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廣播作為一種媒體形式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這種媒體曾在上世紀末受到電視的沖擊走入低谷,而走入末路的廣播媒體卻奇跡般的本世紀初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尤其是私家的井噴式增長再次中興。其以聽覺接收訊息,最少占用大腦等伴隨式接收方式逐漸贏回大量關注,每天私家車主要出現在馬路上的時段也成了廣播節目的重點時段。由于汽車帶動了廣播的中興,自然圍繞著汽車開展的廣播節目也就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汽車音樂到路況信息,再到維修保養、汽車交易信息,甚至現在直接形成了汽車頻道、私家車電臺等。但現在這些節目越來越趨近于同質化,難以形成獨特的風格,本文將重點介紹幾種汽車廣播節目策劃思路,從而幫助讀者更好的拓展于汽車類廣播節目的發展思路。
根據尼爾森網聯首次全文發布了《中國廣播及音頻應用發展報告(2018)》。報告顯示,廣播仍然是規模最大的媒體之一。全國廣播接觸率為30.73%,合計聽眾規模高達4.2億,全國一至三線城市中,音頻接觸率超過 45%,且呈上升趨勢;在整個廣播音頻行業,廣播仍是收聽主體,占比超過70%。報告還披露了今年的收聽市場新動向,在收聽選擇影響因素上,內容對收聽方式的選擇影響日漸顯著,所以節目內容越發的影響著廣播這個全國占比最高的媒體的發展趨勢。那么廣播節目,尤其是目前廣受關注的汽車類廣播節目的制作方式更是驅向多元開放的,如下文的幾種模式。
一、綜藝型汽車節目
目前國內的電視綜藝節目主要以娛樂性為主旨,配合多個主持人和嘉賓的搶笑點來吸引觀眾眼球,廣播類節目也有多人主持的脫口秀節目在按照此類發展模式發展,但超過三個及更多的主持人額外帶嘉賓的廣播節目就非常少見了。汽車節目更是鮮有多人同時發生的現象,多以單獨主持人作為串聯,汽車銷售或技師依次點評,很難形成相互補充豐富話題,從而也難有知識點和笑點頻出的節目高潮。同時汽車技師包括理賠專員、二手車評估師等,多以年齡大、有資歷作為衡量標,但這些“老字輩”在節目效果上就能難形成起、承、轉、合的過程,多以平鋪直敘、問一句說一句的問答形式開展。故此時下的汽車節目應借鑒綜藝的主持風格,由主持人引入話題,汽車銷售、維修技師、二手車評估師、保險理賠員等交替對車在銷售、駕駛維修、二次銷售、出險理賠等方面進行交流,同時在此過程中注重節目的娛樂性,尤其是聽眾的聽覺體驗感,從而讓聽眾增加收聽樂趣,且能更立體的了解汽車及汽車背后的文化,這樣既能保證“老字輩”的經驗能夠有效地發揮,同時也能彰顯“新字輩”對節目風格掌控的有效呈現。
二、全女組合型汽車節目
曾經汽車一直約等于男性產品,故此無論從研發、銷售再到駕駛、維修,甚至廣告、論壇、汽車節目大都是男性主導,甚至聽節目的人群也以男性為主。然而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上升,女司機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馬路上,而且女司機對于汽車駕駛的渴求程度甚至超過男性駕駛員,同時大量汽車制造商都在努力開發女性專屬汽車,如目前馬路上常見的日韓系車型、歐洲短小車型等都在努力迎合女性駕駛員。但是女性對于方向感和機械的不敏感,造成女性對于專業的汽車知識的了解遠不及男性,而這種供需關系目前并不能被滿足,目前近乎沒有專業的女性汽車使用知識和技巧,如女性穿著對于開車的影響,女性車內裝飾的選擇、女性車型選擇、發生事故女司機應如何應對,汽車出現問題時女性如何快速解決甚至女性生理期駕駛常識等知識幾乎絕跡于江湖。然而在這種男性叢林中如能出現全女組合型汽車節目必定吸引聽眾關注,從節目主持人到節目嘉賓全部是女性,聊的話題也以女性駕駛技巧、女性汽車裝飾、常規的汽車保養與維修、保險的報案、出險、理賠等等,能夠讓女司機更多的了解汽車、喜愛汽車,組織大批的女性聽眾參與各類活動,其廣告價值和廣告影響力也遠強于傳統的汽車節目。全女組合的節目也能區別于男性主持人及大量男性嘉賓出現的汽車節目,從而吸引聽眾收聽,并且由于其形式的特殊性,全女組合的節目必定充斥著大量的娛樂和八卦,同時也能吸引大量男性聽眾,前來主動參與,彰顯男性對于車這個機械的統治地位,故此這類節目將變成男女均能收聽的大眾型科普類汽車綜藝節目。
三、全媒體融合發展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飽受沖擊,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傳統媒體適時而又合理的利用新媒體在豐富自己的傳播能力。傳統媒體在一定區域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是強于新媒體的,同時利用新媒體工具的滲透力度以及新媒體展示方法來立體化宣傳拓展,增加傳統媒體的音響力。以汽車節目為例,即可利用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微信小程序等新媒體工具,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展示汽車信息與咨詢,補足廣播節目沒有視覺傳播途徑的困擾。同時能夠讓聽眾隨時回聽節目、隨時互動留言參與節目,增加節目的實際播出時長,同時能夠拓展聽眾和節目的長期互動性。而新媒體也正在利用其圖、文、音、視結合的能力,在其APP或公眾號中開啟“說車”的音頻小程序,能夠讓喜歡車的人,隨時隨地的在任何情況下,了解汽車新聞和汽車資訊。
廣播這種音頻傳輸信息的模式在未來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如何利用好這項技術,尤其是利用這項技術和汽車文化這種目前在國內還有很大市場開發空間的節目進行結合,是我們這代廣播人值得認真思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