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松
(四川恒盛路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在國內,維護瀝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一直都是重點開展的工作,而在維護的過程中,利用再生利用技術,意義重大。從實質來講,再生利用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避免耗資量大的問題,還可縮短改造路面的時長,使公路抗壓能力有效提升,使其使用壽命得以延長。
在中國,廣范圍運用的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瀝青路面兩種形式。瀝青路面有較好的柔性,而且有極強不均勻沉降適應性,可減少噪音,提高行車舒適感。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起瀝青路面,有較大的強度、較強的抗壓能力,并且荷載能力以及穩定性都較好,更重要的是可便于施工和取材,然而其有一大缺點,即難以修復。當前在高級公路建設以及干線公路建設中都會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瀝青路面。
在開展處理以及維護水泥混凝土這一形式的路面時,首先需要破碎路面,常見的幾種破碎方式包括撞碎式破碎機破碎和長壁挖掘機破碎以及人工破碎,其破碎技術一般采用錘頭碎石化技術、小型機械破碎技術以及沖擊壓實技術。完成破碎的工作時,需進行壓實,當作新路底層或新路面。同時要確保破碎之后的路面有均勻的強度,可科學地鑲嵌結構,這樣才可使強度得以保障。一旦路面損壞遭到較為嚴重的損害,修補力度較大,而且沒有足夠條件提供支持時,可對工廠式破碎的再利用技術進行采用。采用這一技術,可讓路面變成小塊,之后再向料場運送實施加工。處理后,再生集料便可形成。實際應用時,需檢測集料吸水率和壓碎值以及級配情況,只有確保合格的性能才可應用。
開展鋪筑的相關工作時,可適當地對乳化瀝青灌入再生料技術進行采用,應用時,需科學地對乳化瀝青分布狀況和灌入深度以及用量進行控制。施工流程如以下:做好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撒布瀝青;撒布集料;展開瀝青碾壓和工程驗收的工作。準備期間,需檢查機械性能,確保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在對瀝青進行撒布時,需控制液體溫度,盡可能低于六十度,并控制好速度,同時進行石料撒布。針對堆積情況需采取人工方式進行處理。此外,要保障均勻撒布集料,不可溢出瀝青,還應將嵌縫料用量調整好[1]。利用碎石化技術時,需使以下要求得以滿足:充分碾壓好后 ,要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破碎率 ,最大的表面尺不應超出寸7.5cm,中間層不超過 22.5cm,底部不超過37.5cm立徑,搭接寬度在5—15cm左右,破碎寬度至少為一個車道。[2]。為了確保是中縫反射裂縫問題徹底消除,要搭接破碎左右水泥混凝土兩幅板面的中縫,控制一千米左右的破碎長度,此外,要對粒徑進行驗證,看其能否使要求得以滿足,結合實際進行調整,還有,要根據破碎狀況對沖壓遍數進行調好真呢過,避免發生破碎不夠以及過度破碎的情況。
2.2.1 就地冷再生技術
在道路改造以及道路維修時可對就地冷再生技術進行采用。首先,充分地對現有舊路的基層或者面層進行利用,而后適當地將部分新骨料和適量粘結劑按比例加入到其中。在自然溫度和環境條件下,就可將銑刨材料和拌合材料以及攤鋪材料以及壓實工作完成。并且在再生施工中可采用粉煤灰和石灰、水泥和乳化瀝青以及泡沫瀝青等粘結劑。受到材料因素和造價因素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中,應用較廣的一種就是泡沫瀝青技術[3]。
對于有著較為穩定的土材料和瀝青基層以及瀝青面層來講,泡沫瀝青技術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如舊有的基層材料以及路面,可按照比例將新石料摻入其中,采用到發泡技術便可改變瀝青狀態,使其粘接于再生骨料粘結在一起,當碾壓成型之后,瀝青全厚式的基層便可形成。泡沫瀝青混凝土所具備的抗車轍性能極佳,若路面交通量較低,可只實行表面處理。若路面有較大的交通流量,可將新瀝青面層鋪入其上。以下即施工工藝:第一,結合路面狀態考慮應不應對外加骨料進行預撒。第二,在銑刨和破碎舊路面時采用再生機。第三,對泡沫瀝青進行噴灑,展開拌合工作。泡沫瀝青由再生機噴灑系統和輸送系統形成,并且可向拌合罩殼內直接噴灑,充分地拌合路面材料。一般來講,粒料泡沫瀝青用量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一旦再生材料自身所含的瀝青較多,可減少泡沫瀝青用量。若是把泡沫瀝青當成粘結劑運用,可將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水泥加入其中,這樣能夠避免出現裂縫,對骨料以及瀝青粘結性也可起到一定改善作用。第四,碾壓。初次碾壓時可對膠輪壓路機進行采用,最后一次碾壓時可對鋼輪壓路機進行采用。此外,需將熱拌瀝青混凝土層加鋪到泡沫瀝青層,這樣可起到抗水的效果。
2.2.2 就地熱再生技術
在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時,可對就地熱再生技術進行采用。其原理是,首先將路面加熱,使其軟化,而后將路面材料刨松,混合瀝青粘合劑,并將新骨料添加于其中,在原先路面上鋪上一層再生料。這一技術可百分之百地對舊料進行應用,在路面表層的三到五厘米較為適用。按照相關要求,可分為三類就地熱再生。第一,復拌型,在中等程度路面破損時應用。需將新瀝青混合料以及再生劑加入到其中,完成修復工作之后可使原有的瀝青路面性能恢復。以下為工序:將舊路面加熱,對其翻松,把新瀝青的混合料和再生劑加入其中,最后完成攤鋪、壓實等相關工作。第二,整形型,若新路面有缺陷可應用到這一技術,無需將新料以及再生劑加入其中。完成修復工作后可對路面性能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以下為工序:加熱舊路面,對其翻松,將新瀝青的混合料和再生劑加入其中,最后完成攤鋪、壓實等相關工作。最后是加鋪型。在較為嚴重破損的路面適用。在翻松舊路材料過后,再將其均勻攪拌便可當作路面結構層,之后對新瀝青混合料進行鋪設,最終采用到壓路機壓實兩層。以下為工序:將舊路面加熱,對其進行翻松,將再生劑加入到其中,拌合再生混合料進行,展開攤鋪工作,再將一層新混合料加鋪其上,實行壓實。
就地熱再生設備集其了加熱瀝青路面、新混合料添加、攤鋪拌和、壓實的初步成型等多種功能。在遭受過破損的路面上,展開一次性的工作,就可將所有的修復任務完成,最后經壓路機壓實之后便可路面通車。
總而言之,維護水泥混凝土和瀝青路面這項工作非常復雜。從實質來講,路面質量會直接影響到交通運輸業,所以展開維護路面工作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使路面抗壓能力提升。因此要加大力度對再生利用技術進行開發,對針對性的技術進行采用,這樣才可使路面質量得以改善,保障正常穩定的交通運輸,從而推動交通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1]孔繁寶.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及專用設備的技術優化[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7,13(5):84-86.
[2]趙之杰,趙美玲,劉紅艷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術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4,42(6):5-8.
[3]肖克雄,聶欣,徐予睢等.Sasobit溫拌劑在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6,32(6):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