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青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1)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一步步加快,并且有力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建筑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并且建筑行業可以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在推動國民經濟穩步向前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然而,建筑工程的普遍特點是投資大、回收期長、技術要求高、風險大,因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難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相應的安全風險,如果不對誘導安全風險產生的因素加以控制,極有可能引發建筑事故,影響工程的進度、質量,因此,本文針對建筑行業內的安全風險管理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參考性意見。
建筑行業具有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特性,主要體現為流通性大、周期長、投資大、可變因素多,同時,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多數建筑施工人員普遍由農民工組成,因而其專業性較差,并且人員來源復雜,難以對施工人員具有準確的信息掌握。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國建筑行業的安全風險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類型: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機具傷害以及施工坍塌等五種類型,此外,觸電事故和火災事故在建筑施工中也常有發生。按照風險發生的誘導危險源則可以分為:物理性危險源、化學性危險源、生物性危險源、生理性危險源、心理性危險源、行為危險源以及其他危險源。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同時也使得建筑行業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建筑行業內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行業內部和企業自身在工程施工建設中所面臨的安全隱患。無論在任何行業的生產中,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加強建筑行業內部的安全風險管理,可以有效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進行,并且在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同時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質量,減少人為因素帶來的經濟損失。
在建筑行業的施工過程中,誘發風險的因素大多數是可控的,只有極少數是不可抗力引起的,因此加強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盡量避免人員傷亡。建筑行業的施工人員流動性較大,并且專業性和素質達不到安全作業所需的標準,并且由于建筑施工中高空作業較多,并且部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因此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而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則可以有效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進而推動工程施工順利進行,減少人為因素給企業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建筑行業內部的安全風險主要是指在整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和不可抗力所引發的事故或者危險,從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經濟效益降低的可能性。從我國的建筑行業安全風險管理角度來看,我國的建筑工程普遍存在規模大、周期長、可變因素多以及施工人員專業性低的特點,因此建筑施工比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具有更大的風險,尤其是對于一些現代化的大型建筑,規模大、技術要求高、資源消耗多、復雜型高,因此一旦出現風險事故,其損失規模也是巨大的,因此基于上述建筑行業的特點,我國的建筑行業施工成為一個高盈利產業的同時也是高風險產業。因此,針對建筑行業安全風險存在的通病,國內、國際上許多從事風險管理的專業人員對建筑行業的風險管理和風險規避進行了系統性研究。
3.2.1 人為原因
建筑行業內的風險因素大多數是由于人為可控因素導致的,因此建筑行業的人為安全風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其一,管理不到位,多數建筑行業內的施工企業在施工管理上具有較高水平,但是針對施工中的安全風險管理并未形成足夠重視,企業也沒有專業的安全風險管理機構,并且施工企業多數存在外包現象,施工過程主要由外來務工人員組成,而企業內部僅僅派遣技術工人去監督指導,從而導致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管理不到位,同時,施工過程中缺乏安全員的指導,對于不規范施工不能及時加以糾正,導致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其二,施工環境管理不到位,部分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忽視了對施工環境的處理,極其容易導致安全事故,比如在噪音較大的環境中施工,容易導致施工人員心神不寧,從而產生操作失誤,或者施工環境中粉塵過多,忽視了防塵工作,而粉塵在一定濃度的情況下可能產生粉塵爆炸,從而導致安全風險;其三,施工人員專業性較差、安全意識不足,在目前的國內建筑企業中,多數是將工程承包給施工隊,而企業自身進行技術指導,這就導致了實際施工人員的職業素質達不到相應的標準,從而可能導致施工事故,其次,部分施工隊為了節省成本,沒有給施工人員配備齊全的安全防護措施,從而增加了安全風險發生概率,并且一些施工隊對于自己的機械設備松于維護,從而容易引發機械故障,當前國內的建筑企業對于員工的安全風險意識教育工作不到位,導致施工人員缺乏自我防護意識,并且經常發生疲勞作業、違規作業,從而大大增加了風險產生的幾率。
3.2.2 客觀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誘發安全風險產生的客觀原因主要是自然災害、地質條件以及氣候等不可抗力因素,主要有大規模降水、臺風、地震、洪澇、泥石流、滑坡、海嘯甚至火山噴發,從而對建筑施工的進度造成一定障礙,比如大規模降水會導致施工材料發生物理性質變化或者化學性質變化,從而導致建筑物坍塌;臺風則可能摧毀施工中的建筑物;嚴寒和低溫則可能導致地表凍土層產生,從而導致地基不規則沉降;最大的災害則是地質災害,極有可能導致整個建筑物破毀滅性破壞,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在工程施工開始之前,一定要對施工區域的安全風險因素加以分析,對施工的合理性進行可行性分析,通過合理的數據計算,制定出完整的、可行的、量化的施工規劃,并且建立相應的權責機制,將施工責任落實到具體的施工負責人身上,從而在施工之前就對安全風險進行一定的預防工作。
安全風險管理問題的根本是在管理方面,因此企業領導者需要重視對施工過程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加強對施工人員以及施工設備的管理,同時找出解決風險管理問題的相關措施,并從根本上加以糾正和預防。
針對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專業水平不足的現象,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建立建筑施工人員的職能培訓部門,完善從公司到施工隊再到施工人員的三級安全培訓機制,并且對建筑設備操控人員加強安全技能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施工企業在施工之前應該對施工地點進行合理分析,規避自然災害多發區,從而減少由不可抗力帶來的安全風險。與此同時,施工企業需要提高員工待遇,為員工提供完善的防護措施,加強安全防護裝備的普及,從而減少員工由于安全措施和安全裝備不合理導致的安全事故。
我國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建筑企業以及監管部門需要加強管理,從根本上減少安全事故誘發因素的存在,從而降低安全風險系數,為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1]張衛平.建筑工程施工監理安全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3):1017-1017.
[2]張民英,周慶利.建筑工程施工監理安全風險及其防范措施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1):2368-2368.
[3]胡月.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門窗,2016,(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