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宇

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發展,學習成本管理是刻不容緩的。我們應該明白成本的降低不是依靠壓榨勞動力和降低原料成本來獲取利潤的,而是利用技術和知識來合理并科學的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中小企業利用成本管理起死回生的案例也有,1997年的金融危機使三星公司最高的負債達到180億美元,幾乎是公司凈資產的3倍,在危機時刻他們確定了方向,保證資金流不會斷裂的前提下又要保持有競爭力。于是他們挑戰成本的極限,將節約成本落實到公司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細節,如減少公司司機的數量,讓管理層自己開車,會議室里不再提供飲料等,正是這極限的節約,最后使三星起死回生。
我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擁有積極活躍的市場和龐大的消費群體,這給予了中小企業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了使中小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必須降低成本,用最低的成本給予顧客最好的產品和體驗。中小企業應該引入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尋求并創新一些成本降低的途徑,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國際大環境。
1494年,世界上最早的復式薄記理論專著出現,是由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寫的《數學大全》。于是在19世紀末,英國孕育形成了成本核算金方法,其主要以“分批法”“分步法”“永續盤存法”這三種方法支撐,這種方法使成本會計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進步。然而這種方法屬于從歷史的成本信息來管理,是在事后進行的。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工廠的規模不斷的擴大,人們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流水線操作,分工變得明細化了,競爭也在不斷的增加。被譽為“科學管理理論之父”的泰羅在劃時代的專著《科學管理學說》中創立出了一套關于車間工作的管理原理,并在以后發展產生了標準人工成本的概念。1905~1908年間,美國會計師約翰懷特·莫爾在紐約大學商學院演講時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標準成本”的概念。而哈林頓·愛默森在他的《效率與人工及操作之基礎》一文中提出差異的處理方式。這一階段標準成本、預算控制、差異分析是主要的成本管理方式,統稱為傳統成本控制。194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程師麥爾斯提出“價值工程”的概念,追求功能與成本的配比,使企業可以使用最低的成本來實現產品必要功能實現的一種方法。在幾年后,美國會計學家希琴斯又提出了“責任成本”這一概念。
國內的成本管理研究并不是十分的成熟,都是靠慢慢發展研究,并借鑒一些國外的理論來分析的。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部分學者將西方國家的一些實踐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引入國內,例如余緒纓在《當代財經》中系統地介紹了ABC/ABM的基本理論。從這之后,國內學者就開始整體對作業成本管理進行實踐。夏寬云在其所著的《戰略成本管理》一書中采取桑科模式對戰略定位、價值鏈分析和戰略成本動因作了詳細闡述。其認為成本管理不是一種短期的行為,而是要根據企業的戰略來考慮、設想和制度相關的策略和方法。秦文祥深入地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民營企業成本管理問題。他認為為了增加企業的競爭力,應該將收入和成本的比例降低;其次,應該將成本管理落實到具體的經營活動中;最后,應該要考慮以人為本,創建企業文化,培養人才,創新開發新產品等問題,利用科學決策處理好眼前與長遠利益的辨證關系。王小文認為,企業應當明確成本責任制,加強員工的責任心,讓員工能夠自覺自發地進行成本控制。
第一,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增強企業的外部環境協調能力,充分把握市場給企業帶來的機會,并優化企業內部資源的運用。當企業的成本大大降低時,企業就能有更多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企業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建設新市場,從而提高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想要提高市場占有率意味著企業必須了解市場資訊,分析市場需求,更高端的企業甚至可以利用企業的產品來引導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民營企業缺乏市場觀念,不具備市場需求的嗅覺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了解市場資訊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基本,成本管控則為企業的生存之基提供養分,使得企業有相應的資金和能力去學習當前市場的需求,分析市場結構,根據市場的改變再來改善產品、更換產品、升級產品。
第二,成本管控優良的民營企業,相對于其他企業來說,會具有一定的成本領先優勢,也就能在行業中處于成本領先地位,那么企業就能獲得多于行業平均水準的利益。成本領先優勢可以為企業的其他活動提供支持,比如企業可以擴大生產制造和售后服務的規模,以此適應更大的市場需求;開發專利技術,加大對科研的投資,現在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已經從數量要求轉化為了質量要求,想要提升產品質量,科研的進步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也可以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服務,是企業發展路上的必經階段;在產品定價上更加具有價格優勢,低廉的成本意味著企業的利潤空間更大,相對于其他企業可以有更好的價格策略,在市場的價格競爭中,企業也能處于優勢地位,最大程度地占有市場份額。
廣汽本田以其出色的產品、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廣汽本田在整個汽車行業中成為翹楚,其所采取的成本管控方式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廣汽本田在對成本目標的設置、產品設計控制、生產環節當中的控制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使其產品價格實惠、質量上乘的口碑在市場中流傳開來,成為廣汽本田的成功因素之一。
1、廣汽本田所具有的優勢。第一,廣汽本田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在市場方面,企業不僅可以洞察國內市場,也可以更加便利地與國際市場接軌,了解國際市場的咨詢;第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能大大增強全體員工對參與企業成本管控的意識,企業的成本管控水平也會因為員工的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在生產環節當中,充分發揮供應鏈成本管控的優勢,從企業內部、企業外部兩個方面進行成本管控。
2、廣汽本田所具有的劣勢。當前的市場環境中,整個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企業的利潤也在競爭中不斷壓低,這當然也包括廣汽本田在內。廣汽本田的生產經營一向以顧客為中心,致力于生產高質量、價格實惠的產品,所以其產品的成本目標,會根據市場中顧客對于未來定價的接受程度作為參考因素。由于整個行業的利潤都在壓低,顧客能接受的價格自然也就會偏低,這對于廣汽本田來說,對成本管控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整個市場所施加于廣汽本田在成本管控上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低利潤也成為了廣汽本田的劣勢之一。
3、廣汽本田所抓住的機遇。環境問題在當前的社會中,無論是處于政府的立場,還是處于消費者的立場,兩者對其的重視程度都越來越高。而廣汽本田將環境控制作為企業的方針之一,得到了政府和消費者的認可,這不僅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也更加有利于企業擴大市場、促進長遠發展。其次,國際分工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也更加深入企業之心。廣汽本田充分接受了這種新發展,將其利用到了供應鏈的成本管控當中,從企業內部的生產環節、企業外部的供應環節、經銷環節兩個方向進行多方位的成本管控。
4、廣汽本田所面臨的威脅。經濟的急速發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者,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出現,這也就意味著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更多的競爭者,意味著在市場份額不變的情況下,企業能分到的那一部分會更少,會導致消費者的流出。其次,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生產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科技在產品當中的體現,這就要求企業增加對科研的投入,企業在科研方面的成本會大大增加。
1、成本管控參考市場需求。顯而易見,企業的產品需要銷售出去才能產生利潤,無論成本高低,銷售都是產品的最終歸宿。那么,企業的成本管控必須與市場掛鉤,否則一切都是白用功。廣汽本田的成本管控首先考慮了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接受程度,與其他企業從產品成本到市場定價不同,廣汽本田從市場定價倒推回產品成本,以這個倒推成本為生產目標進行產品的制造。這種方法不僅為企業贏得了市場,同時,也幫助企業制定了成本控制的目標水平。
2、產品設計的成本控制產生巨大效益。前文當中也有提到,產品設計環節的浪費是巨大的浪費,因為當產品成型以后再進行更改的話,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會以幾倍的數量增長,因此,在產品設計環節的成本控制非常有必要。廣汽本田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為已經設置了成本目標,設計師以該目標進行產品的設計,并進一步進行優化,從而使得產品真正投入生產的時候能省去非常多的不必要的成本。
3、把生產環節作為內部根本控制的重心。制造企業的根本在于產品的生產,因此對于產品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是最為關鍵的。企業獲取產品的最優成本結構后,通過技術變更、技術創新來更新生產工藝,實現成本的配比。廣汽本田致力于成本的降低而非成本的節約,這在生產環節的體現尤為突出。企業通過優化生產線,對多于的或者不合理的生產環節進行刪減或改善,從而優化生產線,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廣汽本田將供應鏈成本管控融入到了生產環節的控制當中,制造的環境中在企業內部實施控制,例如制定成本目標、進行成本比較等;另一方面,又對外部的供應商、經銷商實施控制,采取比價比質等措施,從企業的外部邊境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更為寬闊的管理。從廣汽本田對于市場嗅覺可以看出,企業屬于以顧客為中心的制造業企業,恰好可以適用作業成本法,廣汽本田也就是采用了這種方法。企業需要盡力完成沒有缺陷、減少庫存的任務。“零缺陷”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場,為企業贏得良好的聲譽,同時,也節約了因為產品不合格帶來的維修、賠償等問題的成本;“零庫存”則盡量避免了企業的倉儲成本。
4、全員參與式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成本管理水平。廣汽本田充分發揮了全體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員工在成本管控方面的積極性。并且企業的交流通道非常暢通,所有人員都能及時地進行信息的傳遞與溝通,非常有利于企業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管理層會第一線地參與成本改善,與生產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取得第一手資料,一起協調產品成本的改善。廣汽本田開通的意見通道,也更加便利于員工參與企業成本管理,員工在參與成本管理的同時,也會更加具有主人公的自覺,在改善企業成本管理的同時,也豐富了企業的人本文化,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民營企業想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求生存、求發展,其成本管控的根基必須要正。企業為了在市場中存活進步、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成本管控必不可少。民營企業必須結合自身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特色,選擇符合自身的成本管控方式,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這樣一來,企業的生存能力才會大大加強,也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更加順利地迎接挑戰。企業可以從業前控制、生存環境控制、外部控制多個角度進行成本管控,每個環節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都能對企業的成本降低發揮積極作用。最主要的是,企業的選擇是否正確,只有正確的選擇、制作正確的成本戰略、采用正確的成本管控手段,才能對企業的成本降低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成功的成本管控,不僅會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的成本,也會幫助企業提高全局的經營管理水平、豐富企業文化,為企業在市場中贏得良好的聲譽與市場地位,幫助企業實現長遠的、全局的目標。本文的主要建議也正在于此,民營企業在戰略采取之前,首先要認識到企業自身的特色是什么、企業重視的是什么、什么環節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企業才能適時適當地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杭州瑞德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
[1]王澤霞,江乾坤,葉繼英.生態文明、大數據與財務成本管理創新——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4學術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14(11).
[2]郭相英.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6).
[3]張悅,艷芳.淺析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1.
[4]朱葉青.企業成本管理案例研究[J].時代經貿,2016(22).
[5]王槐水.民營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研究——以AC服飾有限公司為例[J].時代經貿,2017(15).
[6]欒鳳琴.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問題芻議[J].時代經貿,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