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夢儀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福建 福州 350200)
裝配式建筑建造模式作為新型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就是對建筑體系進行創新,并對其構造進行科學的優化,以及設備與部品研發工作等等,這樣既能夠推進節能環保和資源的循環利用,還能夠提升勞動生產率,對于住宅的質量與品質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充分的實現了住宅的可持續化發展[1]。
物聯網就是物理化的實體,具備了智能和感知以及自我標識等等,物聯網就是不同技術相連接而形成的網絡,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自動化的實現物理設備之間的協同和互動,充分的體現出物聯網服務的集約化和智能化的特點。物聯網通常由應用層、管理層、感知層、網絡層構成,每個層的特點均有不同,應用層的特點就是對使用者提供智能化的服務;管理層的特點就是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分析,主要利用的是先進的計算機和存儲技術;感知層的特點就是對物理信息進行收集,通常就是通過二維碼和RFID以及傳感器等方式實現;網絡層的特點就是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傳遞物理的實體信息。本中的RFID技術就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通常在感知層中進行分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物體,這樣就可以實現無需接觸物體就可以識別的功能,并且能夠應用的范圍較廣,沒有特殊的應用要求,均自動化進行全程的識別。
物聯網為基礎的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能高質量地完成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及施工全部工作,協調并高效地傳遞建筑信息是一項關鍵性的工作。而BIM與物聯網在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中的應用,使建筑全過程實現了信息的集成與融合。BIM技術發揮上層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而物聯網技術則承擔底層信息感知、采集、傳遞、監控的功能[2]。二者集成應用可以實現建筑全過程“信息流閉環”,實現虛擬信息化管理與實體環境硬件之間的有機融合。
物聯網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主要集中在建造和運維的階段,在這兩個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在建設功能建造期,能夠有效的提升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在提升裝配式建筑質量的同時還能夠對于建筑成本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在施工的現場出現防護不到位、部分作業人員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等安全隱患時,可以通過物聯網及時的發現其中的隱患并立即做出報警,這樣通過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就可以迅速的找出隱患位置,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在建筑運維階段,進行日常的設備維修工作時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提升了安全的防護以及資產的監護水平,目前這個系統已經支持智能家居[3]。
建筑行業的發展因融入物聯網技術使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是由部件組成的基本管理單元,將無線的射頻芯片作為主要的跟蹤技術,將現場的裝配和工廠的部品生產作為其主要的核心。
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充分的應用了物聯網的技術,機構的本身就是由應用層、管理層、感知層、傳輸層構成,應用層主要就是支撐軟件,能夠滿足各環節的實際的需求,即: 建筑設計、構件生產、運輸以及主管部門等等環節,應用層主要涉及物聯網業務支持和網聯網門戶這兩個系統;管理層主要就是為業務層提供支持的部分,主要就是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和數據存儲以及分布的計算等等方面;感知層主要應用到硬件的基礎設備,如:RFID標簽、讀卡器等等,在進行實際的生產時,可以在部件中裝入RFID標簽,并且要將其基本的生產信息錄入其中;傳輸層就是為了有效的實現應用系統和RFID硬件設備之間的傳輸功能,將采集到的部件信息通過RFID讀寫器轉換成相應的格式,還要及時的完成數據的傳輸和存儲以及處理方面的工作[4]。
建筑行業的門戶網站就是提供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能夠有效的促進行業各企業之間的實時互動和信息交流,還能夠有效的進行企業內部之間的培訓或者鍛煉的作用;企業認證管理、工廠生產管理、運輸安裝管理以及竣工驗收管理就是物聯網業務支撐系統。
3.2.1 企業認證管理
企業的各個部門,如設計部門、建設部門、運輸部門以及監理等部門在系統中申請相應的認證,只有經過審批和認可以后才能夠進入系統之中,對于符合標準的企業,發放RFID卡片以及相應的讀卡設備,并且頒發生產許可證。
3.2.2 工廠的生產管理
工廠的生產管理主要就是要保證所使用的部品材料符合相應的標準,材料的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檢驗,例如部品和材料的入庫檢驗和部品出庫檢驗等等,其中需要采集的信息有部品的圖紙和材料的合格證以及生產時的照片和入庫出庫的時間和檢驗員等,這其中的部件都會在RFID標簽中記錄衛衣的識別ID。
3.2.3 運輸安全管理
運輸安全管理主要就是為了保證材料在運輸的過程中也包括進場和具體安裝時材料都是可查可控的,這樣局能夠保證部品的位置較為明確,以及各個環節部品之間的施工都能夠通過合格檢驗。其主要就是記錄運輸的過程,對材料和監理進行驗收,以及進行定位和配裝記錄等等工作。并且采集相應的信息,例如驗收單、定位圖片、節點安裝圖片等等。
3.2.4 竣工后驗收管理
竣工后的驗收管理各工作就是將驗收的材料進行匯總和整合,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建筑工程檔案信息,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在進行實際的驗收工作是要保證其符合相應的規范和規定,將其中可能發生沖突的問題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一般情況下由四個方面組成,也就是監理和分項以及工程總體的驗收工作,最后需要完成的就是工程的結項工作。
結合上文,可知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綜合了所有的業務流程,而且其中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從企業的認證,生產的各個環節、部品材料的入出庫和運輸以及安裝的各個環節,直至最后的監理驗收等工作。在進行實際的信息輸入操作的時候,如果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在數據信息未進入封存點之前均可以進行相應的數據信息調整,這樣就可以有效的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可靠。部品入庫和監理驗收就是作為系統數據的封存點。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能夠為人們提供住所,在許多的方面都與我們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相關聯。近幾年,建筑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將物聯網技術全面的應用于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為本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發展空間,依托于計算機系統,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實現新的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真正實現了對于建筑項目全過程的管理和監控工作,對于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推進作用。
[1]劉寧,溫濤,王銘.現代信息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質量問題中的應用[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498-502.
[2]蘇楊月,趙錦鍇,徐友全,等.裝配式建筑生產施工質量問題與改進研究[J].建筑經濟,2016,37(11):43-48.
[3]肖陽,劉為.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8(6):104-107.
[4]孫翠鳳,王娟,宋茂磊.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17,15(19):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