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磊
(福建省荔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8)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步,建筑行業迅猛發展,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混凝土屬于非均質材料,脆性大,彈性模量高,抗拉強度低,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有著非常好的應用效果。混凝土應用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容易有裂縫出現,裂縫出現的原因相對較為復雜,不僅使建筑結構在整體美觀性受到影響,同時還很大程度上降低結構整體強度,對建筑結構使用壽命以及使用性能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必須要尋找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制定針對新的歌解決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實際應用有效性,本文就此展開了研究分析。
材料問題產生的裂縫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混凝土配比時粗骨料使用比例過大,存在有過多的針片狀石子,容易升高混凝土內部孔隙。如果混凝土含泥量以及細骨料粒徑過大,在夏季施工過程中,很難保證施工面混凝土質量,最終使混凝土出現裂縫。不同集料在混凝土收縮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容易有裂縫出現;第二,混凝土選擇礦渣水泥、低熱水泥、低標號水泥等容易有裂縫出現,混凝土水灰比過高也容易有裂縫出現,另外,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如果將不同廠家混凝土混合使用,也容易有裂縫出現;第三,混凝土有泌水以及離析等情況出現時,影響混凝土組分分布均勻性,存在有非常大的水化反應差異,降低混凝土整體強度,會有較多裂縫出現,如果在混凝土中添加過多粉煤灰等,也將會導致混凝土強度下降,進而有裂縫出現。
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設計時,過于追求外觀,在建筑設計方面,表面存在有非常多凸凹角,容易有集中應力出現,最終出現裂縫。在部分超長建筑物方面,同樣容易有伸縮裂縫出現。如果承重板厚度低,剛度減少,受壓混凝土應力會有明顯提高,也將會有穿透性裂縫出現。
第一,混凝土如果不具備足夠大鋼筋保護層,沒有做好混凝土表面收漿處理時,會產生沉降裂縫;第二,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后,如果沒有做好養護工作,容易有塑性收縮情況出現,塑性收縮在大風天氣以及干熱天氣較為常見,裂縫會存在有長短不一表現;第三,在混凝土硬結過程中,多余水分會被蒸發混凝土表明形成溫度差,干縮不均勻,混凝土在收縮作用下有拉應力出現,一旦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則會產生裂縫;第四,混凝土塌落度影響,如果混凝土存在有較大塌落度,振搗施工容易出現砂漿層,收縮性強,進而出現裂縫;第五,溫度裂縫,如果混凝土表明存在有較大的溫差變化時,容易有溫度裂縫出現,這種裂縫在走向方面無特定規律,裂縫相互交錯,與溫度變化存在有十分密切聯系,在冬季裂縫較寬,夏季裂縫較窄。
首先,與建筑工程項目結構要求結合在一起,選擇相對應強度的水泥等級,盡量選擇收縮性低水泥,做好水泥強度與混凝土強度等級之間的搭配,水泥強度一般需要超過混凝土強度一個等級,比如選擇C30混凝土情況下,所選擇的水泥等級為 42.5,以此提高水灰比控制合理性,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其次,要選擇有著良好級配的骨料,粗骨料將針片狀石子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嚴禁使用細砂作細骨料,做好含泥量的控制。夏季如果骨料溫度過高,在使用之前先通過灑水方式降溫,使混凝土入模溫度得到有效控制;再次,提高在混凝土補償技術運用方面有效性,不同摻量以及不同品種的膨脹劑在實際應用中膨脹效果各不相同,膨脹劑最佳摻量的確定需要提前進行大量實驗;最后,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操作水平、澆搗工藝等,提高混凝土坍落度設計有效性,結合砂石原料對施工配合比進行適當調整,做好建筑結構養護工作。
首先,做好構建“抗”與“放”關系的處理,抗主要應用在沒有足夠變形余地情況中,通過這種方式降低裂縫發生率,“放”指機構在無約束狀態下,存在足夠余量,采取的防止裂縫措施;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收縮裂縫會逐漸增大,尤其在混凝土輕度較高區域,非常容易有收縮裂縫出現,因此,建筑項目施工盡量減少高強度混凝土使用量;再次,做好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的應用,很多混凝土裂縫與混凝土收縮有關,通過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脹劑,能夠實現對這一問題的有效解決;最后,建筑物的設計避免出現非承重性裂縫,尤其在裂縫容易出現區域,盡量使收縮作用與溫度作用同時出現,以此控制建筑物協調變形。
第一,在混凝土強度滿足相關要求情況下,盡量降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水泥石凝結硬化過程中會有大量水分被蒸發,控制混凝土拌和用水量,能夠減少水分蒸發量,實現對混凝土收縮的有效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拌和用水量的控制,可以適當添加減水劑。第二,預埋線管位置裂縫防治,預埋線管位置容易有裂縫出現,如果預埋線管的直徑過大,線管敷設走向出現重合,非常容易有裂縫出現,必須要做好線管集中位置裂縫的防治,結合施工經驗,適當增設抗裂短鋼筋。第三,樓層混凝土澆筑后如果養護時間不超過24h,開展鋼管以及材料等運輸吊裝施工,非常容易受到荷載作用以及振動作用使混凝土出現不規則受力裂縫,這些裂縫出現后很難恢復,進而發展為永久裂縫。第四,采取針對性的混凝土養護措施,普通混凝土在水中養護能夠實現對裂縫的有效避免,在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后,盡快使用草簾等對混凝土進行覆蓋,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裂縫發生率,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能短于 2周。模板拆除時間需要結合養護條件以及混凝土強度發展等情況綜合分析考慮,降低因為拆模裂縫發生率。第五,保溫和保濕養護,混凝土容易因為溫度差出現裂縫,在夏季,采取保濕養護措施,在冬季,則需要更換為保溫養護措施。大體積混凝土凝結后表面會有一定的水存在,這些水能夠取得一定的保溫效果,使混凝土內外差得到有效控制。
混凝土構建裂縫出現的原因相對較為復雜,不僅有材料方面因素,同時存在設計方面以及施工方面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明確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原因,堅持預防為主原則,對施工方面管理進行完善和加強,避免結構有裂縫出現,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裂縫發生率,使結構安全性得到保證,延長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保證混凝土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更好的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
[1]黃志宏. 建筑工程中常見混凝土裂縫原因分析及控制[J]. 科技、經濟、市場,2006(12):443.
[2]王宏圃. 樓板混凝土裂縫和填充墻裂縫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4, 5(2):182-182.
[3]呂俊. 分析水工建設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及其對策[J]. 科技與生活,2010(13):63-63.
[4]黃書文, 孫隆. 分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性及對策探討[J].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 2011(4):333-334.
[5]龍翔. 建筑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原因及解決對策[J]. 工程技術:文摘版:00317-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