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林
(福建省永信交通設計院有限公司, 福建 三明 366000)
不僅僅是為了發展我國的交通工程建設,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國大部分山區還是處于相對落后的生活狀態,國家為了扶持山區的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山區交通這一嚴重制約山區發展的問題。山區陡坡段公路的建設中有諸多困難,需要人們堅持不懈,不斷克服,針對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施工方案,嚴格保證公路安全,用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益。山區陡坡段公路在設計期間,首先,必須既考慮到目前的需求又要考慮到今后公路的改造;其次由于山區復雜的地形地貌,要能夠因地制宜,按照實際情況,合理的設計公路路線、安全設施、路基防護排水等有關方面;再者應該培養施工安全觀念,注重保護環境,提高責任意識;最后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緊跟施工進度,合理靈活的解決相關問題。在山區公路的建設過程中最為困難的就是陡坡段公路的方案設計。所謂陡坡段就是指在有坡度或者不穩定的山坡上進行公路建設施工,由于陡坡段的地質分層現象,長時間在載荷、水沖刷的作用下,陡坡段的地質尤為不穩定,極易產生土層滑動現象。因此,公路陡坡段設計過程中困難重重。必須在進行公路施工設計時必須進行實地考察,土層分析,全面考慮到其不穩定因素,才可能確保公路施工的安全,使用的穩定。
(1)由于山地地形不均一,在進行路線設計時往往會很多限制條件。雖然直線設計會節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在山區地形地貌的限制下,直線設計很難實施。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山區地形,因地制宜采用曲線設計路線是最為適宜的。曲線路線符合山地地形,可以減少高填深挖,保證路面指標均一,保證良好的縱橫性。除此之外利用曲線的特性可以靈活的繞過障礙物,并使得整條路線不會出現急轉點,對接不良現象的發生,從而有效保障了公路的合理性,穩定性。
(2)不僅僅在平面路采用合適的曲線設計,也要根據地形地貌的三維空間進行公路縱斷面路線的設計。因為在陡坡段其坡度高,土層不穩定,因此,在公路縱斷面路線設計中影響因素最大的就是陡坡段。能否合理設計陡坡段的路線是縱斷面路線設計的關鍵,直接影響著縱斷面路線的使用質量、運行成本。針對于陡坡段路線,可以根據地形地貌的特點,具體分析其坡度、土層構造,然后確定公路路線的坡度,坡長等參數來設計出平順緩和的公路路線。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所設計的縱斷面路線是否有利于行車駕駛,排水排污、美觀與否等方面。
(3)由于山區地形橫向起伏比較大,所以要求公路的橫斷面保持一致是相當困難的。不僅僅要對地形進行大量的整修工作,還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不一定非要保證公路路線的橫斷面一致,只要在能夠保證其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這樣的施工設計就值得廣泛推廣。
(4)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三維公路的模擬仿真,更加便于公路線形的設計規劃。現如今隨著科技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地圖的不斷完善與應用,越來越多的公路設計軟件被開發出來,利用該軟件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設計出符合當地地形的,最優的線路方案。
陡坡段公路的安全設計是山區公路建設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公路線形、視距范圍、交通流量、交通速度等因素都要考慮,針對性的分析設計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此保證公路設計的安全。
(1)設置合理、一致、明顯、有序的交通標志勢在必行,避免出現因為標識重復、不匹配、不明顯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現象。除此之外,必要的交通標線也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落實到實處,以此為駕駛員提供駕駛信息,確保駕駛安全。
(2)道路兩側用于明示道路線形、方向、邊界的安全設施也要確保設計實施到位。一旦該安全設施沒有合理設計,將導致駕駛員因為得不到相應的指示與警告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3)由于陡坡段公路并非平直的道路,因此,在駕駛員駕駛的時候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最大限度的消除該隱患,不僅僅要靠交通標識、視線誘導設施的保障,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在合適的道路位置設置安全停車帶、減速帶等防護措施,以此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提高道路行駛的安全性。
我國山區公路中存在著大量的雙向單車道,在雙向車道中時常會發生駕駛員利用路肩進行錯車的現象,而這種現象會造成車輛的兩側車輪處在不同的受力面上,從而導致由于摩擦力的不同而發生安全事故。據統計,在雙向單車道上發生事故概率遠遠超過一般車道,公路的錯車包括有交匯、超車兩個部分,這兩種情況均會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的發生。再者由于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行車的不規范,在山區公路上行駛時經常會導致擦撞、側翻等事故的發生。因此,合理優化雙向單車道,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已經成為山區陡坡段公路的重要任務,從安全角度進行設計山區陡坡段公路勢在必行。但是由于至今我國都沒有針對于錯車道間隔制定統一的標準與規范,各地區車道均有所差異,從而在行車安全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由于駕駛員的視力會隨著車速的加快而逐漸下降,如果錯車間距過小,一旦車速過快時駕駛員就會錯過錯車位置;但如果錯車間距設置的過大,就會導致道路通行不暢通,引發道路堵塞。因此,應該根據山區地形地貌及時的制定出統一有效的錯車間距,并合理設計規劃錯車的間距,從而保障山區陡坡段公路的行車安全以及道路順暢。
(1)在道路設計方案實施期間,設計工作人員必須要在現場觀察施工過程,以便能夠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來實時調整施工方案。在陡坡段地形中,由于地形地貌比較復雜,實際測量過程非常困難,從而導致設計人員手中得到的測量數據并不是十分準確,與此同時,也造成了依據該數據進行的方案設計也存在著相應的誤差,所以,為了確保施工的安全、準確,設計人員必須時時跟隨工程實施的進度。
(2)在施工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施工與防護并行的施工措施,施工完成一部分就必須防護一部分,因為施工的過程中不斷破壞著山體,很有可能造成山體部分不穩定從而造成陡坡的坍塌,因此,應該在施工后及時的對其進行加固維護等措施,從而避免可能造成的嚴重事故。
(3)保證設計施工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計劃,不能有絲毫的施工誤差,不能有怠工、馬虎的工作態度,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施工,從而可以避免工程的失敗,人力、物力的浪費,環境資源的破壞。另外,由于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挖土,及時的清理,對提高施工效率有很大作用。所以,需要制定出合適的措施來安置廢土也是施工建設中十分必要的環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山地陡坡段公路的設計施工異常困難,影響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建設好山區陡坡段公路就必須加大技術指導力度,保障施工質量,加強施工監督,從工程設計源頭抓起,并具體結合當地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合理設計公路線形、保障公路安全設計、著重注意雙向單行道的合理優化,從而制定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對比不同的設計方案,不斷修改設計,才能一步一步的實現該公路安全、合理、環保的建設目的。實施進行山區陡坡段公路建設時,一旦遇到陡坡段,首先要想到的設計方案應該是如何避讓。如若實在不能避讓,那就應該根據實際地形地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縝密的考察分析,以此來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最后實現山區陡坡段公路安全、順利的建設。為我國交通建設的發展以及實現我國對山區的準確幫扶打下堅實的基礎。
[1]劉南華.山區陡坡段低等級公路設計解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7).
[2]王潤平.淺析山區陡坡段低等級公路設計[J].黑龍江交通技,2014(5):13-13.
[3]王磊.山區公路陡坡路段增設爬坡車道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