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是海洋中的主要捕食者。近年來由于人類大量獵殺,多種鯊魚瀕臨滅絕。一項新研究發現,鯊魚數量減少會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重大影響,其他魚類的形態會發生明顯改變,如眼睛變小。
此前研究發現,海洋中的許多小魚都有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鰭,幫助它們及時發現并快速躲避鯊魚。但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發現,鯊魚數量明顯減少后,小魚的眼睛及尾鰭也隨之變小。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海洋生態進展系列》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對澳大利亞西北海域羅利沙洲和斯科特礁2個珊瑚礁系統中7種不同的魚類進行了對比分析。這2個珊瑚礁有著相似的自然環境,但有所不同的是,羅利沙洲禁止捕魚,鯊魚數量較穩定,而斯科特礁允許對鯊魚進行商業捕撈,且已經持續了100多年。
研究人員分別在2個珊瑚礁海域進行了采樣捕撈,并測量出了所捕撈魚的體長、體寬及眼部和尾鰭大小。結果發現,和羅利沙洲的魚類相比,斯科特礁同種魚類的眼睛尺寸小46%,尾鰭尺寸小40%。
研究人員解釋說,眼睛尺寸對于魚類察覺鯊魚等捕食者非常重要,尤其在海下鯊魚出沒捕食的低光環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鰭則可以保證魚類突然加速,逃離鯊魚的追捕。而這次的研究發現,人類捕撈鯊魚使其數量減少已經顯著地改變了其他魚類的身體部位尺寸。
摘自《中國科學報》2018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