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揚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支付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網絡支付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采用,其簡潔、快速的結算方式極大地節約了人們的支付時間。降低了社會成本。然而,由于第三方支付的應用是建立在虛擬的網絡平臺上,所以存在著不少的安全隱患,有必要對第三方支付的現狀做出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支付方式 支付成本
一、第三方支付的現狀
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最盛行的一種商務模式。信息的傳播、資金的流動以及物流運輸這三個環節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影響資金流動重要環節的傳統網絡支付,已經跟不上現代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尤其是近年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迅猛.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構成部分,也呈現出交易規模不斷放大、影響范圍日趨廣泛的態勢。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先后獲得了支付業務許可證。支付領域的市場參與者日益增多,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尤以匯付天下、支付寶、財付通等為主。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提供了多種支付方式,給廣大的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節約了時間成本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少的安全隱患,例如:資金沉淀風險、信用風險、技術風險等。所以促進第三方支付市場健康發展愈加重要。因此有必要對第三方支付的問題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二、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問題
1、法律地位不明確
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興起于21世紀,它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和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但是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一部法律對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和資格性質予以明確。
截至2012年.我國已頒布的涉及第三方支付的法律規范主要有: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電子簽名法》,該法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解釋發生網絡支付行為中所產生的有效電子證據和如何取證。2010年6月21日出臺,9月1日生效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內容涉及了第三方支付服務相關企業的準人制和監管政策,但對于熱點問題即沉淀資金利息的歸屬依舊不明確。也就是說,一旦出現法律糾紛,必然會引起各方爭議,也會導致各種法律擦邊球現象的發生。同時這些法律監管上的盲點也會讓網絡犯罪.如信用卡套現、洗錢、賄賂、詐騙、網絡賭博、偷稅漏稅等更為猖狂。
2、系統呈現多點互聯格局
第三方支付系統是廣大互聯網用戶完成資金轉移和在線支付的平臺。它所依賴的是強大的信息化數據。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不斷增加,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建設也日趨白熱化。為擴大客戶群體、擴寬業務領域,第三方支付機構極力爭取和盡可能多的商業銀行進行系統對接,但由于缺乏統一、集中的“單點接入”平臺,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和每一家對接互聯的商業銀行分別建立連接,從而導致了第三方支付系統與銀行業務系統間呈現出多點互聯的格局,且這一格局隨著連接機構數目的增加而愈演愈烈。也就讓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在系統互聯、網絡接入、運維管理上的成本越來越高.這不利于系統安全風險的有效管控以及監管部門采集第三方支付交易數據和行業監管。
3、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也被叫做違約風險。是指第三方網上支付中各參與方無法或者未能履行約定契約中的義務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網絡交易中的買方和賣方以及參與方——銀行.交易雙方會根據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信譽、實力去選擇最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支付。很大程度上。這會為社會信用體系的缺失提供一定的彌補意義,但其中也增添了一定的風險。
三、第三方支付的對策與建議
1、明確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
明確第三方的法律地位,主要方法是建立完善的市場進出機制。這樣以來,相關的支付管理部門對于犯罪分子的懲治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得以明確同時可以更好地做到消費者保護和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從而避免了第三方支付行業中因進入門檻低而導致的組織混亂問題、信譽較低的問題。而且有利于解決目前第三方支付行業中出現的盲目擴張現象,節約不必要的社會成本,整合社會優質資源。
2、加強與“超級網銀”的合作
中央銀行“第二代支付體系”,相比較以前存在的大額交易系統,二者均為后部交易體系,無需直接與客戶系統對接。第三方支付系統更加注重本地化服務,從服務于普通民眾生活的角度出發,如旅游地點的機票、賓館的預定,網上團購,繳納手機話費,代收各種費用等等,正是這種方便且費用低廉的服務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與此不同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多以盈利為重點,第三方支付企業需加強與“超級網銀”的合作.減少與“超級網銀”功能重復的部分,以發展便民利民的項目為著落點,抓好最終消費者的心。業界眾多專家認為,基于“超級網銀”之上的第三方支付將會迎來其發展的又一次歷史性的飛躍。
3、完善信用體系
第三方支付機構畢竟只是一個獨立的支付機構,信用風險不可避免,所以要從公民的教育、法律、制度等各方面來完善信用體系。
首先,加強對公民的誠信教育,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的美德,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提高全民的誠信意識,促進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發展。其次,完善相關的法律建設,推動相關法律文件的出臺,對于由于信用缺失造成的問題做到有法可依。尤其是針對電子交易,信用卡等的相關法律法規。另外,建立針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獎懲制度,對于服務信用較好的企業進行星級評級,星級越高企業信譽度越好,這樣促進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良性競爭,也可采取其他數字指標來評判,關鍵是做到企業信譽度可量化.并將這些量化結果公之于眾。這樣信譽度較差的企業將會退出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