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
【摘要】開展對外培訓是新形勢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全面發展的需要,隨著麗江建設國際精品旅游勝地的推進,為麗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必將為麗江市黨校行政學院開展對外培訓提供了良好氛圍和強有力的支撐。
一、黨校行政院校開展對外合作培訓的背景
(一)開展對外培訓是新形勢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全面發展的需要
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在黨的干部教育培訓事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始終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目前干部教育培訓實行組織調訓與干部自主選學相結合的制度,在完成組織調訓任務以后,組織人事部門和干部本人可以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和培訓內容,這就為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開展計劃外培訓提供了新的重要平臺。
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原來本科專科學歷培訓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加上主體班次不多,對外培訓任務不重,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后勤隊伍變得相對清閑了。原來的省級黨校行政學院大多增設一個類似的對外培訓機構。市級黨校行政學院系統也同樣如此。從這一現象也可以看出,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為了應對政策、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作出的積極調整,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同時對新形勢新條件下的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的發展思路作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2009年9月22日至23日,由我國沿海多家黨校倡議,上海市委黨校主辦的首屆“沿海省級黨校對外培訓(繼續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就黨校對外培訓工作的性質、任務、定位等重大問題形成了共識。這標志著我國沿海黨校系統對外培訓(繼續教育)工作在建立資源共享和工作合作機制方面邁出了改革創新的新步伐。黨校、行政學院開展對外培訓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和全國黨校工作會議賦予的神圣職責,是干部教育培訓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干部“自主選學”改革任務的重要支撐,是樹立黨的意識、主流意識、責任意識、國際意識的重要渠道。
(二)開展對外合作培訓能有力促進黨校教學質量和內部管理的提升
在過去的幾年,麗江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在干部的教育培訓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教學設備設施水平逐年提高,隊伍的自身建設有新的變化,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培訓的開放度和競爭性不夠、優質培訓資源和特色培訓資源不足,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干部教育培訓內容方式,而且涉及干部教育培訓的體制機制。通過對外培訓,一是能有效解決教師成長方面的一些困難:二是通過大量的培訓來鍛煉培養自己的優秀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第三,對外合作本身就是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取長補短的學習過程。
二、麗江市黨校市行政學院開展對外合作培訓的優勢
(一)麗江市行政學院軟硬件質的提升為開展對外培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麗江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實施了提質增效的一系列工程,進一步完善了教學科研和后勤制度。大力提倡科研為教學服務。教學針對性和時效性得到了廣泛認可。我們的一部份教師在各自領域得到了學員和社會的廣泛認可。這為我們開展對外合作培訓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在硬件上,我們已遷入園林化的新校區,有較先進和完善的設施設備為開展對外合作提供了較好的硬件支持。
從2007起與多個部門和機構有過廣泛合作培訓實踐。有深沉思考后的理性研判,有爭搶機遇的創新構想,為開展好對外培訓工作鍛煉了隊伍,而且擁有自己的優質專職教師隊伍和良好辦學條件,具有進行大規模培訓干部的優勢和潛力。
(二)隨著麗江建設國際精品旅游勝地的推進,麗江已成為一個品牌
麗江是濃郁的民族文化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結合的典型,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麗江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提出要建設國際精品旅游勝地的目標。我們已看到以旅游標準化引領國際精品旅游勝地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麗江市的文化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東巴文化、納西古樂、金沙麗水、印象麗江等一個個民族文化精品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麗江成功獲得世界文化、自然、記憶遺產三大桂冠,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生態產業基地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等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麗江束河旅游小鎮建設更是成為一個模式。所有的這些都將成為麗江市黨校行政學院開展對外培訓最好的現場教學基地和精典案例。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歷史性地把云南推向全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麗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麗江的發展,將真正從思想觀念、機制環境、交通設施、市場體系及產業結構上融入全省建設,對外交流平臺也將得到很大的拓展,這必將為麗江市黨校行政學院與其他機構更廣泛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最好的氛圍和最有力的支撐。
三、開展好對外培訓的對策思考
(一)堅持黨校姓黨,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增強黨性觀念。
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計劃外的干部短期培訓雖然在參訓機制、管理體制等方面與計劃內的主體班次不同,但作為黨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在性質、內容和要求上是一樣的。必須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與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嚴格加強教學管理和學員管理。要將對外培訓放在黨和政府事業全局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去謀劃,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干部隊伍建設服務。堅持黨的事業需要培訓什么就培訓什么,科學發展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干部履職盡責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著力提高廣大干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和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能力。
(二)立足定位應對挑戰,開發培育一批特色現場教學基地和培訓課程
結合對外培訓的特點和依托麗江得天獨厚的條件,黨校行政學院要從專業的角度開發培育一批現場教學基地。在開發和培育時要注意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實踐導向,為學員提供自我思考和體驗的空間,為達成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教學目標創造有利條件。拿出麗江特色的現場教學基地和培訓課程。讓學員聽了以后有收獲、耐回味、有實效,要么是思想理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要么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要么是黨性有了新的增強。要么是知識和視野有了新的拓展。
(三)機制上創新。建立開展對外培訓工作的良好機制
這幾年來麗江黨校行政學院在對外培訓方面雖然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要把對外培訓工作做大做強,我們還要許多軟肋需要解決。觀念要轉變,我們固有的機制或將成為最大絆腳石。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會將我們所有的藍圖化于無形。愈是涉及全局涉及長遠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愈是容易在具體落實中被忽視被輕視,而任何重要的工作如果只被抽象地重視,最終都會落空。包含獎懲機制、保障機制、績效機制等制度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機制的創建和實施成為核心。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形成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程序規范的運行機制。需要黨校行政學院領導審時度勢,依據現行政策和吸取其他黨校院校的成功做法來創新和完善我們自己的服務管理機制。
(四)服務和管理上創新,形成麗江的辦學特色
對外培訓工作最基本的要素如教師庫(專題庫)的建立、教學基地的建立和貯備、質量跟蹤測評、教學科研跟蹤測評,都需要我們改變一些原有的管理和服務模式,我們要有自己的優勢。堅持黨校姓黨,是黨校對外培訓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對外培訓始終保持正確辦學方向的根本保證。一是培訓針對性強。即根據培訓單位的需求制定培訓計劃;二是可操作性。嚴格按照培訓工作流程和培訓計劃、方案組織實施培訓教學;三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四是具有開放性。各種班次能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
我們在專題設置時要立足麗江、宣傳麗江。將麗江黨校行政學院打造成外地人認識麗江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外地干部與本地干部相互交流學習的一個重要平臺。既為“大教育、大培訓”服務,也為麗江對外開放、建設文化強市做出貢獻。通過專業化的服務給我們帶來聲譽,通過長期用心規范的服務來創建我們自己的品牌,打造其他教育培訓機構不可比擬的優勢和強大吸引力、影響力,成為組織人事部門和干部個人進行培訓和提高的重要選擇,通過計劃外培訓等方式為黨的干部教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