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時,談及環境保護問題和區域合作問題時,分別講到“清水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和“一帶一路”。陜西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也自然成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發端。商洛,地處秦嶺南麓,正在努力躋身西安半小時經濟圈內,既有“西安后花園的”區位優勢,又以“秦嶺最美是商洛”的口號在全國享有美譽。
體育,英文表述“sport”,美國學者杰·科克利所著《體育社會學— —議題與爭議》一書中的定義:“運動(sport)是制度化的競技活動,它包括個體體能活力的發揮或者相對復雜性的身體技巧的運用,個體參與運動受個體自身的愉悅和外部回報兩方面因素的激勵?!雹贇W盟委員會2007年11月頒布的《體育白皮書》中對體育(sport)的定義:“自發或有組織地參與,旨在改善體能或促進心智健康,融洽社會關系或在各級競賽中奪標的所有形式的身體活動?!雹谶@兩個關于體育的界定,從體育的目的性,競技性以及參與者三個主要方面進行了說明。體育就是人直接參與的、有目的的身體活動。是以強身健體為目的身體鍛煉。
中國的體育文化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其主要觀點是將體育置于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作為一個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和社會文化系統加以認知和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上主張綜合引入文化學、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宗教學、民族學、美學和藝術學等理論與方法研究體育。體育文化成為體育在其他文化形態與樣式中的延伸,強調體育對個體的愉悅感受。加拿大人貝淡寧(Daniel A.Bell)在他的書中表達出無法理解中國人對足球世界杯的熱情,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國人寧愿忽略時差,熬夜守候這一體育競技運動,而這恰恰反映出體育文化對個體巨大影響。簡言之,體育文化是體育的衍生物,是個體對于體育的感受、理解和生活方式。
體育文化建設作為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繁榮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與手段。而體育文化建設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人民群眾對體育的需求不僅越來越高,而且也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化,人們不僅需要體育提供健身手段與服務,,需要國際賽場上的優異成績和觀賞到各種高水平賽事,而且還希望享受到各種高質量的體育文化產品和服務。
體育可以為個體帶來愉悅的感官體驗,從而形成其相應的體育文化。生態旅游同樣可以給人們帶來感官上的愉悅和滿足,這就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最質樸的情感基礎。貴州省甕安縣通過承辦2017年國際男籃巔峰爭霸賽這一大型國際賽事,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并陸續承辦了國際青年女籃爭霸賽、全國水球冠軍賽、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等一系列體育賽事。早在2016年,甕安草塘千年古邑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被評為貴州省“十佳旅游城鎮”“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并成功打造了“甕水長歌”文化品牌。
甕安縣借舉辦體育賽事的風潮,一方面,推動全民健身,加快公共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形成了功能較為齊全、布局較為合理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體育設施網絡體系。另一方面,帶動了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從運動員到裁判員,從青少年到老年人,體育賽事的影響力與推動力都得到了顯著地提升。旅游品牌創建是體育賽事得以成功舉辦的前提,而體育賽事的舉辦轉而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巨大推手。截至2016年11月30日,甕安縣有旅游商品生產企業19家;酒店160 余家;鄉村旅游示范點(戶)77家,旅游餐飲店250余家,旅行社7家;國家4A 級、3A級、2A級景區各1個;旅游車隊1個、旅游船隊1個;旅游直接從業人員3000余人,間接從業人員5000余人。城市經濟和城市建設也蓬勃發展起來。貴州省甕安縣以體育賽事為推手,推動體育文化建設和生態旅游品牌傳播融合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鋪平了道路,也為其他城市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商洛市的體育文化建設主要由商洛市體育局來推進。商洛市體育局積極在全商洛積極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組織開展各類競技類體育活動;深入縣鄉開展廣泛的群眾體育活動,包括健身走(跑)、騎行、登山、徒步、攀巖、游泳、球類、廣場舞、武術、太極拳等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加強及各類體育組織建設和體育設施建設,努力培養優秀體育人才。另外,商洛市本地民營資本也加入到體育文化建設中來,比如:商洛賽爾健身發展有限公司,商洛舞蹈俱樂部,宴寧瑜伽,CC街舞等。2018年新年伊始,商洛賽爾健身發展有限公司聘請專業健美教練,給商州區的普通百姓一場健美運動的啟蒙展示。商洛市體育文化建設穩步發展,“全民健身”在商洛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商洛市市共接待游客378.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65億元。鎮安在金臺山文化旅游區舉辦了首屆文化旅游周暨陜西省第四屆盆景藝術展;洛南玫瑰小鎮舉辦了“中國·商洛首屆國際涂鴉大賽”等。柞水溶洞古道嶺景區、鎮安塔云山懸空玻璃棧道、洛南花溪弄、柞水終南山寨、商州蟒嶺綠道等景區、景點相繼對外開放,棣花古鎮燈光音樂秀全面完成調試。在這些新景點的吸引下,柞水溶洞、金絲峽、牛背梁、木王山等生態型景區持續火爆,全市主要景區接待游客達到了104萬人次。2018年春節黃金周商洛市共接待游客266.08萬人次,旅游收入14.9億元。商洛市以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三大載體”的生態旅游建設已初步成型。
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想,商洛市,作為西安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覺將自身發展納入到這一戰略構想之下。2020年第十四屆全運會將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有“西安后花園”之稱的商洛,以其區位優勢,承擔著十四運會場館建設,包括商洛市體育館、市體育運動中心球類訓練館、排球訓練館的建設。優美的自然風光,四季分明的氣候,淳樸的民風以及各色精品旅游資源,必將提升商洛形象,增添商洛的城市魅力。
體育文化建設應樹立品牌意識,以品牌來吸引游客,提升品牌的辨識度。以金絲峽的“蘭花節”和牡護關的“滑雪節”為品牌的體育旅游項目,融合了體育文化中的體育競技與娛樂功能,同時,又以其秀美的生態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體驗。
目前商洛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需要加強高校體育專業與旅游專業的合作,培養出及了解體育產業發展規律,又熟悉旅游行業經營的專業體育旅游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也可以從現有的從事旅游事業的一些人員中,選拔一些優秀人才進行培訓,使他們盡快掌握體育賽事旅游的行業特點和技能,這樣不僅解決了行業急需的體育旅游專才短缺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對賽事旅游的服務質量有很大提高。
體育文化同生態旅游融合發展,促進了商洛生態旅游品牌的傳播,也為商洛城市形象的傳播提供了更為優化的路徑。依托“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將體育文化融入生態旅游品牌的建設。致力于牛背梁徒步登山探險、丹江漂流、金絲峽自駕車營地等旅游項目的系統開發。丹鳳商山滑翔車、牛背梁越野摩托、商南泉茗登山采茶戶外運動、鳳冠山和老君山攀巖、秦楚古道山地自行車、牧戶關滑雪和射擊俱樂部等正在開發中的旅游項目,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和更加切實有效的傳播手段。無論是旅游項目的推廣,還是旅游資源的建設,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民間資本的加入以及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在“文體生”融合之路的發展之下,商洛市的城市形象將更加豐滿,更加吸引人,從而更好地推動商洛市的經濟的發展。
注釋:
①科克利.體育社會學:議題與爭議[M].6版.管兵,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24
②王家宏,陳華榮,劉衛東,等.歐共體體育一體化研究:《體育白皮書》及其附件編譯[R].北京:國家體育總局,2008:2
[1]泰安臣.生態旅游品牌規劃的基礎理論研究[D].北京農業大學,2005.
[2]閆樹人.洛陽市體育產業于文華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運動,2017(27):134-135.
[3]閔健.體育旅游及界定[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36(6):4—6.
[4]張玉蘭.大型體育賽事對秦嶺南麓旅游城市的影響分析及策略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30(10):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