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作為國家的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推動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其主力軍的作用,而且在提高人們出行方式,保障國防安全等領域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國防技術的需要,這些都為現代化的公路交通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目前形式下,只有提高公路施工技術,改進公路養護措施,促進公路工程質量的提升才能發揮其強大的運輸能力、靈活方便的運送方式、帶動沿線區域經濟增長、逐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支撐和推動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路工程技術和養護是根據已經確認好的施工計劃及遵守相關的養護工作要求,通過采取依托有關的技術指導,提高施工質量,保障公路有序運作為基礎,依照設定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程序實施的施工工作,其對公路工程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工程質量。科學技術的發展,施工技術的不斷更迭,促進了先進設備和技術以及管理理念在施工中更加科學規范,不僅能實現施工全程監控,及時發現和避免重大質量問題,而且保證施工的安全有序進行,提升了工程的整體質量。二是有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企業效益。公路建設在修建公路的同時,不僅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還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破壞[1]。提高施工技術能夠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依照環保、節能的要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大限度的節省資源,降低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開支,實現建立生態環保公路,為企業贏得良好聲譽,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公路建設作為一項涉及到勘探、設計、物料、機械、人員、環境等因素在內的繁雜又艱巨的整體性工程。施工過程中環境條件惡劣、人員類型多、工程設備復雜等容易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隱患。其一,個別公路施工沒有經過科學合理規劃,對工程的基礎信息沒有做全面的分析,就開始盲目施工,其工程計劃和建設周期過長。其次由于管理人員忽視施工物料的質量要求,沒能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入庫和存儲物料,致使公路建設中用到的砂礫、瀝青等達不到規定的公路等級。個別的施工方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降低對材料的質量或減少材料的使用量,導致公路質量下降,出現剛通車就暴露質量問題的消息。其二,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各種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公路施工中投入的越來越多。現有的施工人員往往缺乏技術支持或不具備相應的施工資質,不能很好的把握和運用先進設備,往往憑借以往的經驗進行操作[2]。工程管理人人員缺乏施工技術經驗,管理水平不足,技能和方法落后,這些都嚴重阻礙現代化管理技術的普及,影響公路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有效提升。
公路養護作為維護公路正常運轉,延長公路使用年限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必須遵循設定的養護周期和養護項目進行。首先,公路養護部門對公路養護不及時及管理觀念落后,往往重視修建而主觀上忽視養護工作,個別部門安全意識不到位在對公路巡查和處置上意識松懈,沒有制定相應公路養護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致使當工作中容易出現疏忽和漏洞時,沒有相應的追究機制和監督體系。其次,缺乏一定的資金支持。公路養護需要一定的人員和設備支撐,而保證這些的良性循環需要的是資金的大力支持[3]。目前資金問題方面的困境已經成為困擾現階段公路養護的工作的現實因素。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相關部門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間接的導致了養護模式的粗放化,不能按照實際情況有規律、有序、分段、對公路進行科學、規范的養護。
通過諸多事實依據,技術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管理中問題的出現周期。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公路施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施工單位的只有制定出周密和完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公路建設的有序開展,而且能在加強工程管理、提高工程進度、縮短工程時間、降低工程成本上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是保障施工的基礎條件。從材料的選取、采購、存儲到材料的使用一定要按照制定的規范下操作,堅決杜絕應材料問題出現工程進展的延緩,同時建立健全物料監督體系,加強監管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直接影響到設備參與施工中的質量和進度[4]。加強設備的管理工作,注重培養養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技巧,制定完善保養制度,對設備進行科學規范的有效保養,提升設備帶來的效益的同時,保障施工的有序進行。
技術的日益更新,傳統的技術工藝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產發展的需要。高新技術的引進、先進生產工藝的推廣在公路養護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養護工期。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公路養護中的廣泛運用,加強養護工作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其面對新技術的領悟和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掌握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運用技巧,使公路養護工作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和科學規范化,依托信息化技術對公路養護實行分段、分區域、分路齡、等級等進行有序的養護工作。
充足的資金的支持是保證養護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保證。根據公路等級的不同合理規范的安排養護費用;優化人力和設備的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做好養護成本的前期評估預算工作,控制節約資金。保證資金的及時到位,不僅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相關部門的有效運用[5]。健全公路施工后期的質量監督體系能夠有效的減少施工中出現的漏洞,防微杜漸,從而為后期的公路養護減少壓力,避免公路出現問題時,有關部門不能第一時間開展養護工作,使道路養護工作得到有效保障。
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公路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公路施工技術和養護還有很多路要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把握方向和堅定信心。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通過分析公路施工技術和養護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強施工技術和養護的具體措施:建立完善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加強施工設備和材料的管理;引進采用技術,提高養護工作水平;做好資金支持加強施工后期維護。通過采取這些措施積極面對,從而提高公路施工技術和養護的整體水平,保證公路建設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
[1]黃金蘭.公路工程施工及養護質量管理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8,18(03):186.
[2]李君述.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5(21):203.
[3]楊宏.公路工程養護措施決策技術[J].交通世界,2016,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