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著對新聞信息進行采集、整理和傳播等多項職責的新聞編輯記者,其素質往往會給新聞服務以及產品的質量帶來直接影響,基于此,新媒體環境下,提高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就顯得很有必要。通過研究能夠發現,目前,新聞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保持開放,提高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能夠加快新聞行業與社會發展方向的契合度,充分發揮新聞機構具有的作用。
良好的政治素質,是保證新聞編輯記者成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的前提。由于新聞信息普遍對受眾群體的影響較為明顯,新聞機構也就可以在某種角度上被視為政府的喉舌機構,只有保證新聞編輯記者無論是政治素養還是政治敏感度,都能夠達到新媒體環境下行業的有關要求,才能夠充分發揮新聞報道在引導社會輿論方面的作用,社會動蕩自然會得到有效避免。另外,良好的政治素質是管理、約束新聞編輯記者行為的關鍵,換句話說,提高政治素質,能夠避免新聞編輯記者的個人行為,給人民、國家利益帶來損害,在攝取相關信息的過程中,嚴格遵守“真實”“準確”等原則,盡量提高新聞信息具有的真實度[1]。當然,通過研究還能夠發現,政治素質的提高,能夠加強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的使命感,保證在開展日常工作時,“為人民服務”這一理念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充分發揮自身具有的溝通紐帶作用,通過及時、準確報道政府政策以及方針的方式,促進人民和政府間的相互理解。
作為新聞編輯記者,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突發事件的幾率均高于普通人,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駕馭事件現場的能力是其所必須的,想要達到這一要求,新聞編輯記者應有針對性地培養并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保證何時何地,自己都能夠呈現出符合職業需求的心理狀態,并將生活情感和工作情緒相分離,在開展新聞采訪或是新聞編輯等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向受眾群體展現出最佳的個人狀態,避免由于其他情緒的產生,導致工作情感出現變化。因此,新聞編輯記者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與心理學相關的書籍進行研究,身處工作崗位時,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快速調整個人情緒,并引導他人情感方面的變化,保證在突發事件的現場,仍舊能夠保持沉著的形態和敏銳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快速、高效地處理突發事件,避免由此而引發不利影響的進一步擴大。
編輯新聞信息的過程,并非人們傳統觀念中所認為的“敘述新聞事件內容”,而是以自身對該新聞事件的理解和了解為前提,通過組織語言的方式,針對新聞內容展開講述以及報道,并且需要保證所講述、報道的內容,具備應有的真實性。由此可以看出,作為新聞編輯記者,如果想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與價值,關鍵是具備靈活并且深邃的知識沉淀,這同樣也是幫助新聞編輯記者塑造個人魅力的前提。通過上文的分析能夠看出,新聞編輯記者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與知識沉淀,才能透徹并且高效地理解需要編輯的新聞事件,也才能確定需要通過該新聞事件向受眾群體進行傳達的信息,所編輯新聞的質量自然能夠得到保障[2]。除此之外,新媒體環境對新聞編輯記者提出的素質要求,還包括對自身文學儲備加以運用,豐富并完善新聞信息內容,保證希望借由該新聞所傳達的信息,能夠以更加系統并且清晰的方式,在受眾群體面前得以展現,新聞內容及信息具有的影響力,自然也會因此而得到更加廣泛地發揮。
無論身處何種崗位,職業道德素質都是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新聞編輯記者也不例外,新媒體的興起,從側面突出了職業道德素質對新聞行業的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新媒體環境下,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大量信息存在,這些信息雖然使人們對信息具有的多樣化需求得到了滿足,卻也導致其價值取向受到影響。基于此,新聞編輯記者的工作性質和內容,決定其有義務并且有責任,保證所報道新聞信息具備應有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只有這樣才能引導社會風尚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在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方面,同樣具有無法被替代的重要作用,擁有正確價值觀的新聞編輯記者,往往能夠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保證所報道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并且對新聞行業良好形象加以維護。
綜上所述,新聞機構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在國家政策法規以及戰略方針等方面,肩負著傳播和傳遞的功能,與此同時,新聞機構還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速度的關鍵,作為新聞編輯記者,具有良好的政治、心理、文化和職業道德素質,對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行業的發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新聞機構應當對人才戰略的制定引起重視,保證新聞編輯記者能夠滿足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行業提出的各項要求,使“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落到實處。
[1]包小川.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3):122-123.
[2]舒虹雁.新媒體發展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素質的要求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0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