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亦森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感謝組織培養和信任,我由一個普通的秘書,成為科級、縣級干部,再到地廳級干部,每登高一步,壓力就增加一層,總覺得不輕松、不自在,這才省悟:所謂高處不勝寒、無官一身輕、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此感受的絕不僅我一人。
由此說來,當初的出發原本就是錯誤?當然不。關鍵在于,當你抵達高處時怎樣做,怎樣對待面臨的一切。
到達事業的高處 置于為人處世的低處
在2013年6月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引用了一個典故,以教育黨員干部要謙虛謹慎,節儉簡樸。春秋時期,宋國上卿正考父三次受到重用,但一次比一次誠惶誠恐,第一次是彎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
正考父所到達的位置高不高?當然很高。但他絲毫沒有得勢張狂、極盡榮華富貴的樣子,而是始終保持謙卑的人生態度和簡單的生活方式。
類似的例子還有比爾·蓋茨。他以其名下資產466億美元而榮居世界富翁首位,但他沒有私人飛機,公務旅行從來不坐頭等艙而坐經濟艙。而他在另一面卻慷慨大方:微軟員工的收入都很高,他熱心慈善事業。
這兩位名人的共同點是:到達了事業的高處,而自愿置于為人處世的低處,從而贏得了人生的另一種高度。我曾服務過的一位地委書記就屬于這種人。原來,像開車門、提包拎杯這類雜事可以由秘書做,但他一直堅持自己做;起草講話稿,他一般都是自己動筆寫,或擬個提綱然后現場發揮;他不喜歡別人盛飯夾菜、不喜歡前呼后擁、不喜歡迎來送往等。當被問及為何這樣做時,他淡淡一笑:“這有什么?本自百姓來,還回百姓去,沒什么好顯擺的。”難怪群眾會這樣評價:當官不像官,百姓最喜歡,這是領導干部應有的本色。
當秘書 要警惕“頭暈”
中國共產黨人秉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作風,但也有人因遺忘而迷失。當被問及從前當泥瓦匠和如今當總理有何異同時,聯邦德國前總理舒爾茨答道:“二者職責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站在高處,不能頭暈。”高處頭暈,就會有粉身碎骨的危險。當秘書,同樣要警惕“頭暈”。秘書雖然不是官,不掌握實權,但因為處于領導左右的特殊位置,實際上也處于特定意義的“高處”。
數年前我任秘書長時,曾隨同本市黨政代表團前往某發達省份考察學習,欲前往拜訪該省領導。誰知,N次打S秘書手機,不接;又N次發短信,亦不回。只好硬著頭皮找到他辦公室,得一句話,“你們不要給領導添麻煩好不好?”他的傲慢生硬,或許出于心情不好,或許領導的確很忙,但無論如何,對其本人形象及領導形象都是有害的。
聯系到本單位秘書人員思想作風上存在的不足,我們專門制定了“六要六戒”的行為守則,并從我做起,以上率下,言出必行。實施之后,本單位秘書隊伍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把自己放在“低處”,是重要的和必需的。
正所謂:樹低成材,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習慣“低處”的站位,反而顯高;習慣“高處”的站位,反而顯低。做人是這樣,當秘書是這樣,當領導也是這樣。
當然,低調不能流于做作、偽裝。一切出于內心的凈化和修煉,持一顆平常心、感恩心、進取心,低調做人,踏實做事,才能抵達光輝的頂點。(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