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鑫
(樂山市通達交通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樂山 614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型民生項目建設的步伐也在加快。高速公路是關系國家競爭力和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關鍵項目,長時間以來始終受到政府部門和人們的廣泛重視。而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唯有做好路基項目建設工作,方可為后期高速公路施工進度打好基礎。所以,研究高速公路路基建設的質控對策是十分重要的,唯有科學合理的結論,方可更好提升高速公路建設質量。
路基建設中,因為員工缺少必要的實踐經驗,在購置施工材料時極易忽視其性質,選取不合適的填料,下降了填料的適宜性,進而影響著路基建設質量,這樣既會增多路基建設成本,甚至會延遲工期,影響著工程總體收益。
高速道路項目的建設環境比較復雜,尤其是地形環境,在施工階段極易出現淤泥路段、軟弱地基以及斜坡等,若未對這些地方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將會導致路基出現嚴重的安全隱患,在后續投運過程容易產生滑坡、局域沉降等情況。
受到工作人員素質、工藝技術等因素的制約,路基施工階段極易產生導線點破壞等現象[1]。而且,目前工作人員忽視中線復查工作,也沒有重視對控制樁的維護,進而造成中線偏移現象,與《路基施工標準》的內容相違背。
當前,我國的高速公路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在實際施工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下文詳細介紹了幾種有效的質量控制方法,由此保證高速公路質量。
施工企業要安排專業的人才負責材料購置工作,需要材料采購者了解路基填料的類型、填料質量,在確保填料適宜性的同時,節約經濟費用,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經濟利潤[2]。而且,工作人員要科學選用填料的最佳粒徑及強度,對于與標準強度不相符的材料,添加適量的添加劑,其數量保證在不干擾路基碾壓含水量范圍之內。添加劑數量的變化性很大,極易遭受路基自身條件的干擾,工作人員要注重檢測添加劑數量,保證其滿足標準要求。另外,在選用路基填料時,一定要根據CBR值表征路基土性能要求確定填料質量、總量,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表面30厘米之下,路床填料的CBR值要大于8,底部填料數值也有詳細規定。若選取弱膨脹土、黏性土用作填料展開填筑時,CBR值滿足《公路路基工藝技術標準》(JTGF10-2006)(下述簡稱《路基標準》)中的規定,它的碾壓稠度要科學控制在1.1-1.3以內,進而保證強度符合相關規范。
為全面預防路基滑坡、沉降等問題,在施工階段要做好相關預防措施。若在路基施工范圍出現洞、坑等情況,要采用本地原土進行回填,嚴格根據路基施工規范開展碾壓工作。碾壓度和土壤密實度、土質含水量具有緊密聯系,當土質含水量很高時,土壤密實度將會降低,進而降低了碾壓度,工作人員在碾壓階段要保證土質的含水量處在2%標準范圍之內,需要嚴格管理土質含水量,避免路基中產生彈簧土[3]。結合相關實驗資料顯示,輕型碾壓標準和重型碾壓標準比較,可以減小20-50%的壓縮模量,進而調整水的穩定性,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能選用輕型碾壓標準,以提高路基的壓實效果。
在實際壓實中,工作人員要處理好碾壓結構,遵循“前輕后重”、“先周圍再中間”的碾壓原則,對碾壓環節展開動態控制。而且,工作人員要根據壓實的外界環境,嚴格管理碾壓設施的運行速度,一般保證在1.5-3km/h范圍內,不得超過4km/h。在路基填筑中能選用“水平分層操作法”,根據橫斷面的構造,分為水平層次后朝上填筑,一層填筑好后并確定其壓實滿足相關標準后,再處理上一層,進而提高總體強度。
為防范中線偏位現象,在路基建設中要做好如下幾點工作:首先,采用科學的防范措施,仔細復查導線,保證導線點沒有被損壞,在完成驗收之前需維護導線點;其次,嚴格根據《路基標準》中的要求,確定路基為施工樁,包含路基坡腳、護坡路等,靠近路基中心安裝控制樁,距離保證在50米內,控制樁上標明樁號、施工高度;最后,處理好邊坡放樣任務,開始填高與深挖工作時,要加大中線樁的復查頻率,檢測路基寬度、高度,若是采用機械設施處理,控制樁的距離要保證在200米內,重新復查導線點,保證中線位置的正確性。
第一,管理地表排水規定:工作人員要結合路基項目的實際狀況,設計好截水溝、邊槽,匹配完整排水管和急流槽,配置好路基地表的排水設備,為提高預防效果,排水槽盡量采用鋪砌的操作方式。而且,設置路基兩邊的灌注溝槽時,能結合相關標準,處理排灌涵洞,進而保證路基的建設質量。
第二,管理路面排水質量:管理路面排水時,工作人員要保證路拱橫坡的傾斜度大于2%。為保證雨水可以及時排出,能選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方法,集中排水主要指在路基路肩外邊設置砼預制塊,并安裝擋水帶,組成三角形排水集水溝,每隔20米開挖排水槽;分散排水方法比較適合用在地形平坦的地區,采取硬化路肩的手段,來加大排水量。
第三,管理地下排水質量:地下排水的規范化施工基于滲透性機理,一般采用滲透力進行排水,若地下排水量很大,能開挖滲溝,并添設滲水管來加大排水量。
首先,維護路基坡面質量。維護路基坡面的根本目的是防止雨水、地面水沖擊而產生巖土風化現象,建議采用種草的途徑,包含拱形、方形以及菱形等計劃。在種草過程員工要根據草籽的生產習性,嚴格管理溫濕度,提高草籽的存活率,不斷減少對公路的損壞。
其次,支擋防護方法。目前,路基中常見的支擋防護手段是“擋土墻”,工作人員能結合路基環境采用合適的擋土墻模式,提高支擋防護質量。比如,在高速道路路基項目施工中,能采取垛式擋土墻來修改墻體高度,規避施工安全風險。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路基建設的質量管控,是提升路基施工效果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提升高速公路項目的建設質量,唯有嚴格管控路基建設質量,采取科學的技術與測量設備,仔細檢查路基項目成品質量,方可在高速公路建設初期及時找出并解決產生的不足。路基施工工作是高速公路工程的基礎,必須保證其質量得到全面保證,如此方可順利開展下個環節的工作。所以,嚴格控制路基建設質量是飛常重要的,唯有采取該種方式才能提升路基施工質量,進而促使高速公路工程的健康發展。
[1]趙冰.高速公路設計中的環境保護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06):169-170.
[2]王志偉.山區高速公路路基差異沉降特性與控制措施分析[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11):121-122.
[3]于勇.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施工技術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8(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