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發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要教師按課改的新理念,巧妙地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斷鼓勵和挖掘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能學、想學、會學、樂學”,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煥發出新奇、有趣的光彩。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關鍵在教育。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師,更要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以創新性教學為目標
教學目標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著定向作用。教學目標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內涵,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確定創新性教學目標。知識經濟的靈魂是創新,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把創新培養突出出來。要盡可能地把較多的時間用于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潛能開發上。教師必須要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創新生長點。比如我在教學“比例應用題”時,讓學生親自配制適合自己口味的糖水(牛奶、鹽水)等,在知道比例后給200克開水,應加多少糖(牛奶、鹽)才適合。頓時整個班都沉浸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中。
二、創設情景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豪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教學中,結合所學知識,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創新,促進學生的思維,在獲取知識以后能不停地延伸,發出創新的火花,從而更好地促使其智力和能力的發展。我們要借助實物、圖片、動作和表情等,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創設學生頗感興趣的學習情意場,讓學生在這個情意場中入境、生情、悟道。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把學生和是學習的主人,相信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物或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趣事等使教學知識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三、張揚個性發展
羅杰斯說過:“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以“升學率”為教育的目標的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處于高度緊張的機械傳授知識中,很難形成創新意識。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個體差異,還表現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發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
四、注重想像和聯想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通過情境提出問題并不容易,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示范,更需要創新精神,能不能提出別出心裁的問題,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上希望學生大膽去想,超于常規,對一個問題多層次、多角度觀察、分析和思考。學生在知識自我建構的過程中,在尋找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中,有常規的思考,也會有超常規的想法,要及時引導和發現學生超常的、獨特的、新穎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進行游戲教學
我固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說過,只有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山“迷”進入“愛學”的境界。小學生天生就好奇、好樂、好勝、好玩,對游戲情有獨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生動有趣的游戲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如教低年級應用題時,我改變r教師講學生聽,教帥演示學生觀察,教帥提問學生回答的傳統方式,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以游戲活動形式展現給學生。首先,我把課前準備好的五張卡片分別有:①紅花20朵:②黃花4朵;③紅花比黃花多16朵;④黃花比紅花少16朵;⑤紅花和黃花共24朵展示在全班學生面前,并粘貼在黑板上,要求小朋友們根據卡片上所列數量之間的關系做找朋友的游戲。這時,課堂上充滿了情趣,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誰都想體驗一下自我能力。在這個游戲大轉盤中,學生自由思索、想象、選擇,都能運用已學過的數學知識編出各種不同的應用題,有的求和(24+4=?),有的求差(24-4=?),有的求比多多少或少多少(20-4=?),有的求倍數(20÷4=?)。如此靈活多變的課堂游戲活動,不但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而且加深了對應用題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
六、教師關愛學生
教育是一種感動人心、塑造心靈的工作,關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可見,教育和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教師是否對學生傾注熱愛之情。心理學家認為;教師的期望與鼓勵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會成為一種外在的行為目標的誘因,喚起學生內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高尚目標的追求。因此,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熱愛之情,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揮動和啟迪著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信心和力量,使學生在教與學活動中愉快地接受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實現教育教學目標。我班有一位學生課堂很守紀律,但不愛動腦筋,作業不會做就偷抄別人的。有一次我發現他畫畫很好,就抓住這一“亮點”表揚他:希望你的學習和你的畫一樣美!并告訴他:有些應用題不好理解,可以畫線段幫助理解,然后針對他的一道錯題啟發他通過畫線段分析,他終于開了竅,找出了正確的答案。后來我又有意地讓他到黑板上做類似的畫線段圖題,從此,漸漸地他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成績也隨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