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鵬
(福建八閩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福建 漳州 363000)
目前,市政路橋工程的施工環境越來越復雜,很多市政路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缺陷,地基是市政路橋基礎以及上部結構能否穩定的關鍵,如果根基不穩,那么上面的市政路橋則會存在著重大的安全隱患,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地基的穩定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通過采取相應措施做好基礎加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上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度,保證市政路橋地基的穩定性,進而有效降低軟土壓縮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帶來的施工安全問題。
市政路橋工程軟土地基主要具備以下特點:觸變性、壓縮性高、滲水性低、不均勻性、較快的沉降速度等。軟土地基以飽和黏土為主,不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含水量十分大,當收到外界因素影響后極易產生變形,必須要進行加固處理。在軟土地基處理中,一定要結合市政路橋工程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相應的技術措施,將軟土地基處理工作做好,以保證市政路橋工程的質量標準。
水泥攪拌法是施工過程中最常用的技術手段之一。它主要是將水泥和石灰混合,然后與地基的土層混合攪拌,使軟土地基的深層土得到固化和處理,進而地基得到加固。水泥攪拌法在施工階段無需投入巨大的資金,經濟效益良好,能有效地防止軟土地基的沉降問題,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力。但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在攪拌工作前要對軟土地基進行準確的現場調查,保證該方法對軟土地基處理的安全到位。當完成攪拌工作后,必須進行再次檢查,如果發現達不到要求的效果,還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此外,在采用水泥攪拌法的過程中,應準確計算水泥攪拌樁處理的軟土地基,高強度軟土地基效果不佳。在水泥攪拌樁的使用過程中,應將軟土組織中的碎石處理掉。如果不能處理,那么水泥攪拌樁達不到較強的可操作性,應采用其他方法代替。
真空預壓法的工作機理是采用砂墊層填充軟土地基,真空預壓法中對于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更換材料必須用與軟粘土地基達到一定符合度的材料。如果換填材料用完,可根據軟土地基的要求添加其他材料,以保證材料的穩定性。為了提高換填材料的穩定性,合理使用砂墊層是極為重要的。使用砂墊層過程中需要保證該市政路橋區域砂墊層厚度基本相同。砂墊層在施工過程中是一種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的方法。砂墊層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任何工具,只需要材料的供應。砂墊層主要適用以下方面:①施工現場具有豐富的砂礫材料。②軟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可造性。③在軟土地基土層不存在太多的水分。通常來說,砂墊層會通過借助推土機和其他工具的幫助,為了確保換填材料的厚度是一致的。
石灰攪拌樁在改善軟土地基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石灰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軟土地基過量的水會被石灰攪拌樁有效吸收,石灰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軟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軟土地基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得到改善。石灰攪拌樁在使用過程中與水泥攪拌樁相似,石灰攪拌樁的具體位置也需要事先調研確定。此外,石灰取樣還應注意石灰規格,確定石灰攪拌樁的效果。在使用此法之前,應計算石灰的比例大小。市政路橋工程軟土地基處理中應注意以下問題:市政路橋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軟土地基存在的問題。然而,在對軟土地基的施工中仍需注意一些問題。首先,水泥和石灰攪拌樁應該能夠保證正常排水,因此有必要檢查排水板,首先檢查排水板是否損壞,是否放置在正確位置。最后,對施工中需要考察的范圍進行定期考察、檢查,相關安全人員還需要定期檢查施工現場,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軟土地基的主要組成成分為淤泥及粘土顆粒,同時還含有為數不多的有機物質,這就決定了軟土地基不僅含水量相對較高,而且土壤顆粒內部及之間的間隙也比較大。因此,軟土地基的市政路橋在使用過程中,會因為地質變化以及外力作用而出現土壤強度和穩定性降低的現象,嚴重的市政路橋甚至會流動。
沖擊碾壓技術的工作原理為用大功率牽引機帶動大噸位的壓實輪在路面上進行連續不斷的滾動,利用及其自身的壓實輪以及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沖擊慣性來破碎和壓實路面。在機器行駛的過程中,壓實輪所產生的沖擊能不僅能夠擊碎表面軟土,而且還能夠將土壤碎塊重新壓入地基,同時壓實輪周期性拍打地面所產生的有規律的沖擊振動還能夠重新對土壤顆粒進行排列,從而達到壓密壓實地基土層的目的。
本文以某市政路橋為例來說明沖擊碾壓技術在軟土路基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該道路路基寬 32.0~45.5 m,該道路沿用雙向六車道的設計,行車速度80Km/h。該道路某些路段為軟粘土,淤泥土,承載力較低。
根據該道路所處的自然環境,所以須在施工前對工地進行相應處理,清除地表雜物,順利排出地下水,減少土壤含水量,進而降低水分凍脹等問題對工程造成的影響。該路段的處理方案包括以下幾點:
①鋪設防水土工布。
②采用填石法處理路基中出現的水草地,淺坑,沼澤等地段,根據淤泥的量來確定填石厚度。
③鋪設防水土工布前,對已填筑路基進行沖擊,對路基進行增強補壓、減少路基后期出現沉降。
④在填石層上鋪筑透水性良好的砂礫等材料,并鋪下反壓護坡道。
從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科學理論,確定該工程所采用的壓路機為三邊形雙輪沖擊壓路機,牽引車采用400馬力。壓路機的工作速度應該在10到20km/h的范圍內,還要保證沖擊輪每圈壓實六分之一的運行軌跡。沖擊輪寬0.9m,輪距1.2m,每次碾壓重疊范圍為 0.2m,兩次錯輪碾壓即可將輪間距完全覆蓋。這樣就確定施工時需縱向沖擊 6次,橫向沖擊兩次,即可保證路基能收到均勻的沖擊壓力,進而統一路基的強度提高幅度,避免漏沖,過沖等意外情況的出現,提高工程質量。
①把壓路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最后的施工效果。
②及時觀測沖擊碾壓的效果,在碾壓完成后對路基的沉降數據進行及時準確的觀測,一般選取的是沖擊碾壓5,10,20遍后的路基作為測量對象,待沉降量小于總量的15%時,即可停止沖擊碾壓。
③路表含水量也需要精確測量,偏高需要進行晾曬,偏低則需要灑水,確保進行沖擊時路面處于最佳含水狀態,以保證施工效果。
①注意施工的安全距離。
②施工過程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碾壓前清除地表雜物,對坑洼路面需要進行填補,并在規定碾壓遍數的基礎上再增加碾壓次數;對起伏路面則需要借助平地機進行平整。
③對需要施工但是卻在施工安全范圍意外的路段需要挖隔震溝,沖擊碾壓時還需要降低機器的行駛速度,同時反復沖壓;對構造物的處理應該在地基沖擊碾壓完成后再進行。
④注意施工時間,減少對周圍居民造成的影響。
地基處理占據了市政路橋施工環節的主要部分,其基礎施工質量決定了后續施工技術的實施效果,是確保市政路橋安全施工的基本保證。因此,在基礎施工準備工作前,要詳細調查現場的地質條件和施工環境,結合具體情況對地基處理技術進行有效的選擇操作,從而促進基礎工程的密實度和耐久性,將有助于提高地基的承載力,以保證市政路橋工程的質量安全。由于施工隊伍的建設也要有責任感和強烈的安全意識,保證完工的基礎上,確保達到質量標準要求,保證人的生命安全。今后,隨著市政路橋工程研究對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越來越深入,建設項目將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