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飛揚 西南交通大學
新媒體依托互聯網技術,以計算機、手機等設備為終端,向公眾提供信息服務。與傳統媒體相比,它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豐富的優點。挑戰傳統媒體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相關部門應注重培養和提高新聞編輯的工作能力,以滿足新媒體發展的需要,提高新聞編輯的素質。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多維度的新聞信息導致了新聞編輯缺乏精細化的編輯,內容挖掘缺乏深度,新聞編輯缺乏創造性,這從根本上影響了新聞編輯的流暢性。首先,大量的新聞和信息加劇了快餐時代的到來。受眾對新聞信息缺乏深刻的思考,對視覺刺激過分追求,記者要符合大眾的娛樂心理。這就導致了新聞編輯和編輯的深度不足。其次,對于新聞編輯來說,隨著新聞的快速發展,他們必須向公眾提供大量的信息,這必然會導致新聞編輯和編輯的工作流于表面,導致新聞編輯缺乏深度和創新。
新媒體的發展為新聞編輯和采編人員提供了許多話題和內容。然而,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他們對新聞的敏感度不夠,這導致了新聞編輯和編輯的簡單化,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新聞編輯缺乏對社會趨勢、社會公共心理和公共需求的認識。在新聞編輯的工作中,他們很少從公眾的角度來看待新聞內容,這就導致了新聞編輯的盲目性。此外,新聞編輯缺乏對新聞發展趨勢的把握和對新聞的敏感性,無法發現新聞的亮點。在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聞采編工作已經過時,內容過于單一,不利于新聞事業的發展。
許多新聞媒體經常使用視頻采訪和文本報道作為編輯和傳播新聞內容的主要手段。這不僅占用受眾大量的信息閱讀時間,而且使普通人無法掌握新聞的要點,也不能關注或關注新聞焦點。因此,新聞編輯形式陳舊,新聞圖片數量少,已成為新聞信息表達和傳播的一大障礙。同時,也降低了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和亮度,不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對信息瀏覽的需求。
新聞編輯的敏感性和資源整合能力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必須具備的兩個重要素質。面對復雜的媒體內容,只有提高新聞識別的靈敏度,才能篩選出高質量的內容。公眾提供積極的新聞資源。同時,面對海量的信息,新聞編輯必須實現資源的橫向整合和縱向挖掘,實現新聞資源的綜合展示,確保新聞資源的有效性。對于新聞編輯來說,首先要積極參與實際工作,作為公眾參與新聞互動活動,以便了解當前流行的媒體形式和媒體資源。并將其快速翻譯成新聞內容制作,以保證新聞的新鮮性,增強新聞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二是提高分析性思維能力,特別是對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行深入思考,反思其內在規律,提高新聞的敏感性和認知度。第三,要提高整合資源的能力,必須善于系統地組織新聞素材,系統地對相似資源進行分類,為后續的新聞編輯提供指導。
在新媒體網絡發展的時代,新聞編輯依靠“謠言”和“花邊新聞”尚未引起觀眾的關注和認可。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已經成為主要的競爭內容。對于事實新聞內容的編輯和規劃,應該想辦法得到獨家視頻、照片和其他資源。新聞媒體在收集新聞圖片后,應根據新聞事件、新聞內容、社會影響和新聞發展的方向,判斷新聞信息的焦點,規劃圖片、文字和視頻的傳播。以新聞熱點事件的收集和編輯為例,新聞編輯媒體不應從大眾傳播的角度來組織和編輯新聞內容,而必須深刻理解新聞事件背后的內容和行為。在內容策劃中,應選擇新聞傳播的方向,盡可能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公信力。
新聞編輯工作的改進和創新,不僅要規劃新聞內容,還要創新新聞傳播形式,通過多樣化新聞表達新聞傳播的立體觀。微博、微信公眾網站和網站新聞平臺可以作為新聞和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新聞媒體可以在網絡傳播平臺上定期發布、收集新聞、圖片、文本、視頻、音頻等新聞元素,并可在搜狐新聞和網易新聞中傳播。另外,新聞媒體可以設置微博客公眾賬號來編輯和發布包含多個視聽元素的新聞內容。騰訊新聞宣傳是新媒體新聞媒體的典型案例。因此,新聞主題可以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編輯和顯示各種新聞內容,從而實現新聞信息的三維視覺表達。
在當前媒介融合和信息交織的基礎上,傳統媒體面臨較大的挑戰,新聞采編人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起來,積極創新新聞采編工作的形式,提高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為讀者和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