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是指對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主要是指將不同的媒體形態進行融合,從而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媒體形式,如博客新聞、電子雜志等。隨著這些新媒體的到來,對傳統電視行業帶來巨大沖擊。電視編導相當于電視節目的創作主導,在電視節目創作過程中,除了承擔整個電視節目所有環節溝通、協調以及籌劃工作,還承擔著電視節目執行的重要任務,因此,電視編導想要應對媒體融合帶來的巨大挑戰,就需要對自己創作技巧進行不斷豐富,從而為推動電視媒體行業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電視編導是電視節目的主要核心,其負責整體節目的創作,所以電視編導對于電視節目非常重要。電視編導主要通過對一些具有項目意義題材進行選取、策劃最終制定節目大綱,然后與電視臺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編輯、后期制作以及節目把關等工序,最后便可以對電視節目進行宣傳、播放??v觀電視編導的歷史,發現,電視編導并不是一開始便存在的傳統職業。隨著電視節目的不斷發展,專題類的節目逐漸從新聞類節目分離出來,逐步形成一種獨有的編導形式,而隨著電視節目發展越來越快,電視節目工作越來越多,使得編導的工作越來越清晰,于是誕生了電視編導的職業。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電視編導的工作主要包括兩方面創作,其一是作品原創;其二是作品電視化,也因此,電視編導會參與到電視節目制作的所有環節。所以我們只有對電視編導的工作進行充分了解,才能了解到,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導如何進行創作,才能讓電視節目在多媒體中脫穎而出。
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編導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夠保證電視節目受到觀眾歡迎:1)開闊的視野。媒體融合時代下,人們的娛樂措施也逐漸從電視節目轉移到其他媒體當中,這是由于其他媒體中存在的節目與電視節目相比多了一些趣味性,如果想要保證電視節目依然受到觀眾歡迎,電視編導就需要在思想以及視野方面融入創新意識,要存在長遠眼光,能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找到觀眾真正喜歡的因素,將其加入到電視節目中,從而滿足觀眾的心理要求;2)豐富知識結構。電視編導在電視節目創作過程中,不僅需要掌握電視節目制作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對一些其他的知識進行豐富、了解,從而達到電視節目思想嚴謹,富有內涵,讓觀眾在趣味中潛意識接受到新知識為目的;3)豐富創作技巧。在電視節目創作過程中,編導不僅需要掌握電視節目創作技巧,還需要根據電視節目觀眾需求,創作一些能夠得到觀眾認可的節目。由于媒體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層面,我國觀眾對于電視節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電視編導在創造過程中需要引入一些其他媒體成功的技巧,從而達到提升電視節目質量、吸引觀眾觀看的目的。例如,逐漸形成的網絡文化也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如“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這類的網絡語言也逐漸改變了人們語言表達風格,如果節目中能夠添加一些網絡語言成分,也會為電視節目增加一絲趣味性。
媒體融合對電視節目帶來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但是作為傳統媒體,需要進行一些創新舉措,才能夠在眾多媒體中留下自己一席之地。
由于電視節目的受眾是廣大公眾,因此,廣大公眾對于電視節目的評判對于一個節目非常重要,所以電視編導需要根據公眾需求選定一個合適的電視節目。觀眾觀看節目的時候會存在一定選擇,一部分人會選擇與個人愛好相關節目:如一些人喜歡看足球比賽;一些人喜歡看籃球比賽;而絕大多數人只是想要消磨時間,主要抱著娛樂的目的為主,需要節目符合自己內心認知以及心理需求,從而達到一種情感宣泄的目的,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放松。所以編導在創作節目過程中需要了解觀眾的審美界限[1]。
例如:2013年起在浙江衛視首播的《中國好聲音》,其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這個節目能夠找到中國會唱歌的人,更多在于它的節目形態以及節目流程制作方面的創新。它突破了傳統的節目形態,采取全新的節目形式:評委不再是從簡單意義上對學員進行點評,而是從點評位置提升到學員導師;而學員的歌聲也不再是單純接受四位評委的綜合評價,而是只要四位導師中一人轉身,學員便能夠晉級,加入導師隊伍。在節目運行環節,導師爭搶學員也是《中國好聲音》節目的亮點環節,為了將實力強勁的學員拉入自己麾下,四位導師明爭暗奪,也讓觀眾看到明星與所有人相同的一面,這也是節目一經播出,便受到全國觀眾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一個好的節目對于選材非常重要,除了噱頭足夠吸引人,還需要符合觀眾的胃口。
電視節目不僅在選題上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節目表現風格方面,也需要進行有效創新,這樣便能夠使電視節目在表現方式上更具有一定藝術性、觀賞性以及趣味性,通過這些特點,就能使電視節目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讓觀眾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在保留節目的風格基礎上,還需要對一些細節進行有效處理,讓觀眾感受到電視節目帶來的誠意[2]。
例如:2015年首播于東方衛視的大型時尚文化脫口秀節目《金星秀》,這是一檔由著名舞蹈家金星制作、擔綱主持的脫口秀節目,節目主要對文娛熱點、民生熱點等資訊進行點評的欄目。在節目中,金星延續了在《舞林大會》以及《中國好舞蹈》中犀利、直接的語言風格,無論是“武媚娘剪胸”這一類的娛樂話題還是“準丈母娘逼買房”這一類的社會話題,金星都能夠依照原來的風格金星犀利點評,也正因為這樣直接的性格,使金星的節目備受關注。脫口秀是一種以語言表現形式為主的節目,而《金星秀》是金星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脫口秀表演形式上進行個性化改變,通過邀請其他明星參與一些話題的討論,來達到完成節目的目的。
現如今,媒體節目相比較于傳統節目來講,更注重于觀眾互動的環節,通過這種方式,電視節目能夠給予傳播者以及觀眾之間一個親密接觸的機會。這樣一來,便能夠通過讓觀眾參與節目活動,讓觀眾成為被動接受節目信息轉變為主動接受節目信息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觀眾有一種參與感在,節目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觀眾對節目產生一定的歸屬感,從而達到宣傳節目的目的。所以編導在創作電視節目過程中,需要通過一些網絡媒體與觀眾互動的方式,來加寬電視節目與觀眾交流的途徑,比如可以選擇在線電話、網絡直播或者微博投票等方式與觀眾進行溝通[3]。
例如:《超級女聲》,一個憑借“想唱就唱”理念打造的原生態偶像,打出“大眾票選淘汰”等方式吸引觀眾眼球的真人秀節目,在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上做到了極致。此外節目主持人通過在一旁煽風點火,反復提醒觀眾通過0.1元的短信便能夠支持你最喜歡的選手,通過這種方式輕輕松松將觀眾短信投票形式推送到最高點。這種方式能夠讓觀眾掌握選手的“生殺大權”來決定選手的去留,不僅滿足觀眾表達自我的心理需求,還存在一種參與感,能夠隨著選手的去和留體驗完整的情緒波動。
綜上所述,當前是所有媒體前所未有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對于電視編導來講,不僅是困難,也是機遇。經過本文分析可知,在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導需要對電視節目的發展存在開闊的視野,而是對于自身知識結構以及創作技巧需要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在創作技巧方面,首先需要了解觀眾的審美界限,其次需要完美詮釋節目風格,最后需要提升觀眾參與度,從而達到為觀眾提供更好電視節目作品的目的。
[1]李和平.試論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2):209.
[2]王怡然.媒體融合背景下的電視編導創作技巧[J].藝術科技,2014,27(12):67.
[3]王小平,裘龍.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