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曉
(蘇州中材建設有限公司, 江蘇 蘇州 215000)
在水泥廠生產線中,一般情況下都會采用多層混凝土框架窯尾結構,然而隨著我國水泥產業生產工藝不斷進步,水泥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對窯尾框架的需求也逐漸增高,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早已無法滿足大型水泥生產線的基本需求,因此越來越多的水泥廠采用窯尾鋼結構。
水泥廠的窯尾鋼框架主體的結構如下:鋼框架底部的兩層為混凝土結構,上方的六層采用鋼管混凝土柱外加鋼管組成的支撐結構。窯尾鋼框架的立柱、斜支撐通常采用圓柱管,框架主要橫梁多采用焊接H型鋼的結構形式。在塔架鏈接方面,窯尾鋼結構多采用螺栓和焊接相結合的連接方法,鋼框架主梁結構,主要都采用穩定性較強的高強螺栓作為鏈接方式,并且會在關鍵受力部位進行焊接加固作業,例如梁與柱的連接點、柱與柱的連接點等等。鋼框架次要結構方面,平臺板、梯子、欄桿以及操作平臺,均采用焊接進行連接,整個框架的鋼結構重量大約在1200噸左右(5000噸的熟料生產線)。
窯尾系統工程方面,以印尼GM集團10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的窯尾框架為例。該生產線窯尾鋼框架組成接夠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標高 10.28m以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組成,此標高以上采用鋼結構。該塔架頂層標高108.28m,一共六層,框架外型尺寸為22m×33.4m,主要組成構件為鋼梁;鋼立柱;斜支撐;梁面鋪板;操作平臺、欄桿等。6層鋼結構總重量超過2200t,其中鋼框架主體為1500t,附屬鋼結構重量為700t。
該框架中的預熱器分解爐,主要由分解爐、5級旋風筒、喂料室、多級下料管道及上升管道等組成,預熱器方采用雙系列進風管、5級預熱旋風同,分布方式為由上至下 4-2-2-2-2方式,分解爐直徑為 7800mm;物料在預熱器內部下降的過程中與上升的氣流進行熱交換,完成預分解。該系統預熱器重量超過1100t,該框架預熱器耐火磚用量為880t,澆筑料用量為2000t,硅酸鈣板270t,總重量超過3150t;筑爐所用錨固件為15萬個[1]。
塔吊的選擇方面,在選擇前先確定設備的單件最大重量,為工程選擇適宜塔吊。針對重量、尺寸較大的設備,需要將設備重量與塔吊最大吊裝能力同時考慮,并進行合理的部件分割作業,在分割期間,要在盡量減少吊裝單體數量同時,保證設備吊裝能力,以印尼萬噸線的實際情況為例,由于整體工作量很大,單件重量也較大,所以此框架我們投用了由川建生產的2臺塔吊,型號為C7052和C7022,最大起重能力分別為25噸和16噸,有效的滿足了現場的需求,并很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整個框架本體的(含預熱器)施工耗時120天。
3.2.1 鋼立柱吊裝前夕,需落實周邊圍護的設置,即采取鋼柱拉設鋼絲繩措施,用于施工作業相關人員系掛安全帶,保障安全作業。吊裝立柱期間,需將吊耳焊接在立柱管的內壁,確保吊裝期間柱子始終保持直立狀態,吊裝作業前,需將支撐調節桿(兩端帶絲扣,直徑為108mm,長度15m左右的無縫鋼管,用于調整立柱的垂直度)安裝于柱子上,避免立柱就位后再去安裝的麻煩。
3.2.2 吊裝鋼梁前,將直徑小于12mm鋼絲繩張拉在鋼柱的柱頭,做為作業人員安全帶的掛點以及在鋼梁行走時的臨時扶手;利用兩個卡扣固定好鋼絲繩繩頭。在張拉鋼絲繩期間,需要確保每條軸線柱頭之間都存在鋼絲繩連接,同時要將鋼絲繩固定于柱子側面,便于作業人員行走。
3.2.3 附屬鋼結構吊裝、安裝
先進行框架平臺板的鋪設作業,隨后進行防護欄的安裝作業。同時,在該層設備安裝之前,要提前完成樓梯、欄桿扶手以及設備平臺的施工,確保人員上下及施工的安全,所有欄桿的踢腳板也要同時安裝,確保下方作業人員的安全[2]。
窯尾吊裝、安裝施工全部為高空作業且交叉作業很多。設備的吊裝、施工,需要采取從下到上的施工順序,并且貫穿于框架安裝的整個過程之中。首先,進行設備編號清點、以塔吊起重能力為依據先于地面進行設備組裝,對尺寸相同材質不同的部件,需要明確特殊材質標記,按總圖的要求明確其具體位置,每個樓層內開展設備吊裝、安裝都需要遵循由下到上、從里到外,由大到小的順序原則。
腳手架屬于設備內耐火材料施工的范疇。在預熱器內開展筑爐施工期間,需將滿堂腳手架搭設在筒內。筑爐施工期間,嚴格遵循框架結構層的高度,由上到下進行施工,腳手架平臺的整個荷載,需要確保支撐在每層倉底座的支撐管孔上,杜絕讓筒壁直接承受施工荷載。搭設腳手架期間,必須由專業架子施工人員進行作業,確保腳手架在滿足施工人作業要求同時具備安全性、可靠性,作業面需滿鋪木板,當人員在腳手架上作業期間,必須遵循高處作業安全規范。
在窯尾系統中,耐火材料吊裝量非常大,通常都會超過3150t,因此吊裝期間需要嚴格遵循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材料務必裝于吊籠內開展吊裝作業。在吊裝硅酸鈣板期間,需要注意其易損、脆性特點,必須小心輕放,人員接料期間必須穿戴安全措施,同時作業期間必須用專門工具,如將吊籠向平臺靠近期間,不得徒手拉拽。
在開展耐火材料施工期間,施工順序遵循硅鈣板、耐火磚、澆注料順序,施工前必須檢查錨固件的牢固程度、齊全程度、發現缺陷、不結實現象必須補焊。硅鈣板纖維對人體皮膚有刺激性,因此對其進行切割作業時,要求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筑爐作業階段,要求艙內使用36V安全電壓照明,焊接作業前嚴格檢查電源線,人員配置絕緣保護,作業期間采用風機確保筒內空氣流通,澆筑期間,錨固件需要進行瀝青層涂刷,對預熱器彎管、捅料孔以及風管的拐彎部位必須使用耐火澆筑材料。施工垃圾要每天下班前清理至地面,保證工作面、通道的暢通及施工安全[3]。各級旋風筒施工時,下部錐體孔洞必須用鋼板封堵,防止高空墜物。
結語:窯尾框架的施工,存在高空作業多,立體交叉作業嚴重,施工作業面窄小、工種交錯嚴重、施工工期長,起重作業要求高、安全隱患較多等的特點,因此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合理組織,周密計劃、精細施工,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才能確保施工的順利完成。文章在介紹水泥廠窯尾框架的組成及工程內容的同時,詳細闡述了窯尾框架施工過程中的鋼立柱、鋼梁以及附屬鋼結構的吊裝安裝,設備內耐火材料的吊裝施工,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措施等,明確了施工順序、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供水泥行業借鑒參考,希望能為我國水泥產業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1]蒲學文. 水泥廠窯尾鋼框架及設備吊裝和安裝施工方法研究[J]. 科技風,2017(10):183-183.
[2]于志鵬, 閆克寧. 6000t/d水泥生產線窯尾鋼結構框架安裝防護措施介紹[J].水泥工程, 2017, 30(2):75-77.
[3]王慶江. 水泥廠窯尾鋼框架結構地震響應分析及優化[J]. 水泥技術,2016(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