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朝暾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正趨于人性化、趣味化,更加關注學生的感受。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如教師一味的向他們灌輸知識,將學生置于強壓之下,不僅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學也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快樂閱讀強調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更加趣味化的方式來學習,能夠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高效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從高中語文教學出發,對快樂閱讀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快樂閱讀;高中語文;學習能力提升
引言:
掌握學習能力是新的教育時代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這也是他們終身發展的保障。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是極大的,一味的強壓將會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是十分不科學的。快樂閱讀無疑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釋放他們的壓力,促進他們更加積極自主的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將得到提高。
一、批文入境,積極為學生營造快樂閱讀氛圍
快樂閱讀實施的首要一步就是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固有觀念。學習語文并不只是單純對文章的讀、誦、譯,而是要進入到作者營造的畫面和情境之中深入感悟,獲得情感上的體驗。也正是因為過去的語文教學僅僅停留于淺顯的層面上,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挫傷,感受不到絲毫的樂趣。如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營造課堂氛圍,將學生們帶入其中,刺激他們的感官和體驗,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如在教學《竇娥冤》時,教師不妨將《竇娥冤》的故事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可以展示出相關的影視劇,也可以是戲曲片段,在劇中人物聲淚俱下的表演下,學生將會受到情感上的極大觸動,全身心的融入到故事情節中,產生憤怒的情緒。達到了這一效果,也自然實現了學生的入情入境。這樣的閱讀教學相對于傳統對文字的解讀,無疑趣味性更高,效果更好。這便是快樂閱讀實施的目標[1]。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體驗,教師還可要求學生選擇角色進行表演,在課余活動中展現出一出舞臺劇,讓他們自主揣摩人物的特點。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他們也將更積極的鉆研文本,自主學習。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動力,為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礎。
二、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快樂感悟文本
課堂上,教師開展教學的形式應盡量多樣化,豐富化,讓學生從乏味的文字學習之中脫離出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將延伸文本所觸及的領域,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感悟,如對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一課的教學,在學生們基本掌握了文本的主要內容后,我就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們展開了一次辯論賽,辯題為“父愛的表現形式更有助于我們的成長還是母愛對我們的影響更積極”,要求學生們自主選擇觀點的持方,結合自己的真實經驗和體會說一說自己的看法。這一活動瞬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都積極“備戰”。辯論過程中,一方學生從父親對自己要求嚴格,不斷樹立更高目標并最終促進了自身學習成績提高的事例入手,證明了父愛的理性促進了自己的發展。另一方學生從母親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鼓勵以及遇到困難時的安慰,遇到挫折時的鼓勵證明了母愛更加溫暖,更有助于自身的健康發展。雙方各執一詞,有理有據。本次辯論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辯論學生都領悟到了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以及各自的消極面和積極面,解決了本課難點。同時,學生也在辯論賽中學的酣暢淋漓,在下課時還意猶未盡,學習積極性被充分激發。
三、教學地位互換,放大學習主體的快樂學習空間
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的是,新時期的高中語文教學必須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師生之間的課堂地位需要轉變。對于思想和能力已經基本成熟的高中生來說,他們應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不妨將課堂作為他們發揮的舞臺,盡情的展現自我。教師可大膽與學生互換地位,要求學生來“授課” [2]。如在教學《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一課時,要求學生課前精心準備,課上隨機挑選學生講課。在這一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會更積極的自學,課堂上的“授課”也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表現力、演講能力[3],相對于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印象將會更深。這樣的授課模式是十分有趣的,無論是講課的學生還是聽課的學生都將更加積極的參與,在獲得了學習能力的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四、延伸內容,拓展文本,養成學生快樂閱讀的習慣
對于教材中一些名著的節選,或一些在特定的背景下創作出的作品,如長驅直入的講解文章,學生難免無法理解,因此延伸教學內容是十分必要的,如對于高中語文教材中《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一些沒有讀過《紅樓夢》的學生可能并不知曉林黛玉為什么要來到賈府,而文章中不同人物表現出的情緒到底代表了什么。這時教師就需要為學生介紹背景:林黛玉母親去世,父親因公務繁忙無暇照顧女兒。“老祖宗”因為心疼外孫女,因此將林黛玉接進賈府,一來方便照顧,二來可以緩解失去愛女的痛苦[4]。文章描寫的正是林黛玉初入賈府時的場景。帶著對文章背景的了解來賞析課文,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感受不同人物進場時林黛玉的心情和不同人物的性格、態度等。教師還可以搜集《紅樓夢》的經典影視片段讓學生賞析,推薦閱讀《紅樓夢》全書,以加深理解,延伸學生的知識面。循序漸進,學生養成快樂閱讀的習慣,語文學習能力就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五、結語
快樂閱讀的實施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教師能夠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感受,促進教學的多元化,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進一步增強,學習能力也將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大幅提升。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才是真正與素質教育接軌的人性化教育。
參考文獻:
[1]盧娜.自主建構快樂學習--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指導下的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研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5):124-125
[2]曹學雙.加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能力[J].軟件:電子版,2015(7):3
[3]陳志坤.談提升學生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2):00299
[4]高志超.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學術期刊 :讀書文摘,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