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蓄東
(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路基路面在日常的施工、養護當中會出現諸多比較常見的病害問題,影響路基路面體現其應用的價值。為此,現必須要對路基路面常見的路基變形與沉陷、路面裂縫、邊坡滑塌等病害進行分析,并且要科學的額制定能夠保證路基路面具有高度穩定性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相關研究成果能夠為我國路基路面施工建設與養護提供可參考的信息與資料。
無損檢測技術一般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病害或者局部損害,但是道路整體情況仍舊比較優良的情況下使用。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無損檢測技術判斷路基路面的病害狀態,避免在檢測當中損壞路面。另外,無損檢測技術亦可以在路面因外界其他因素或者長期負荷而造成大面積損壞時使用,工作人員通過全面分析路基路面的損壞情況,會更加有效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防護措施。
有損檢測技術一般會在路基路面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損害的情況下使用。比較嚴重的損害情況主要包括路基沉陷、路面裂縫等,常規的無損檢測技術與實際的路基路面損害檢測需求已經不能夠相符。為此,工作人員必須要利用有損檢測技術對路基路面具體情況進行檢測,避免造成嚴重的二次損傷情況。與此同時,采用有損檢測技術一能夠保證檢測具有高度的準確性,便于后續制定相應的防護和保障措施。
路基在施工過程中會采用夯實土處理層壓的方式加以處理,但是因施工當中可能存在一定疏忽情況,且路基長期處于超承載負重的狀態,因而會出現一定病害問題。路基路面常見的病害當中,最主要的便為路基變形和路基沉陷[1]。首先,就路基變形而言,主要表現為道路的表面出現了變形和塌陷的現象。產生該種病害的主要原因在于,路基內部的砂石結構出現了過高的水含量,水分的抄表導致道路在鋪設的過程中不能夠達到一定施工操作標準,且道路在投入使用以后比較容易出現表面滲水等情況。其次,就路基沉陷而言,導致該病害產生的原因在于,施工當中路基軟土層中存在嚴重抄表的水含量,使得路基中的砂石結構并不穩定,道路在長期經過車輛的碾壓后自然會出現塌陷的情況。
路面裂縫一般分為兩種情況,即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屬于目前我國道路建設項目當中,路基路面病害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產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在于,道路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使用了質量并未達到預期標準要求的混凝土,為此建成以后的道路在投入使用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路面在溫度變化的狀態下自然就出現了明顯的開裂病害[2]。此時,若采用常規的道路接縫方法進行處理則極有可能發生裂縫銜接不緊密的問題,繼而形成橫向的路面裂縫。其次,縱向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道路建設過程中進行路基填充,選取了質量不能夠達到工程要求的材料,導致路基在建成以后出現了過度吸收水分的情況,繼而發生了膨脹。與此同時,路面的壓力程度不斷增加,最終發生了縱向開裂。
路基路面常見病害當中亦包括了邊坡滑塌,該冰蓋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道路的路基邊坡大多為土質,當土質長期處于雨水沖刷的狀態時,其滲水作用便會家居,此時路基當中的土壤結構便會因水分過多而出現松散的狀態。與此同時,道路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施工疏忽等一會導致邊坡呈現持續下滑的狀態,最終導致路基的直接斷裂或者局部坍塌。邊坡的滑塌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在雨水滲透量較大的地區以及積水沖刷的地區,該部分路段的道路均不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并且會嚴重影響行駛安全,為此必須要予以高度關注。
有效治理路基變形與路基沉陷等病害,將極為有效的提高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在此方面,路基路面出現塌方、滑坡等問題時均可能會導致路基路面失穩,此時必須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證路基路面具有穩定性。工作人員一般應該根據路基變形與沉陷的具體情況以及道路所在區域的抵制特征等展開詳細的分析,繼而確定加固治理等方法,選擇比較容易操作且具有較強適應性的方法予以應對。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灌漿、壘建擋土墻、嚴格保證施工材料質量、堅決遵守施工操作標準等方法進行路基變形與沉陷等病害的治理[3]。
為了保證路基路面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在道路施工與后期防護的過程中必須要科學的預防并治理路面裂縫病害。對該病害進行預防和治理,首先必須要對道路工程所在的施工區域具有比較清晰的了解,同時要能夠根據施工情況合理的選擇并且使用混凝土材料,重點在于使用前必須要根據項目施工標準要求對相關材料的質量展開嚴格的檢測,目的在于保證整個項目建設的順利。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要保證按照標準操作,避免出現路面施工中出現銜接不嚴密的情況。路面壓實過程中更要科學的選擇施工設備,一旦發現施工中出現了橫向或者縱向的裂縫現象,便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處理[4]。正常情況下,裂縫在 2-5mm寬時可以采用乳化瀝青進行灌封,但是裂縫寬度比較大是則必須要清理裂縫內部,而后進行瀝青封閉處理。
邊坡防護與加固處理當中,最常見的方式為,在道路兩旁栽種草皮或者數目,保證邊坡的土壤能夠固定,防止出現沙土嚴重流失等情況。但事實上,該種處理方法往往會因植物根系的問題導致植物在長大后對路基路面的穩定性造成進一步的威脅,例如導致路基路面內部結構因植物根系的生長而不平整等。為此,合理防護并加固邊坡時仍舊需要加設石料等。該種方法屬于目前比較科學的,合理的,能夠明顯緩解路基路面邊坡滑塌問題的方法[5]。除此以外,防護并加固邊坡時亦需要做好水破壞預防。即工作人員必須要降低施工材料當中的水含量,盡量選擇具有較高抗水性的混凝土原料等。同時,施工人員必須要提高施工的質量,為邊坡穩固性的保障做出更大努力。
綜上所述,對當前我國路基路面存在的常見病害進行分析和討論,并且制定高度可行的、有效的保證路基路面具有高度穩定性的措施,將可以達到良好預防與處理的目的,為路基路面的施工和養護等提供有力參考資料。具體研究中發現,常見的路基路面病害主要包括路基變形與沉陷、路面裂縫和邊坡滑塌等,基本上均可以通過無損檢測和有損檢測技術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路基路面施工與養護中可以通過有效治理路基變形與沉陷、科學預防并治理路面裂縫、合理防護并加固邊坡等措施提升路基路面的穩定性,推動我國道路建設項目的健康與快速發展。
[1]劉新華.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防治對策研究[J].交通世界,2017,12(27):58-59.
[2]韓小燕.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與病害防治[J].建設科技,2015,05(24):123-124.
[3]劉靜波.鹽漬土地區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11(0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