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斐 安陽師范學院
文化自信是對國家,對民族責任感的體現,大學生作為時代發展前沿的人才,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尤為重要的。就目前我國大學生教育而言,文化自信的缺失較為嚴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因此,在當代高校教育中,著眼于文化教育,提高傳統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比重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重塑大學生文化自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國家人才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日新月異的社會現實逐漸讓大學生忽視了傳統文化教育,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傳統文化似乎成為了社會中的異類,就大學生群體而言,如果有人再談論《論語》、《詩經》似乎就會被看作是異類,反而是對人工智能、智能科技的侃侃而談才被認可,似乎這才是“新時代的大學生”。這種現象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民族如果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因此,就當代大學生而言,傳統文化教育地位亟待提升,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當前世界的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但一些國家對我國的文化滲透一直沒有停止,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的文化滲透,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不甚成熟,極易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受到外來誘惑的吸引,讓一些心懷鬼胎的國家得逞。尤其是在當今網絡高度發展的時代,信息獲取極為便利,網絡更成為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渠道之一。外來文化滲透是導致我國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產生了積極影響,讓我國社會生產生活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市場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逐漸深入,也帶來了人們思想的波動,尤其是處于時代前沿的大學生。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讓大學生思想出現浮動,對于國家文化的認可程度出現問題,從而出現文化自信缺失,對國家未來出現迷茫的情況,這也是高校教育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文化興國戰略的提出,我國社會對于傳統文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國家更加重視文化的教育與宣傳,高校可以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廣傳統文化自信,讓大學生重塑文化自信,明確奮斗目標,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就時下文化發展而言,高校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文化類節目,讓大學生充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領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拋棄一些膚淺的喜好,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養,自覺尋找文化自信源泉,提高文化自信,實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傳統文化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與當代社會現實相結合,才能有效吸引大學生興趣,實現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培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活力與動力,其不僅作為文化熠熠生輝,對當前的社會也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就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而言,當前一些高校中推行的“師徒制”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打破了以往的師生關系,而是構建一種新型的師傅和徒弟的關系,這種師徒關系在傳統文化中的意義是非常明顯,師傅不僅要教授徒弟知識和技能,更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和行為準則,師徒制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繼承和弘揚,結合當代時代發展特征,實現傳統文化與高校教育的有機融合。
重塑大學生文化自信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關注先進的傳統文化,摒棄一些膚淺的落后文化,教會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效抵御外來文化和思想入侵,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在日常授課中將傳統文化不斷融入其中,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不斷培育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當代大學生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的人才儲備,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對于國家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針對我國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都離不開大學生,因此,國家、社會與高校要形成合力,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提升,為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儲備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