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廣播電視臺
電視文藝晚會,需要不同部門互相配合才能展現出一堂秒彩紛呈的表演,對于晚會主題,每個部門負責人都會有不同見解,而晚會導演要為晚會安排一條統一展現路線,讓各部門都在這種路線范圍內自由發揮,進行創作。使晚會在向外展現時,有一個總感情基調,靜燥喜鬧、各有分寸,觀眾在收看時能明顯感受到節目主題,而不覺得雜亂無章、陳疊重復。
而且,晚會導演在構思時不僅需要緊扣主題,還要與大眾潮流、時代特色相結合,使得晚會不論是在演員挑選上還是舞美指導中,都與當前流行文化相合,如一年一度《春節聯歡晚會》上,導演會啟用一些出道時間不長但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明星參加演出,對于一些老創作班底也會要求他們在節目中表現出時下潮流思想與政治主題,如前幾年在小品創作中體現出的“反腐倡廉”政治思想與“扶不扶問題”的社會現象。
近幾年,我國文藝晚會在導演任用上逐漸展現出多樣化趨勢,這也是為文藝晚會加入生機活力,不同導演在幾十年工作經驗中對于舞臺要求,氣氛體現都有獨到思路,構思不同,節目展示方向也不同。而大眾對于電視節目鑒賞水平不斷提高,也要求導演創作水平不斷提高。導演在各部門將晚會創作計劃統一過來后,還要進行再次創作,將一些老舊思想取出,添入新思想,對舞臺設備重新要求保證每一光、每一彩都能更好為舞臺服務,烘托晚會氣氛。如一些晚會采用水幕煙景輔助歌曲、舞蹈表演,都是導演通過設備安排將其構思展現出來的過程。
另外在節目結構安排上,也展現出導演構思邏輯性,有些小型文藝晚會開場宏達但是結尾卻粗糙急促,給人虎頭蛇尾之感,導演構思要將好的導演在結尾于開頭處理時都會一并考慮,使得首尾呼應更加完整。
現代文藝晚會在發展過程為了展現與其他文藝節目不同,不斷提高莊重形象,使得整臺晚會感情泛濫,而使晚會本來應具有的輕松娛樂氛圍逐漸淡化,使晚會觀看者會由于晚會太過嚴肅莊重而減少觀看興味。而且各類晚會在演員挑選與節目安排上也較為相近或是不斷進行老舊套路復制,使觀眾對于文藝晚會期待感逐漸降低。
電視文藝在發展中也不斷擴充節目類型,加之1995年我國實行“雙休制度”,使得人們擁有更多時間收看電視節目,對于電視節目鑒賞水平與需求度也不斷提高。因此一些列新型綜藝節目躍入人們視野中,這些節目相比文藝晚會,第一,具有較強針對性,如搞笑類、歌唱類、競技類等,第二,氣氛輕松活躍,設置獎項有較高的互動性。與文藝晚會相比,觀眾更愿意觀看這種時間短,內容多的綜藝節目。
第一點也提到過導演構思與文藝晚會安排、質量、吸引力呈正相關,要想改變文藝晚會的困境,導演在構思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文藝晚會的“會”字有相會、相逢之意,不僅是希望聚集各類觀眾相約一堂觀看晚會,還有各類表演藝術形式匯聚一堂的意義。現代文藝晚會“感情泛濫”現象,使得整臺晚會基本上由抒情歌曲、深情朗誦與主持人對白組成。導演在晚會策劃過程中,應還原晚會娛樂性質,將語言類節目巧妙穿插在各章節中,提升晚會休閑功能,讓觀眾神經也有張有弛,適當調動觀眾情緒。合理掌控晚會結構,使節目類型多種多樣將一些民間藝術也可安排其中,不僅加強了對民俗文化宣傳,還增加了晚會新鮮感,使觀眾覺得耳目一新,增加吸引力[6]。
晚會導演在構思過程中,容易陷入主觀誤區,而忽略了觀眾是晚會接受體,如果只是一味接受,自然會產生被動情緒,降低對晚會的興趣。故在構思中,應將觀眾互動作為整體構思重要部分之一。首先是在晚會策劃上,導演可以通過親自探訪或是數據收集調查最新大眾文化,通過網絡投票方式了解觀眾最想看的節目、明星等,并在節目中公布出來,展現以人為本的親民思想;第二,在晚會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設置互動環節加強場內、場外觀眾互動參與程度。這類方式在近幾年春節晚會設置中,已逐漸體現出來。如近兩年央視春晚中“咻一咻”集福活動,使觀眾與晚會每一環節都積極參與,還有前幾屆晚會中設置與節目相關問題,觀眾通過短信參與回答就有機會贏得獎項,都是增強互動性的案例,體現了導演構思用心之處。
雖然文藝晚會在日常電視節目安排中所占比例不高,但電視圈中“欄目是重頭,晚會是拳頭”的思想,仍就顯示出其重要地位。晚會導演在晚會安排中,也要不斷接受新元素,抓住觀眾心理,巧妙安排,使得晚會展現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