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思
摘 要:在地籍測量過程中,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大力應用可以使測量的準確性與進度得到有效提升,能夠給管理部門的決策工作提供數據支持。目前來看,受GIS、GPS、全站儀等技術的日漸成熟的推動,數字化測繪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下文結合地籍與地籍測量的相關介紹,介紹了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優點,并詳細闡述了其在地籍測量的應用現狀。
關鍵詞:數字化測繪;地籍測量;應用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數字化測繪技術即通過網絡信息、全球定位及地理位置系統等作為核心技術實現獲取的數據及信息的數字化技術方法。它作為在計算機與網絡發展推動下產生的新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視,對信息科學的發展意義重大。地籍測量是城鄉建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健全國家土地管理檔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受GIS、GPS、全站儀等技術的日漸成熟的推動,數字化測繪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其應用推動了地籍測量向著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1 地籍及地籍測量相關概述
1.1 地籍與地籍測量
地籍一般記錄了土地和附屬物的類別、地點、數目、歸屬等信息,其可以準確地放映和土地所有相關信息情況。通過地籍圖形集、簿冊及其數據集等以圖形的形式更加直接的反映地籍的相關信息。地籍測量即是通過測繪技術完成土地和附屬物的類別、地點、數目、面積、歸屬等信息的測量與調查工作,它作為城市建設最基本的工程類別,對于土地管理的影響意義較大。
1.2 作用分析
第一,能夠獲取準確的與土地的類別、地點、數目、面積、歸屬等相關的一成不變的相關信息;第二,獲取的相關信息與數據具備法律效率,可以給土地所有權的登記、證書發放及其地稅的收取數額提供根據;第三,獲取的相關信息與數據為健全國家土地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堅定后盾。
1.3 目的分析
進行地籍測量的主要目的是對于土地的面積、形狀及其界限劃分做好明確規定,能夠準確了解土地的所有者、大小、用途及其使用價值等,健全國家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為了達到地籍自動化管理的目標,可以使用數字技術,能夠給管理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1.4 數字化測繪技術
可以通過相關的設施完成地籍相關數據的獲取,通過計算機系統對相關數據及信息進行分析,而后自動完成地籍圖件或表冊的繪制工作。該項技術需要以準確的數據為依據,通過數字化的測量完成分析、成圖等工作,把地籍因素和信息結合完成地籍圖的繪制工作。
2 應用方法分析
2.1 野外數字化測繪
在野外數字化測繪方法中,測記法是較為常用的方法,即是將觀測得到的數據信息錄入電腦中,再利用各種專業的電腦軟件進行處理,使之形成可視化的地形圖。這種方法的設備要求較低,主要有光學經緯儀、測距儀以及便攜型的計算機,無須投入較高的成本,也減少了野外測繪的設備攜帶量。但是測記法在記錄時有可能出現一些錯誤,如代碼、連線關系方面,這就會造成圖形的混亂,需要進行編輯。再就是外業容易遺漏、內業工作量大、成圖較慢,有時還要多次的現場核實。
另一種方法就是電子平板法,它是一種使用內部裝有相關成圖軟件的便攜電腦,來進行測站觀測的直接成圖,也就是說相對于測記法來說無需記錄步驟,提高了測繪效率。其優點是更加的直觀,在現場就能得到成圖結果,并且軟件內置各種繪圖工具可以滿足各種繪圖需求,不用進行草圖的繪制,避免了遺漏現象。但是在野外測繪時需要攜帶的設備多,如果出現不良天氣會對設備造成影響,設備成本高,且供電有限制。
2.2 室內數字化測繪
進行室內數字化測繪時,可以進行手扶跟蹤數字化,即將一些數字化測繪儀器與電腦相接,來對現場的手扶跟蹤采點、繪圖。這種方法較為簡便,測繪時可以縱覽全圖,并針對性地進行信息的采集,效率高。但是需要投入的設備較多、測繪強度較大、自動化程度不高,有些點位的采集需要利用目測,無法保證較高的精度。
掃描矢量化主要應用了掃描設備及其處理軟件,能夠實現實時的信息共享,而且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不大,通過在顯示器上的放大采點能夠保證測繪的精準度,而且所使用的矢量化軟件較為先進,可以自動化跟蹤,這對于提高測繪的效率較為有利。但是其團建的操作界面較為復雜,無法縱覽全圖,線條較長的測繪較為不便。
3 實際應用分析
數字化測繪是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測繪要求而發展起來的,它的核心技術便是數字測圖系統的應用,系統內的各組成部分按照流程設定和相關的指令自動地進行數據的采集和處理,計算機是其主要的控制核心,同時結合各種先進的測繪儀器,如電子數字化儀、速測儀、GPS定位、數字攝影測量儀等,同時各種專業的測繪軟件也被開發出來,由此測繪技術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3.1 圖根測量
圖根測量主要是用來確定控制點的分布,并測出其坐標和高程等參數。目前已經能夠利用無線連接及GPS技術來對其進行測量,并通過PTK技術進行控制網的布設,進行測量時先要架設基站,并將其連接至電臺,隨時的接收和發出相關的測繪信息,而流動站主要是利用了手簙來進行參數的調整,外業觀測主要是利用了無線連接技術來進行數據的接收,以便于對區域內的獨立物測繪。如果區域內獨立物集中分布,這時應當使用全站儀進行控制點的設置,這樣就可以減少測繪誤差,防止出現界址邊超限的問題。
3.2 數據采集的應用
數據采集就是通過相關設備自動的收集測量目標的信息。陽臺拐點、圍墻角、房屋拐點可通過測量界址點采集數據,其他地方通過測量地形點采集數據。在選取采集地點時,需要將不同性質的點標注不同的數字進行標示,方便區分與應用。實際測繪時需要逐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物相同的通過內業轉換的方式完成自動聯線的過程,從而減少較多散點的發生,對編圖造成不利影響。
3.3 原圖數字化測圖的應用
這種方法主要是對于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城鎮采用的測繪的方法,該方法相對比較簡單、快捷,繪制地形圖只需要借助于原有的儀器、設備及其已有的地形圖就可完成。該測繪方法包含掃描矢量化和手扶跟蹤數字化兩種,以分析的效率來看,前者的精確度、效率都要比后者要高一些。然而,其在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及精確性上仍有不足,因此繪制地形圖不能夠完全體現該地區的地貌。為了提高測量的精準度,就需要不斷地進行補測與修測來進行相應的微調。
3.4 地面數字測圖方法的應用
該方法還可以叫作內外業一體化數字測圖方法,它是現在地籍測量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在一些沒特殊需求的大比例尺的地區在進行數據收集時可以采用該方法。以地面數字測圖獲取的數據而繪制的地圖精準度相當高,同時還能夠將相鄰的控制點的誤差控制在小于50mm。
3.5 航測數字成圖技術的應用
其是通過借助航空設備通過攝像機在高空處拍攝地面的圖像,然后經過外業判讀、計算機處理技術和內業建立模型等技術獲取信息繪制地形圖,該方法主要是對其區域范圍較大的地方采用的測繪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某些工作的開展在屋內就能完成,無須室外作業。同時具備快速、精準、天氣與季節無影響等優勢,尤其適宜那些廣闊、天氣變化較大的區域。
結語
在這個網絡高速普及的年代,數字化測繪技術在GIS、GPS、全站儀等技術的帶動下得到較為廣泛的推廣,在推動了地籍測量向著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測繪人員必須做到學習先進技術,對于現有的地籍測量手段進行改進與創新,同時還需要提升測繪人員自身的操作技術,確保其能夠向著效率提升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峰.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初探[J].地礦測繪,2005(3):35-36,39.
[2]靳海亮,吳慶忠,金繼讀.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城鎮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現代測繪,2003(6):24-26.
[3]張雙娟.淺析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