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旭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貴州 畢節 551700)
對于土木建筑工程而言,建設企業首先會考慮投資的經濟效益,而對于后期使用者而言,建筑的實用性與安全性則是其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綜合這兩方面,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經濟性與安全性則成為了建設企業與使用者的最終關注點。在本文當中,筆者主要圍繞如何提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與經濟性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以期為相關行業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安全性與經濟性是凸顯土木工程結構特性與功能的基礎。其中安全性是各類土木工程皆需遵守的一大原則,其保證了建筑施工與后續使用的安全,確保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可保障建筑工程各項功能的發揮,也可促使施工完結后,建筑能達到國家安全標準。
因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壓強度與安全性,長期以來其都被視作土木建筑的主要原材料。合理、科學地使用混凝土材料能在保證建筑結構安全性的同時,又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并優化企業的社會形象,從而提升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近年來,相關事件的頻發使得社會各行各業對建筑安全極為重視。當發生惡性安全事故時,企業效益與人員安全勢必會遭受嚴重的損害。因此,安全可謂是一切工程活動的根本,唯有保證安全才有可能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鑒于此,在具體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當中,設計人員需兼顧這二者時,切不可偏重一方或偏廢一方。
在確保構件承載力的前提下保證建筑整體穩定性乃土木結構的一項基本設計原則。然而現階段坍塌事故仍時有發生,工程設計缺乏牢固性易致使土木工程建筑的整體性能低下,在遭受強大的外力作用時,建筑則顯得十分脆弱,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連續性倒塌的情形。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此類事故必將導致其利益受損;而對于使用者而言,此類事故則會致使其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嚴重威脅。
另一方面,與國外相關行業相比較,我國現行的土木工程設計安全規范、標準仍相對寬松,對于部分細部構造并未加以十分嚴格的把控?,F行安全標準的管理內容只集中于幾個方面,其僅對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分項系數、可靠度和結構耐久性等因素進行了嚴格控制。
部分結構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會將構造要求與結構計算相混淆,從而致使土木建筑的功能性嚴重降低。在土木施工中,將結構柱與梁板體系有機配合可使建筑物的空間整體性得到控制,從而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而若設計人員在工作中將構造要求與結構計算混淆,在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房屋則會因整體性不足而出現節點失效、墻體開裂等現象。因此,設計人員在結構設計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規范要求,對受力構件進行設計的同時還要滿足構造要求。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對于抗震性能并不做嚴格要求的土木項目,設計人員往往會忽略結構的整體性與結構延性,只簡單地利用軟件進行配筋設計而未進行概念設計分析。這樣的建筑結構一旦遭受巨大的外力作用時,其受力構件易出現開裂、滑移、局部失穩等現象,從而致使建筑壽命嚴重受損。
為促使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工作優質高效,相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全面滲入全過程管理思想,力求從工程的各個環節實施質量管理而不是一味偏重某一工程環節。從實際上來看,工程設計之于建筑工程的造價的影響程度較高,因此,工程設計之于相關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便可見一斑。為從源頭上保障建設企業的經濟效益,工程管理人員在工程設計環節應對建筑工程中的細節問題詳加思考,從而極力將造價控制在較為平穩且合理的狀態。在對結構設計進行審核時,為減少審核紕漏,審核人員可將設計工作按層級、按類別加以細分,而后再逐一加以審核,從而有效規避審核漏洞。此外,在審核過程中審核人員需對各個設計相關參數加以核算,以確保各個參數精確無誤,從而將工程問題扼殺在潛在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城市用地問題逐漸成為了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的瓶頸。受到城市用地問題的影響,近年來高層建筑的使用范圍得到了顯著的拓寬。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社會對于土木工程結構的抗彎剛度要求愈發嚴苛,而建筑剛度需以建筑的層間位移為參考指標。鑒于此,在實際的結構設計工作當中,設計人員應當結合工程實際來擬定工程項目中的構件剛度與其截面面積。
地基乃各類土木工程項目的關鍵單元,其設計質量將對項目質量與安全性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對地基加以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地下水位、地質情況與施工環境,從而確保設計方案具備較強的經濟可行性與安全性。此外,設計人員可利用地基對混凝土結構加以約束控制。一方面,相關人員需嚴格控制外部土壓力對于混凝土結構的約束能力。另一方面,相關人員需嚴格控制內部混凝土結構的強度與剛度,以利于發揮地基土對結構的嵌固作用。
合理使用鋼結構可提升建筑的抗彎性能,從而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并保障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一方面,基于鋼結構技術的施工一般通過使用不同型材所組成的鋼結構來提升土木建筑的抗彎性能,鋼材的材料特性使得建筑的力學性能更為突出。當建筑投入使用之后,更佳的抗壓性能可幫助其更好地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從而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鋼結構技術的引入可較好地控制混凝土結構的坍縮、開裂現象。由此看來,運用鋼結構技術進行土木工程施工可有效規避傳統混凝土結構所存在的缺陷,從而有效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此外,在傳統土木工程中,單一的混凝土結構通常會出現坍縮、開裂現象,從而致使結構維修養護費用的提升。而利用鋼結構可有效規避混凝土的坍縮、開裂等現象,在提高結構服役期的基礎上還可有效降低后期的維修養護費用。
安全性與經濟性是當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需滿足的兩大原則。從我國現狀來看,工程設計可靠性不夠且部分規范標準要求偏低、設計過程中將構造要求與結構計算混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與經濟性。為此,建筑企業可采取加強工程設計的審核力度、優化設計細節、合理使用鋼結構等措施來提高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1]王錦秀.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J].科研,2015(45):203-203.
[2]趙淼.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探微[J].江西建材,2016(5):39-39.
[3]羅文君.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J].工業C,2016(3):119-120.
[4]王建寧.分析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36):28-29.
[5]于海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6(2):27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