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勝 滄州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王曉蘭 滄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
京津冀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加上雄安新區的建立,使得河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更加廣泛,但是普通高校畢業生仍然存在就業信息匱乏、專業不對口、就業質量偏低等諸多問題。因此,高校必須建立與之相應的機制,我們提出采用大數據收集畢業生的就業全程信息,并了解和分析用人單位的需求和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崗位及期望值等,這樣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援助。
通過隨機采訪和網上實際調研,我們發現有將近80%的畢業生對于將來的就業比較迷茫,他們往往被動選擇崗位或是跟風考研、升本或是考公務員。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認為政府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幫助高校共同應對就業難問題。
第一、政府方面鼓勵各個高校創建大數據應用平臺,合理利用和搜集企業的有效就業信息,正確引導大學生的就業觀。通過對各個行業就業前景的預判,提前拿出富有成效的解決方案,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并規范大學就業制度,優化大學生就業環境,進一步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
第二、高校方面應當利用大數據技術促進人才的專業對口、高質量就業。
目前,高校采用的授課方式還是以單一灌輸式的授課模式為主。而大數據時代下的在線教學資源可以拓展和延伸學生們的知識面和技能,因此,教師不能局限于課堂內容,根據企業的需求親自制作或推薦大家去學習相關的視頻內容,這樣有助于促進課堂知識與社會需求更好的對接。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及時了解或參與企業的實踐培訓活動,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的信息分析出學生們的所思所想,開發出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更好的服務社會的教學資源。
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大數據平臺應用,主要是收集相關群體的數據集合,并使用相關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等,最終幫助就業工作人員更好發現問題、解釋問題和預測問題。
目前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日益標準化、網絡化,政府可以及時將企業用人信息、崗位信息推送到高校的大數據平臺,幫助高校收集一手信息。另外大部分的高校也有較為完善的學生平臺,也可以將資源整合,建立畢業生的就業大數據,為后續的數據挖掘、決策制定提供依據。
高校應組織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專業領域專業人才專門進行數據的收集、存儲、挖掘和分析,并配專人進行數據的管理、更新和備份,數據分析的結果及時公布、方便有關部門和就業辦指導工作的開展。
數據收集和信息共享都是就業工作人員及用人單位提供服務的前提和有效方式,在大數據時代,如何準確分析和整合并提出精確預測將是一個重大挑戰。面對日新月異的形勢及數據的迅猛增長,就業工作對實時數據的分析需求日益突顯,事前的準確預測將取代事后的精確統計。所以提供前瞻性的預測更能有效的提升畢業生求職就業的質量。
針對以上分析,從我院的自身條件考慮,我們學院決定創建大數據就業服務平臺,畢業生可以在就業精準服務平臺上填寫信息,并做能力素質的測評,使他們對自己的求職取向有更加精準的定位,學院會根據他們的職業定位選取合適的企業崗位。對于企業而言,在平臺上進行企業崗位建模,可以讓他們對畢業生有了更加精準的判斷。另外學院引進一批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他們是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的專業人才,相信會為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提供強有的算法支撐。
2018年10月22日,河北省滄州市政府與九次方大數據隆重舉行合作簽約儀式。九次方大數據將發揮自身在大數據資產運營方面的成功經驗,協助滄州優化大數據產業布局,加強大數據人才儲備,實現大數據創新應用推廣。作為合作院校之一,我院也將會抓住這個契機,創建大數據高校就業應用平臺,緩解我院畢業生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