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波
【摘要】藝術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類別,也是促進社會整體藝術水平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本文針對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的反思及發展進行全面的解讀,其目的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的開展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工作,使藝術教育在時代的洪流中歷久旎新。
【關鍵詞】高職院校 藝術教育
高職院校藝術教育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也增添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的發展藝術教育也是高職藝術院校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針對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反思及發展進行詳細的分析。
1、高職藝術教育的內涵
藝術是人們感性情感的客觀體現,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教育事業中。藝術無時無刻不散發著其獨有的魅力。由于藝術教育有別于普通的科目教育,也逐漸的將藝術教育與綜合教育之間分離出來。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也分別為普通藝術教育以及專業藝術教育兩種層次。藝術教育的專業化,也建設日漸成為高職藝術院校重要的教學目標。
1.1、高職藝術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藝術是人類在長久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結晶。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無時無刻的升華著我們的物質世界。在藝術的侵染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切實的愉悅與情感流露。藝術是一種不分貴賤不分國界的精神物質,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藝術教育作為一種教學科目,在教育工作發展歷程中意義深遠,很早就別列為教育范疇中。隨著高校教育的進步,高職科目也劃分日漸清晰,高職教育專業化已然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
1.2、藝術教育促進了藝術水平的提升。藝術教育有著獨特的藝術教學體系,深入客觀的將藝術轉化到教學事業當中。藝術教育的發展日漸專業化和標準化,大大的提升了藝術創作的效率及質量。藝術教育包含了各個領域,例如繪畫、音樂、舞蹈、裝飾等各個行業。藝術教育秉著以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的理念,將其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培養,哺育了大批專業知識過硬的藝術人才,促進了社會整體藝術水平的提升。反之,如果沒有相對過硬的專業知識,不能深入的了解與掌握藝術的專業技能與要領。那么,藝術的發展就會舉步維艱。人們將無形將藝術進程傳承,發展更無從談起。
1.3、藝術教育推動了社會不斷發展。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藝術是人們文明與精神的長久累積,更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藝術與社會其他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在生活中不斷沉淀積累的。藝術工作者將自身的藝術作品回饋到社會中,其他社會民眾對藝術也同樣的進行了精神上的感知,將藝術的精神加以升華。藝術無論是作為職業還是人生的興趣目標,都增添了人們生活樂趣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促進了人們的全面發展。藝術教育的開展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2、高職藝術教育的反思
2.1、不注重文化的教育
在當下的藝術教育中。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高職在招生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成績,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文化知識成績,雖然很多學生專業技能過硬,但出現了藝術類學生“沒文化”的現象產生。藝術教育是一種才智并重的教育體系,在當今社會中,思維創造能力也日漸成為藝術創作中重要的部分,文化素養直接決定了藝術作品的感知力與表達力。所以,傳統重才輕智的老舊局面必須摒棄。
2.2、傳統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創作靈感
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歸于藝術作品及創作靈感。因此。在藝術教育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弊端在于,更加關注課本內容,僅僅為繞教學流程來進行。限制了很多學生的思想創新。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缺少藝術實踐機會。缺乏對藝術創作的明敏度與感知力。
2.3、市場經濟對藝術的沖擊
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魚龍混雜。高職教育其最終目的就是回歸于社會,因為就業壓力較大以及社會中的不斷誘惑,導致了學校更加看重學校就業率。很多藝術人才不得不因為就業難以及社會的壓力被迫專業轉行。由于更好的藝術沒有被發掘。導致了社會整體藝術水平的低下。
3、高職藝術教育的發展策略
3.1、平衡教學目標,力求才智兼備
藝術的側重點是藝術創作的內涵及創新。在藝術創作中,若想把握好藝術的靈感與情感共鳴,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經驗及知識儲備。只有優秀科學的藝術作品。才能侵染人們的靈魂,使其與之共鳴。所以優秀的藝術不僅需要高超的專業技能,更需要敏銳富有創造力的思維,這樣才能夠將優秀藝術品得以更好的展現。例如作詞人林夕在藝術作品的創作中,經常會引用古典詩詞歌句作為素材。豐富的知識儲備不僅能夠使藝術作品內容更加飽滿。而且會使藝術作品的內涵更加完美的展現。
3.2、積極調整教學側重點,培養復合型人才
隨著時代變幻的日新月異,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也是新時代下賦予高職院校的新要求。高職院校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當中,所以高職教學就需要適當的調整教學的側重點。因為當下的各個學科專業知識都是互相糅雜互通的,高職應該就不同藝術專業進行課程延伸擴展。培養學生多種技能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例如在學生學習園林藝術的同時。不僅要切實的做好園林藝術手繪,更要加強學生對于電腦計算機3DMAX以及PS等各種電腦軟件的操作及掌握,以便于更適應社會的發展。
3.3、加強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傳統文化是中華燦爛文明的文化結晶,始終是中華藝術發展的源泉更是中華各民族之間的精神紐帶。各個國家的藝術創作之所以存在差異。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存在不同。藝術的創作是基于不同文化土壤而產生的,若只單純追求標新立異,那么所謂的創作是空有其表的。只有真正富有內涵與精神的藝術創作,才能無時無刻體現出其內在的價值。所以藝術創作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藝術創作者有責任繼承好傳統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職藝術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高職藝術教育者只有平衡教學目標,力求學生的才智兼備。切實的將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在藝術教育中繼承并發揚,積極調整教學的側重點,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才能夠展現藝術教育的優越性和科學性,有力的促進藝術教育工作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