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啟軍
(嘉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近幾年我國道路橋梁建設的管理得到了大幅度的優化。要想處理好道路橋梁建設的管理和發展計劃,首先必須要確切的掌握好道路橋梁建設管理的每一個問題,其次是考慮采用最有效的改善方法。目前來看,現有的技術可以處理大部分常見的問題,但是卻對管理方面有著很嚴格的標準,尤其是優化措施管理。所以,對于整個工程建設管理的每一處細節問題都需要進行著詳細的分析,將優化措施的優勢完全的表現出來。這對道路橋梁建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道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粉塵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而大量的粉塵會導致建設現場周圍的天氣惡化,對建設造成一定的干擾。粉塵大量出現的原因有:
1) 建設時因為砂石材料的使用導致粉塵大量的出現。
2) 開挖土方和進行回填的時候,制造了大量的粉塵。
3) 建設的材料在運輸和存放的時候帶有大量的粉塵。
4) 在拆除材料的時候,產生了大量的粉塵。
在進行建設的時候,水是必須要用到的,因此水資源的問題也是常見問題中最為嚴重的一個,施工人員必須對其足夠的重視。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必需品,如果因為工程建設的原因導致水資源被污染,那么人們的生活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可估計的影響。一般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道路橋梁在建設時,不注意排放的污水是否達到排放的標準,不經過任何的手段進行處理便直接排放,導致建設現場周圍的水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難免會制造出一些噪音,對周圍安靜的環境造成了破壞,給周圍的人們帶來無法避免的干擾,從而影響工程的進展程度。因此,噪音必須得到施工人員的重視,這個與人們日常生活休息和工作有著直接聯系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現象。由于目前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橋梁的建設變得越來越多,使用的工具和設備開始大量的增加,導致噪音變得更加的嚴重,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工程進行建設時,水土被破壞同樣是很常見的。這個問題的出現,嚴重的影響到了周圍的環境。水土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在道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合理的排水與防護方式,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損傷,甚至導致大范圍的水土流失或者植物被破壞。
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制造出一些固體的污染物。這些固體的污染物對周圍的環境有著嚴重的威脅,處理不當的話,會嚴重影響到周圍的環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而固體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兩個來源:
1) 工程建設時,使用的材料會有所剩余,殘留下來的殘渣就成為了固體污染物。
2) 工作人員長期的工作,制造出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對于粉塵問題有以下的處理方式:
1) 對運輸時造成的粉塵,可以采用全面封閉的方法來進行控制,嚴格的避免該方式產生的粉塵問題。
2) 對材料堆放產生的粉塵,采用的方法是嚴格的控制堆放的方式,不應隨意堆放,這樣才能控制粉塵的產生。
3) 對拆除材料時產生的粉塵,采用的方法是在拆除的過程中,要進行嚴密的保護處理,將拆除時產生的粉塵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里,避免粉塵的大范圍擴散。
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對周圍水資源的源頭污染物進行嚴格的檢測,避免水資源的污染,對水資源進行充分的保護措施。另外,建設時產生的污水在進行排放的時候,必須要經過專業技術的檢測和合理的處理才能夠進行排放。對于不需要處理的污水也要進行最基本的物理沉淀。再采用一些高端的水資源回收和利用,對水資源進行回收處理和二次使用,這樣不僅解決了水污染的現象,還可以節約用水,將水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在建設計劃的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優化施工技術:
1) 使用噪音小的施工技術,盡可能的從噪音的源頭避免噪音的產生。
2) 在進行建設的時候,可以采取一定的隔音處理來將噪音控制在一定的范圍里,避免噪音影響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3) 制定符合實際的時間安排,例如:在學校附近時,就要在晚上進行施工,白天減少工作。
4) 對于運輸材料的交通工具進行嚴格的規定,將行駛速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避免過大的噪音產生,并且在部分區域禁止鳴笛。
對于水土破壞的處理方式如下:
1) 在建設的準備環節時,要對周圍的環境和水土的狀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了解,并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將這些實際的情況考慮到其中,以確保在建設的過程時不會因為設計的問題破壞周圍的水土,導致環境問題的產生。
2) 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要嚴格的控制可能對周圍水土造成破壞的階段,從而確保水土的安全性,并對水土進行穩固。
處理的具體方式如下:
1) 在建設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將剩余的材料進行使用,不浪費廢棄材料,這樣不光能減少固體垃圾的數量,還能夠使得這些材料得到高效的利用。
2) 對工作人員的生活環境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生活垃圾必須要及時的處理,不能夠長期的堆放。
道路橋梁信息化管理制度體系的建立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在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確保信息的安全性,改善信息服務體系。把信息化平臺制度和信息資源管理制度相連接,前者的管理對象是信息的收集過程,而后者的管理對象卻是信息收集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在收集、分析處理、分享、查找閱覽與下載的整個流程中,施工管理掌控著整個信息資源,確定著各個部門的責任和工作,并詳細的記述了整個流程。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建設的管理中,對于常見問題的優化手段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以確保整個工程的建設能夠科學、順利、無污染的進行下去。在工程的執行中,無論是哪個部分出現了問題都需要通過管理優化措施聯系各個部門一起進行調和解決,因此管理在整個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施工管理包括著以下優點:具有貫通整個工程的管理周期、廣闊的管理范圍幾乎包含了所有的內容和詳細的建設信息,所以對于工程的進行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因此,在經濟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必須要重視道路橋梁建設時的管理,找到其存在的問題,并選擇最有效的處理方式進行解決。
[1]徐友虎.路橋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及一些問題探討[J].科技信息,2010(19)20-21.
[2]賴海寧,鄭滿生.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分析[J].Ch-naUrbanEconomy,2011(6):26-28.
[3]王文鋒,代存軍,王修果,等.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缺陷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科技信息,200832)23-24.
[4]朱友良.淺析如何加強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J].工程與建設,20103)21-22.
[5]張建中.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8)30-31.
[6]張麗萍.質量控制在道路路基與路面施工中的應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