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強 中油撫順石化傳媒有限公司技術部
民生新聞節目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節目,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然而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其傳播與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電視臺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創新節目傳播形式與傳播方法,在內容上對其進行優化,使其能夠重新獲得市場,吸引受眾的眼球,進而提高民生類新聞的傳播效率,使其能夠發揮最大的傳播價值。
民生類新聞節目是新聞節目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民生類新聞節目創新過程中,需結合受眾的審美需求,結合不同地區人們的民生現狀,在傳播形式、傳播內容上進行重新定位,為民生類新聞節目賦予一些新的元素。例如,電視臺可在民生新聞節目中融合傳統文化、民族風俗、價值取向等,在節目中體現生活的本真,關心受眾最關注的內容,豐富民生類新聞的素材。與此同時,在民生類新聞節目創新定位過程中,其可以融合一些現代化的元素,結合信息社會的民生特點,在堅持新聞客觀性、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上,反應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品質。在定位上,節目要盡可能滿足差異化的受眾需求[1]。
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無論融媒體環境對其造成了多大的影響,電視臺始終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避免出現內容膚淺、瑣碎的情況,對百姓所關注的話題進行如實的反應,挖掘民生新聞的深度與廣度。在民生事件進行報道的過程中,電視臺需要堅持新聞五要素原則,在對人物、時間、地點、原因、事件等因素進行傳播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深度的挖掘,使其能夠反映出現實社會的本質現象。例如,其可以添加一些背景因素,通過采訪專家分析民生事件產生的宏觀背景因素與微觀因素,并對其未來的發展走向進行探討。在民生新聞傳播中,電視臺可創新系列性新聞的傳播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還原,并對專題類的新聞進行追蹤報道,對其未來的走向進行科學分析。內容為王是民生新聞創新傳播的基本原則,電視臺要深入挖掘民生新聞的深度與廣度,并以基本民生問題為主要素材,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
在融媒體環境下,民生類新聞若想在眾多的節目形式中脫穎而出,吸引大量的粉絲受眾,其必須摒除新聞娛樂化帶來的弊端,堅持娛樂適度原則,樹立品牌效應,創新民生類新聞的品牌形象,促進民生類新聞的科學發展。民生類新聞節目在策劃以及制作過程中,需要對節目進行宣傳,融媒體為民生新聞宣傳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渠道,其可以采取小視頻、宣傳片等方式,以多樣化的方式對節目進行宣傳。在打造民生新聞節目品牌效應的同時,需要重視節目主持人在的品牌形象,電視臺需要重視節目主持人的素質與形象,在宣傳過程中對主持人進行包裝,使其成為民生新聞的形象代言人。另外,在品牌效應中,新聞節目需要拓展新聞的深度以及廣度,在傳播過程中針對某一民生問題,設置民生新聞欄目,在每次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深化,以品牌欄目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受眾。所以,電視臺必須重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品牌影響力,致力于節目品牌的打造,并以版權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
民生新聞節目具有基礎性、價值性,是最貼近群眾的新聞類節目之一。由于自媒體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的繁榮,融媒體時代對其傳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僅采取傳統的傳播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需要。所以,電視臺需在傳播路徑、傳播渠道上進行創新,拓展節目的受眾群體,拓寬節目的影響力。電視臺在制作民生新聞時,可通過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對其進行傳播,擴大新聞的傳播效果,與此同時,電視臺還可以與現代的知名自媒體平臺進行合作,其可以與土豆、愛奇藝、優酷等自媒體平臺進行合作,在自媒體平臺中開創一個新型的欄目,使雙方的粉絲群體進行融合,滿足雙方的利益。電視臺需重視新聞傳播渠道的創新,盡可能迎合融媒體的發展需要,使其能夠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占據一定的市場。
由于民生新聞自身的特征,其在反映民意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但無法真正的解決民生問題,保障人民的基本權益,導致民生新聞傳播的價值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電視臺在民生類新聞節目傳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輿論監督的作用,并利用電視臺輿論引導的功能,在民生類節目中傳遞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輿論引導中堅持不越位、不錯位原則。在民生類節目創新過程中,其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官方媒體網站,在網站、信息系統中與網友進行互動,營造良好的傳播氛圍,為提高節目影響力創造良好的條件。
總而言之,民生類新聞節目是展現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其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披露一些民生問題,為人民謀取更多的福利。在現階段的傳播發展中,其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電視臺需重新對民生新聞節目進行定位,迎合融媒體的發展需要,在節目傳播形式上進行創新,使其能夠具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節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