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嵐
農超對接("Farm ing-Supermarket"Docking),是一種把超市與農戶通過合作協議建立直銷關系,由超市把農產品由田間地頭直接送上超市貨架的銷售形式,借助農產品打造超市的人氣與口碑,同時解決農戶的農產品集中上市積壓問題,可使農戶與超市“雙贏”,這種銷售形式在國外已有多年歷史,在我國正處在試點逐步推廣階段。針對河南省的農超對接發展現狀,本文對河南省多地的超市進行調研走訪,試圖探究河南省農超對接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在超市進行連鎖經營時,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于農貿市場和菜農,而是來自于其他超市,超市經營有三個主要決定因素:市場需求、產品價格、產品戰略。假定當前市場上有兩個超市,分屬于不同的連鎖機構,當這個市場的某種農產品需求量大時,這種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當季度銷售總凈盈利為10萬,兩個超市可以均攤10萬的凈盈利;需求量小時,僅一家農產品進行銷售當季總凈利潤為2萬,兩家農產品同時進行銷售,則要打價格戰,每家超市的凈利潤是-1萬元。則具體的博弈行為如下:

表2-1 不同市場需求下超市間的博弈矩陣(1)高需求情況
假設超市A和超市B進行策略選擇時,雙方掌握的信息都足夠多,則都有絕對占有策略,也就是售賣這種農產品,超市A和超市B可以達成盈利(5萬,5萬)這樣的納什均衡。

(2)低需求情況
假設超市A和超市B進行策略選擇時,雙方都可以進行占優策略的選擇,但在市場容量小的情況下,超市A和超市B都沒有自己的絕對占優策略,每個超市的最優戰略都依賴于另一個超市的戰略,當得知對手售賣某種熱銷農產品時,在自己的超市不售賣或減少這種產品的售賣。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某種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較大時,總體利潤空間也較大;當市場需求較小時,再進行同質化競爭,只能兩敗俱傷。超市要保證盈利,理論上可以通過擴大市場容量來實現,比如開設有機農產品專區,吸引高端消費人群,挖掘 “綠色有機農產品”“原產地認證商品”“特色深加工農產品”,這些產品的盈利遠遠大于普通農產品,又可以改變高端產品的供給側結構,引領社會的健康消費。
近些年隨著黨中央對“三農”發展的正確引領,河南省農業生產水平穩步提升,主要是種植業,其布局重點在豫北平原、南陽盆地,逐步擴展到中部地區。隨著農超對接政策的實施,河南省已經出現了一些農超對接的優秀案例,河南省的多家超市,諸如永輝超市、大潤發等具有農超對接資質的大型連鎖機構,也在積極推廣農超對接,但是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通過調研發現:超市在農產品品質經營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當前河南省眾多的農戶與合作社并沒有自己的農業品牌。從政府政策引導方面分析,河南省的眾多農業原產地品牌經過長期培養已經成熟,但成熟的原產地品牌質量卻難以把控,在市場上不如企業品牌(如好想你)有競爭力,容易陷入被抄襲模仿、同質化競爭的窘境。打造農產品品牌是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市場化的有效途徑,創業者在“雙創”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對中國農產品來說,質量問題是硬傷,長久以來中國農業研究者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產量增加上,忽略農副產品的口感、品質、有機、綠色等問題。導致現在的農副產品市場上有機綠色農產品銷量不佳,人們認知度不夠,優質農業品牌在國際上幾乎沒有,超市農產品質量把控困難重重。但現在消費者對品質有明確要求,對超市來說,品牌農產品的質量把控與問責也比普通農產品更好實現,能更好踐行“農超對接”。
針對河南省農超對接的現狀和不足,結合經濟發展要求與規劃,探索適合農超對接相關產業發展的綜合解決方案。
超市作為連鎖機構,是一種追求規模效益的經營方式,但是在它的發展階段當中,綜合性超市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超市也會向專業化、分工細化發展,以經濟發達國家為例,同屬于一家連鎖機構的便利店、社區超市、綜合超市、商超綜合性賣場在分布上與我國呈現出較大區別,果蔬類專賣的數量更多,連鎖分支機構的分布更加合理,產品質量統一,配送規范高效。我們身邊的超市只追求“大而全”,不追求“小而美”,都在追逐規模效益,反而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很難打出自己的特色。通過對一些大型連鎖機構在發達國家的資料搜集,建議超市下一步可以專注打造自己的專業化分支機構,果蔬專賣便利店、社區超市、大型商超合理布局。并精心打造超市自創品牌,幫助農戶的優質產品實現精品化運營、品牌化運作,全面打開市場,并成為超市的一大招牌。
河南省有著眾多的優秀農產品,卻很少有國際知名的農產品企業品牌。這也是我國眾多農產品區域品牌(地標品牌)所面臨的窘境。企業品牌是國際知名農產品、食品走遍全球的法寶??梢詮钠髽I管理角度規范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物流與分銷,更可以建立起細致的質量控制與追溯機制,當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有更高要求時,也可以迅速響應市場需求。政府應著力打造集生產、流通、貿易于一體的大型有機農產品企業,引導、扶持各類流通中介組織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鼓勵扶持企業品牌,注重提升我省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從品牌策劃、品牌戰略實施、品牌戰略控制等方面提高農產品品牌的運作水平。
各角度解決方案集中在一個焦點:因地制宜,打造精品。這不僅是河南省農業的未來方向,更是當前“中國智造”的主旨,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創意取勝,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473000)
[1]尙霄麗,張建鵬,劉紅麗,等.河南省特色種植業發展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6(04).
[2]王暖.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9).
[3]陳村子.食品安全管理視角下的農產品供應新模式構建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4]盧娜娜.河南省綠色循環農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論文,2015.
[5]王梓霖.河南省有機生鮮農產品分銷渠道優化問題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6]張傳統.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7]仲昇.我國農產品物流業技術效率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8]Chee Wong, Heather Skipworth, Janet Godsell,Nem ile Achimugu.2012.Towards a theory of supply chain alignment enabler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upp 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7(4).
[9]Christin S, Matin Q. 2010.Spillovers from modern supply chains to traditional market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adoption smallholders. Agricultural Economics,(41).
[10]蘭嵐.河南省農超對接發展現狀與對策的博弈論角度探討[J].時代經貿,2017(36).
[11]于淑華.我國農產品批發商經營現狀研究[J].時代經貿,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