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類型圖書館中,高校圖書館是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回顧以前,發現高校圖書館與社會的接觸并不多,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在媒體的關注下,高校圖書館的開放問題才漸漸的受到關注,待進入21世紀,發展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成為熱議話題之一。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起步晚,但這幾年我國一直在摸索適合我國國情社會化圖書館道路,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體進程還是比較緩慢,還需不斷推動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發展比較遲緩,其一,缺少相關法律法規作為指導。早在2002年,我國教育部門就與發出文件《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定》,“規定”中就有提到:“有條件的高校要盡量……向社會開放……。”但在這一規定對“有條件”這幾個詞沒有做明確說明,且改文件屬于建議性文件,還未正式納入我國法律當中,大部分高校很難開展這一項工作,抱著能免一事就免一事的態度對該該文件,因此,在各大高校很難推動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
其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比較深[1]。長久以來,我國高校一直處于封閉的狀態,因此高校往往注重滿足自身需求即可,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校內的教師與學生,圖書館所有的活動也是圍繞師生開展,沒有體現社會服務;除此之外,圖書館相關從業人員的陳舊觀念缺乏社會化服務意識,同樣不利于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實施。
其三,受諸多客觀條件的影響。大部分高校出于校園安全考慮,高校圖書館對進館學習的有嚴格的要求,尤其是社會人士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如工作單位、學歷等。考慮到若有大量的社會讀者進入本高校圖書館學習,對本校師生學習便利性也帶來很大的影響,且人身安全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部分高校根據師生使用圖書館的特點,一般只在節假日、寒暑假向社會開放,避免社會讀者與本校師生在圖書館資源使用方面發生沖突[2]。
其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相關法律值得高校圖書館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開展社會化服務工作。由于我國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相對滯后,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促進其發展。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肯定要面臨的很多實際問題,圖書館相關工作者要適時調整組織結構,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有效、合理的社會化服務規則,在規則的指導下才能有序開展圖書館工作。
其二,轉變傳統思想,不斷的深化服務改革[3]。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工作,圖書館相關工作者的工作量肯定會增加,高校圖書館工作者對社會讀者難免有意見,而一定量的社會讀者進入本校圖書館對師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在社會化服務的環境下,高校及其相關工作者就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正確的社會化服務理念,主動積極承擔起為社會提供服務的責任,擴大高校圖書館的影響力。
其三,善于利用數字技術,開發虛擬資源服務。高校圖書館向社會提供服務,最大制約就是人數,圖書館場地有限,不能同時接納太多人員進入館內[4]。而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可以為讀者們提供電子圖書、圖書查詢網站等,這樣不僅有效解決了進館人數,同時還提高了圖書館服務質量,減少安全隱患,減少社會讀者對校內資源的占用。除此之外,還要適當增加高校圖書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完善圖書館網絡基礎設施,利用校園網,完善圖書館官網主頁設計的,堅持人性化原則,建立有特色的圖書館網站,吸引更多的讀者瀏覽,輕松解決圖書館場地有限的問題,同時師生、社會讀者均可享受到優質的服務,提高他們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程度。
其四,堅持有償公益原則。高校在提供社會化服務時,圖書館的服務支出方面多少會增加一些,圖書館可以嘗試為圖書館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從圖書館性質角度分析,還是以公益為主要目的,高校開展社會化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大本校的影響力,增加社會對本校的支持,有效促進高校穩定發展。
其五,增強合作,實現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高校圖書館之間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增加業務往來,推進數字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圖書館各個部門間也要加強聯系,充分發揮整體功能;高校圖書館與本地方政府的公共圖書館等部門確立合作關系,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發展,從而達到共贏的目標。比如,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講座的,高校知識資源是最豐富的,各個專業的人才聚集于此,圖書館可以定期邀請優秀的學者一起舉辦讀書會、藝術展覽等,這樣不僅有效提升圖書館的影響力,積累公共群眾力量,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高校社會化服務還處在探索階段,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的圖書館社會服務水平。社會讀者對知識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發展高校社會化服務是必然的趨勢,相關從業人員要主動促進高校社會化服務發展,全面提升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事業的發展。
[1]汪聰,楊曉晴.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調查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4(11):31-33.
[2]劉雙四.對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思考——以黃山學院圖書館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02):91-94.
[3]曹麗娜,于春宏,李若,楊華.“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若干思考 [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7(17):156-158+161.
[4]王迎瑩.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現狀及發展思考[J].圖書情報論壇,2015,10(0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