值符合以下公式關系:
pH=lgk+8.57 (1)
A=(13.2k2+62.7k)×10-3 (2)
上式中k值為電導率(μS/cm),A為加氨量(mg/L)。
反之,如果體系中的電導率和pH值符合以上公式(1)的關系,說明該體系是純水體系,可以證明該體系中所加氨水所含雜質極少,純度較高。
2.2 給水中鐵含量與氨水純度的關系
現在所用氨水是用液氨配制的,液氨中的一個重要雜質是鐵。當給水的pH值控制在9.2~9.6時,根據公式(1)、(2)不難計算出這時的加氨量在0.508mg/L~2.189mg/L,如果所用氨水為分析純氨水,其中的雜質鐵含量為≤0.00002%,在給水中由加氨導致的鐵含量增加最大為0.00175μg/L,和正常運行時給水鐵含量≤5μg/L的控制標準相比,本來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氨水質量不好,氨水中雜質鐵含量達到0.02%時,給水中由加氨導致的鐵含量就會增加至1.75μg/L,這時就不容忽視了。反之,如果給水鐵含量增加不大,則說明所加氨水的質量不是很差,可以使用。
3 舉例說明
某廠本來有固定的供應商,氨水質量也比較有保證,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需要更換供貨商,如何判斷新進氨水和舊氨水質量相當,成了廠里的燃眉之急。應用以上理論,基本解決了這個難題,具體過程如下所述。
廠里a、b機組都是670MW的超臨界機組,兩臺機組共用一套加藥系統。在3月份對某公司的氨水進行了試用,試用期間各種關系分析如下:
3.1 給水的電導率和pH值關系分析
試用期間機組電導率和pH值的關系見表1。
(a)表1中的pH值和電導率值取的都是每天早上10:00的數值。
(b)表1中的估算pH值為將實測電導率值代入公式(1)計算得到的數值。
從表1可以看出估算值和原值符合得較好, 體系的pH值和電導率的關系是符合公式(1)的,證明體系是純水體系,從側面證明了所加氨水的純度較高。
3.2 給水鐵含量分析
使用質量比較好的舊氨水時機組給水含鐵量統計見表2。
試用新氨水機組給水鐵含量統計見表3。
由上面表2、表3可以看出使用新、舊氨水,給水鐵含量沒有顯著變化,而且給水的鐵含量也沒有超出不大于5μg/L的國家標準,說明所用氨水純度較高,質量較好,可以放心使用。
3.3 結論
經過以上兩個方面的考察,基本可以認定:給水中加入該公司氨水基本不影響給水品質,可以放心使用。
結語
本文根據純水體系的特征,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對氨水使用期間的電導率和pH值指標對應關系和給水鐵含量進行分析,從側面解決了氨水質量的認定問題,也解決了生產中的燃眉之急,為超臨界機組火力發電廠選用氨水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正奉.電廠化學設備及系統[D].武漢:武漢大學,2006.
[2]火電廠水處理和水分析人員資格考核委員會.電力系統水處理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