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啟艷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九江 332007)
建筑工程中存在很多的風險因子,這些風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如果不進行有效風險管控,就會造成建筑工程企業風險增加,經營效益低下,必須引起重視。目前一些建筑工程企業造價風險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企業利潤的提升,需要企業積極采取措施,改進管理方法,提升風險管理效益。
一般來說,建筑工程都具有工程規模大、工程投資多、工期長等特點,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單位和人員較多,其中也包括一定的復雜人事關系和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這也決定了建筑工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存在較多的風險發生點,建筑工程的風險高發性是工程的本身建筑屬性,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有效的管理來降低風險。
建筑工程可能涉及的風險因素較為復雜,尤其是那些工程建筑范圍廣、工程量大、工期長的施工項目,會受到更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且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期,建筑工程的造價風險也呈現變化趨勢,總體上來會說,建筑工程的造價風險據偶多變性和復雜多樣性。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業尚未建立對于工程造價風險的完善風險管理制度,企業與現場施工人員之間的聯系較少,一些小的建筑施工企業通過項目招投標來承接工程,將工程分派給與企業之間存在合作關系的施工團隊,施工團隊的領隊再將施工任務細化、下放。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不會直接管理相關的施工人員,而是通過施工團隊領隊的管理實現的,而很多施工團隊的領隊只是集中了一群農民工,負責相關工程項目的施工,他們本身不具備風險管理意識,在沒有相應的工程造價風險管控制度的情況下,更是缺乏對于造價風險的有效控制。
此外,很多建筑企業的風險管理方案不夠靈活,企業項目經理可能根據工程造價特點進行了相關風險管理方案的制定,但是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風險,僵化的風險管理方案無法解決即時出現的風險問題。
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的造價風險管理中,尚未建立完善的風險監督機制,沒有專門設置一個部門或專業人員對于工程造價進行監督,無法保證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現的一些以權謀私的行為給企業工程造價帶來的風險。例如,采購人員因為貪污,購買劣質建筑材料,導致工程施工質量難以通過驗收,降低企業經濟收入,影響企業聲譽,給企業的工程建設和造價帶來風險。建筑企業沒有針對重點部門和關鍵人員進行監督機制的設置,不利于企業建筑造價風險的有效管控。
要想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最低成本的消耗,降低工程造價風險,建筑企業首先要建設完善好該項目的成本管理制度。無論是在工程項目總體上的成本管理,還是施工過程各個階段的成本管理,都要制定相對應的成本管理體制,以體制為標準和依據,嚴格按照體制進行,還要根據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及時的改正完善相關的管理體制,以理論指導實踐,又以實踐促進理論的完善,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共同進步。
此外,施工過程中,各類影響因素較多,對于項目成本的影響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的選擇、物價的變動、人員的配置、資源的消耗、后期的保修等,這些影響因素都應按照出現幾率以及產生的影響程度納入項目的質量成本預算范圍。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各個因素應對應多個成本方案,還要保持絕對的信息和數據動態管理,以便于及時調整成本管理方案,防止動態數據和變化因子為成本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最佳成本效益。
光靠體制的指導和監督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做到建筑企業造價風險的控制,還需建立專門的質量監督小組。監督小組可利用健全監督責任體系,采用“三級監督”責任體系,統一監督工作標準、尺度,健全規范工程監督工作程序標準,優化交竣工質量檢測鑒定工作程序。為了強化監督監管,要繼續推進“首件樣板抽查”監督制,通過專項、隨機、掛牌監督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加強對監理單位動態監管和施工監理及人員的信用評價,加大等級試驗檢測機構資質管理和工地試驗室標準認證,繼續開展試驗檢測“數據打假”活動。通過有效的監督,保證成本在運行中的透明度,有效的將成本控制在與其范圍內,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建筑施工企業要對建筑工程造價風險進行管控,不能盲目進行,可以通過風險分級管控進行造價風險的管理,實施造價風險分級管控,以確保風險有效受控,防范建筑過程中的風險的發生概率,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筑企業要不斷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風險管理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筑施工企業實施風險分級管控,正是為了防范施工風險發生而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
所謂“風險分級管控”,即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劃分為一、二、三、四 4個等級,分別對應低風險、一般風險、較大風險、重大風險,并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來表示。其中低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較低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輕傷及以下事件的施工作業;一般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人身輕傷事故的施工作業;較大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人身重傷或人身死亡事故的施工作業;重大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很高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施工作業。
實施風險分級管控,其原則是“動態識別、科學評估、分級控制”,重點是結合建筑施工特點,建立建設工程施工風險預警和管控體系,全面辨識、評估安全風險,明確各級機構與人員的職責,落實各自的主體責任,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風險。同時,根據安全風險等級及嚴重程度,落實預防和應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風險,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作為建筑工程企業,則應遵照“全員參與、分級管控;自主建設、持續改進;系統規范、融合深化;注重實際、強化過程;激勵約束、重在落實”的原則,從最高管理者到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全員參與風險辨識、分析、評價,并制定相應的實施風險管控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并確保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持續、有效、穩定、健康。一般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常用的措施有重大危險源公示、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監理旁站等,施工企業可根據風險嚴重程度和危害大小對不同等級的風險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管控。
總結:當前的建筑市場環境下,建筑企業要實現有效的造價風險管控目標,必須立足于自身風險管理中的不足,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創新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實現高效的風險管控目標。
[1]馬偉,許國平,杜成海,水長春.基于業主視角的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J].工程經濟,2016,26(08):17-19.
[2]向夢華.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04):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