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劉乾坤
(吉林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 吉林 長春 130118)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東部山區,隸屬于延邊朝鮮自治州,長白山腹地,是吉林省東部重要城市。沙河沿鎮位于敦化市東北部,三面環山,東高西低。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策劃了“九一八事變”,占領沈陽,并迅速占領整個東北。日本以長春為“新京”,建立“偽滿洲國”。從此,開始了對中國東北長達十四年的殖民統治。日本為了吉林省東部的制空權,在延邊地區修建了八個軍用飛機場,其中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類型主要有飛機場建筑址遺址、飛機場供水站遺址、飛機場兵營房遺址、飛機場指揮部塔樓遺址以及飛機場飛機庫遺址。
筆者實地調研勘察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目前整片遺址區域保存相對完好的建筑遺址有建筑址遺址、供水站遺址以及飛機庫遺址,兵營房遺址和指揮部塔樓遺址損毀比較嚴重,特別是兵營房遺址,屋頂幾乎全部坍塌,只剩下四周框架。大部分遺址墻體均出現嚴重裂縫,門窗幾乎全部損壞,建筑遺址室內雜亂,有明顯被當地村民使用過的痕跡。
建筑址遺址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遺址,砌塊磚結構,建筑層數為一層,面積約700平方米,平面為矩形。供水站遺址保存比較完好,一共三層,地上一層,地下兩層,位于一號山半山坡,平屋頂。兵營房遺址保存較差,屋頂全部坍塌,建筑層數為一層。指揮部塔樓遺址為三層,損毀嚴重,屋頂為指揮和瞭望臺。飛機庫遺址呈南北走向,目前只剩下東西兩排各有20個鋼筋混凝土柱樁,原有拱形棚頂已經被當年蘇軍拆走。從整體來看,該遺址區域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急需有力保護。
首先我們廣大民眾對于侵華日軍遺址的認知程度不夠;其次,國家和政府對于遺址的管理力度不夠;最后,對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方式不對,其警示性價值得不到全面的體現。
(1)歷史價值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見證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承載著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是正視歷史真相的有力證據。
(2)社會價值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作為歷史的真實記錄,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直觀的課堂。
(3)警示性價值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最重要的是其所承載的警示性價值,警示日本右翼分子:正視歷史,侵略這一歷史真相毋容置疑;警示國人:勿忘國恥,奮發圖強;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
(1)遺址本體評估
根據調研分析,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的總體保存狀況形式嚴峻,蘇聯曾經短暫占領該飛機場,并拆走了飛機庫的拱形棚頂,后來抗美援朝期間,我軍曾駐扎過此地。之后我軍一直擁有著制空權。目前遺址基本被荒廢,部分遺址破壞嚴重,建筑址遺址有村民使用過的痕跡,進行過一定的修補,這對遺址造成很大的人為破壞。
(2)遺址周邊環境評估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周邊環境是對遺址有一定影響的一號山山體、樹木等。遺址區域已經被當地村民用作耕地來使用,沒有耕種的區域也是雜草叢生,遮蓋了許多被破壞的建筑遺址。在遺址周邊區域,也沒有什么大規模的建設,離遺址1000米處有一個工廠,現已停工,在一號山西南坡下有一家農家院,平時多有往來車輛,在飛機場飛機庫東側 100米處新建一座洗手間。從大范圍來看,該處飛機場遺址處在一個三面環山的地形當中,地理位置非常隱蔽。
通過對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的調研、走訪、查閱資料,目前對于該處遺址并沒有一個確切的保護等級,可見對遺址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筆者查閱大量資料、文獻,僅僅在《吉林省不可移動文物目錄》、《敦化革命遺址匯編》上有一些簡單的記載。由于遺址修建時間距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許多經歷過或者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人也都不在了,這導致一些歷史細節無處考證。并且,吉林省敦化市也沒有劃定遺址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也沒有成立相應的文物管理部門。
該遺址面臨著諸多管理問題,比如地方政府資金投入不夠、公眾對于遺址認知程度較低、管理人員不足等等。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是一種特殊文化遺產,屬于歷史文化遺產的范疇,特殊遺產的保護同樣應該遵循歷史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包括真實性原則、整體性原則以及最小干預原則。
對于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的保護,應該注重整體性規劃保護的思考。飛機場遺址是一個整體區域,任何保護方案都應該從整體著手,統籌規劃。遵循科學合理的分區原則,是對遺址進行保護分區的前提。根據遺址的保存完整程度,可以適當劃分遺址保護等級,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遺址的整體保護應該合理組織路網路線,包括交通流線,參觀流線。同時,遺址的整體保護可以規劃遺址公園,合理進行景觀設計,統籌協調遺址周邊環境,做到“不破壞,不違和”。
遺址單體保護主要是進行修繕和復原,遵循遺址保護的真實性、整體性以及最小干預原則,對損壞的建筑遺址按照原有樣式進行合理修繕和復原。同時,對瀕臨坍塌的建筑遺址進行結構加固,使其更加堅固耐久,同時注意結構加固層應該盡量安置在室內,以達到不影響遺址整體外觀的作用。對于嚴重損壞或者已經缺失的構件,可以利用同樣質地的材料進行替代,盡可能保持原有遺址面貌。
遺址展示利用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原有遺址,通過對其修繕、加固,作為展示利用的場所;二是,在遺址區域內修建新的展示場館,新建場館應該注意不能影響遺址區域,應盡可能的靠近遺址區域邊緣,建筑高度、材質、樣式應與遺址相協調,避免突兀。
敦化沙河沿鎮侵華日軍飛機場遺址的保護具有厚重的現實意義,增強大眾的歷史認知,提升民族責任感,喚醒大眾愛國情感,記錄歷史內容,加強抗日戰爭的研究。以史為鑒,知恥后勇。只有正視歷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才能更好的維護和平。
[1]張純如.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M].東方出版社,2007
[2]于耀洲.關于對戰爭遺址保護和開發的幾點思考[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
[3]張劍輝,黎志濤.遺址紀念空間的保護與整治——以南京大屠殺正覺寺遺址紀念空間設計為例[J].規劃師,2005
[4]張成渝,謝凝高.“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與世界遺產保護[J].小城鎮建設,2006
[5]何鏡堂,倪陽,劉宇波.突出遺址主題 營造紀念場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體會[J].建筑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