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索里
(四川國誠檢測有限公司, 四川 雅安 625000)
PPP模式與傳統的融資模式相比較,其有著自身的優勢,傳統的融資模式中,項目的審批由政府進行,項目的工程造價由項目的法人控制,而PPP模式與這種傳統融資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別,而且在項目的設計、管理以及施工過程當中也有著顯著的區別,PPP模式更科學、更先進、更有效。因此,在PPP模式下,工程造價管理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認真細致地分析存在的具體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管理。
PPP模式是政府部門與社會資本方通過協議在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或者提供公共服務的長期的合作關系。人們一直以來都對于PPP模式有一種誤解,認為PPP模式的本質就是政府進行采購,而由社會資本方進行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政府方面不需要對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進行控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證明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在運用PPP模式下,政府方面仍然有控制工程造價的必要性。利用社會資本方的專業的知識以及大量的經驗作為基本出發點推廣PPP模式從而提升基礎項目建設以及公共產品供給的效率。因此,在PPP模式下,工程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要以社會資本方為主,以政府方面為輔助,從而充分利用和發揮社會資本方的專業知識以及經驗。以社會資本方為主導進行工程造價控制,其前提條件就是政府要選擇最合適的社會資本方,在實現這個前提條件之下,還要制定出科學的并且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以及合同管理體系,從而保障各個利益相關方之間通力合作、相互制約以及相互監督的效果,從而提升社會資本方進行工程造價管理控制工作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由于在PPP模式下存在著諸多的利益相關方,各個利益相關方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因此,在進行工程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控制過程中必須要理清各個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系,確定工程造價管理控制的主體以及制定工作流程,從而形成各個利益相關方之間能夠有效合作并且能夠相互制約的局面,從而有利于工程項目造價管理控制工作的開展。政府方面在進行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控制工作時,要堅持以下兩個原則進行:①規避社會資本方的項目投資人以及造價控制監督者的雙重身份對于政府工作的影響;②制定的相關工作流程必須保證能夠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而不是阻礙項目的開展。
政府出資方代表雖然在PPP項目公司中有股份,也是建設單位的一部分,但是社會資本方在PPP項目公司中是控股的一方,對于建設單位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控制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鑒于這種局面,應該將政府對于PPP項目的造價控制的監督管理與建設單位對于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控制區別開來對待,要做到政府方面對于PPP項目的造價監督管理工作不會覆蓋、替代以及阻礙工程建設單位對于工程項目造價管理控制的工作,而且建設單位需要依照項目的需求以及公司的相關規定進行PPP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控制工作。
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之前,要勘察好施工現場的實際具體的情況,而后根據工程項目的設計方案以及勘察到的施工現場的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施工方案,將項目在施工建設過程當中所需要的技術以及資金運轉情況進行匯總融合。工程項目的設計階段是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因此,對于這一階段的工程造價要進行嚴格地控制。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有相當一部分建設單位沒有給予項目設計足夠的重視,忽視了設計階段對于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導致在項目造價的編制預算過程中,并未能對項目的造價做到動態管理,只將重點放在了創新項目的設計方案以及工程質量的控制上,從而導致施工與設計出現了沖突。
在傳統的模式當中,工程造價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導致項目在施工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對于這些可能出現的外在影響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就會導致項目的建設與設計方案不符合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運用PPP模式就可能出現政府資金、資源等配置不合理的情況發生,其中由于市場融資的變化,對項目的建設影響最大。
由于項目的設計階段對于項目的造價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要對于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相關文件進行嚴格的審查,著重優化設計方案,并將設計的造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根據投資額度進行方案設計。
工程項目會因為設計方案的調整以及設計方案存在缺陷等無法控制的風險造成建設成本的大大增加,對與工程造價管理控制工作帶來巨大的難題,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控制風險,降低因為風險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的問題,就要求要對施工現場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監督,并且對于設計方案進行嚴格審核,盡量減少質量上出現的風險以及防止設計方案的調整。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索賠的方式減小因為風險造成的損失。這就要求在簽訂合同時要明確雙方的權責,如果發生因為甲方的緣故而要進行設計方案的變更等問題,乙方就應該根據簽訂的合同向甲方索賠經濟損失。還可以購買相應的商業保險承擔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PPP項目立項前后社會資本方會介入,而此時的工程造價形態處于投資估算,而政府以采購社會資本以及PPP合同作為政府經費支出的依據,而企業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謊報項目所需經費,使得PPP項目前期造價過高,而且政府缺乏有力的監管機制,使得政府支出了超額的資金,損害了國家利益。因此,應加強PPP項目前期監管,制定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決策程序保證物有所值,對于前期申報的項目資金,需要進行層層把關,篩選出物有所值的項目,制定項目管理評價體系,并對成本效益進行分析,對招標、合同績效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評價和把控,保證前期資金申報的合理性,減少政府資金的浪費。
在進行項目施工過程當中,造價管理的工作內容繁多,比如項目的合同、財務、融資以及資金流向等,都需要造價管理進行控制。由于在項目的施工建設過程中,進行成本控制的難度較大,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因此,施工單位對于施工過程當中的造價管理控制要綜合多方面進行控制,例如人工成本、施工進度、施工設備以及建筑材料成本等方面,從而保障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并且節約建設成本。而且在施工過程當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執行,保障施工質量,避免因為返工而造成經濟損失。
在工程造價管理控制中,應用PPP模式能夠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升工程造價的有效性。但是PPP模式是一種制度較為復雜的體系,現階段PPP模式的發展還不夠成熟,模式也不夠完善,需要在以后的工程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