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網絡文學作品以IP為核心,通過版權的開發,進行再度創作和解讀,形成了以文字作品、再度創作、廣告投放、宣發、劇目投放多個環節組成的IP產業鏈,被改編成影視劇、游戲、綜藝節目、二次元等形式的作品屢見不鮮。網絡IP劇整體呈現出“大眾化創作、跨業界運營、全版權開發的特點”?;谝曨l平臺資本溢出、文學作品粉絲效應、“互聯網 +”的大趨勢和用戶、IP、平臺商共同構成的平臺生態,這四個方面成功驅動了網絡文學IP的影視開發。伴隨著互聯網多屏時代對于視頻IP的需求和網絡文學IP的改編熱潮,網絡IP劇成為視頻網站的“寵兒”。在網絡IP劇如此大幅增長的前提下,網絡文學IP改編而來的網絡IP劇仍有巨大潛力。
盡管現在網絡IP劇勢頭很猛熱度不減,但從題材到受眾口碑評價各方面有平緩趨勢,且針對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并不多。目前眾多版權方和渠道方正在IP開發的道路上繼續的探索,尋求更加適合的出版運營模式,本文在超媒介敘事的理論框架下,審視國內網絡IP劇出版市場,并以此為基礎探索其出版策略,以期為行業經營和發展提供借鑒。
在超媒介敘事理論中,雖然敘事發生在不同的媒介出版平臺上,但是所有媒介的敘事需要具有連續性,在塑造的環境中用時間順序串聯起整個敘事過程。
敘事的內容被呈現在多種媒介載體中,能夠更多的覆蓋多元化的受眾群體,各個媒介載體分別發揮自己的優勢,對敘事的過程互為補充。受眾對于信息的接收具有一定的渴求,并且具有多元化的信息接收途徑且可能不在媒介之間互相轉化,產生泛在式體驗。
超媒介敘事相較于傳統敘事策略屬于媒介融合的文化轉型,而受眾廣泛的參與其中也為文化轉型提供了基石。優質的網絡IP劇能夠吸引忠誠度較高的粉絲,粉絲利用不同媒介傳遞的碎片化信息來探索故事發展的完整脈絡,并介意不向其他受眾傳播,完成對敘事本身的二次創作。是基于社會化媒介的傳播方式轉變,受眾的積極參與對于網絡IP劇出版物的生產和傳播意義重大。
作為超媒介敘事體系的根本,優質的內容資源是網絡IP劇跨媒介出版的基礎。面向互聯網原住民和互聯網移民群體的市場一直是視頻網站的核心力量。在這個范圍中,產生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超級IP。例如:騰訊視頻的《鬼吹燈》系列。
隨著網絡IP劇市場逐漸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深入,六大視頻網站也是更加注重打造精品系列內容,在投資和制作方面規避了傳統電視劇制作中的大規模投入,改走精細化路線,紛紛創造收視新高;并持續通過原創、合作、并購的方式,充分掌握豐富的原創作品資源,打造出優質的精細化的資源庫。在敘事的連續性和體驗的泛在性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探索。
2017年六大視頻播放平臺的出版規模以及內容創作規模呈現較好趨勢,達到135部,與傳統影視作品全部制作較為精良相比,網絡IP劇效果參差,但其中不乏有創造了現象級播放量的《鬼吹燈》系列等優質作品。這些現象級的作品在虛擬環境和塑造的現實環境之間實現了良好的交互。受眾參與度明顯不足,在一部網絡IP劇出版運營之后,在視頻網站平臺上幾乎只能通過評論和彈幕進行交互式互動,即使線下推出了相應的衍生品,但是衍生品的類別仍以劇中明星裝飾品為主,浮于表層。
優質原創IP是影視產業的核心內容,打造優質IP的關鍵在于文化創意,文化創意的來源是網絡文學IP的創作源泉。利用想象力和故事力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再創作。深耕傳統文化,用泛娛樂的形式打造IP,增強用戶參與的廣泛性,打造優質IP。
動漫游戲改編、影視改編是IP 開發和運營的關鍵階段,衍生品、品牌授權是IP 持續運營階段,每個階段都是網絡IP劇生命成長的延伸。尤其是更加直觀的影視IP作品網絡IP劇的二次銷售價值,文具、餐具、唱片、游戲、服裝等商品,伴隨著商品的流通,每一次消費都為網絡IP劇做一次品牌傳播,有助于網絡IP劇輻射更多的受眾,可以實現IP利益最大化。
對此,應加強受眾參與程度,尤其是原著粉對于網絡IP劇的發展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從內而外的有著發言的欲望,想要參與到創作之中,但是目前各大平臺的IP和粉絲互動的程度有所不同,基本也只有通過彈幕和評論的方式進行資源的交互,并沒有將此深入展開。
本文從超媒介敘事理論的三個重要維度來看,網絡IP劇在敘事的連續性和體驗的泛在性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探索,而在受眾參與的廣泛性上還存在不足。目前,國內的網絡IP劇市場已經有深入發展的勢頭,并沒有本土化的運營模式,對此,提出三點思考:第一,聚焦傳統文化:創造優質IP;第二,影視相關衍生:延長IP生命;第三,加強受眾參與程度:IP資源交互。
[1]秦楓,周榮庭.網絡文學 IP 運營與影視產業發展[J].科技與出版,2017(03).
[2]劉荃,韓晶.超媒介影視敘事的概念厘定與特征研究.現代傳播,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