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電視臺
在進行新聞攝影時,新聞攝影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使得觀眾在觀看時感到非常舒適。與此同時,通過特寫鏡頭也可以增強新聞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在現代社會中,新聞特寫鏡頭的作用越來越大,新聞特寫鏡頭的信息含量也越來越高,新聞特寫鏡頭正在朝著專業化和先進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這對于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聞特寫鏡頭一般包含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對人物鏡頭特寫,另一種是對人物以外對象進行特寫。對于新聞特寫鏡頭而言,人肩部以上頭像就是人的特寫鏡頭,通常表現為頭部的各個細節。這種類型的特寫鏡頭要求頭部在整個鏡頭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可以使讀者一眼就看出重點所在。特寫鏡頭可以對人物的表情形象進行細微刻畫,同時可以展現人物之間的關系,使讀者在進行新聞瀏覽時就可以了解文中內容。
新聞特寫鏡頭一般包含有以下幾方面特點。首先,新聞特寫鏡頭將一些有價值的細微之處不斷放大,將這些細微之處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引導廣大觀眾更好思考,這樣可以使廣大觀眾更準確了解人物內心,對于事件把控也更加準確。這樣的表現手法就是由小漸大表現手法。其次,新聞特寫鏡頭加深了新聞接受者的印象。一般而言,新聞特寫鏡頭都具有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感,這些視覺沖擊感具有非常強的強調意義,可以使廣大讀者更好識別人的臉部特征,使得廣大讀者可以更進一步加深對人物的印象。再次,新聞特寫鏡頭本身也具有分離性特征,特寫對象與其他對象之間存在分離既視感,這樣可以使得讀者判斷事物之間免受其它外界因素干擾,可以對重點目標進行識別,了解重點對象細微特征,從而可以對新聞主題有直截了當理解。
第一,表現細微形態。通過將被攝對象的形態、尺寸進行拉大,使得廣大讀者可以對這些形態有非常親近的視覺感覺,使得廣大讀者不再對其停留在表面認知,隨著特寫鏡頭深入對對象有細微了解。例如在對春天進行拍攝時,我們為了讓廣大觀眾感受到春天的到來,可以對樹木的表面和葉子形態進行設計,當鏡頭切換到樹枝特寫之時,我們可以重點對樹枝上面的細微樹芽進行特寫,尤其是在枯樹上面的細微樹芽表現出的生命力,使讀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到來,這是一種細微形態的描寫。
第二,人物肖像。人物肖像一般是特寫鏡頭的主要對象。肖像取景地點常常位于衣服第一紐扣和第二紐扣之間,畫面通常是頭肩關系。
第三,細節部分。細節部分通常是指大特寫,主要表現眼睛耳朵或者人體更加細微布局。通過這些方式可以表現出人的情感、動作等等內容。
在進行新聞片制作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達到轉場效果,新聞工作者常常會使用特寫鏡頭來實現。由于特寫鏡頭對于客觀環境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觀眾對于場景的更換根本不會注意。因此,這種特寫常常可以給廣大觀眾帶來神奇的感覺,可以更好吸引人們眼球。例如,如果主人翁在家想去超市購買一件東西,想要在家和超市空間上進行轉換,可以用一個主人翁在家看電視的鏡頭進行描寫,隨后特寫鏡頭可以就是主人公已經身處超市內部進行畫面轉換,使得觀眾順理成章的接受這一事實。
在電視劇中,細節常常可以決定整部劇的成敗。通過細節我們可以保證電視節目鮮活。細節之間又可以進行區分,每個細節都有屬于自身特點,精彩細節常常可以成為新聞片段的點睛之筆。一般而言,電視藝術通常可以被稱作是家庭藝術,人們的生活都可以通過電視藝術表現出來,很多電視藝術中的細微細節可以引人入勝。在很多時候,我們的電視藝術常常可以通過特寫方式來實現對細節呈現,這樣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對電視節目主題進行了解,同時了解事態變化。例如在進行干旱災片拍攝時,我們可以將干枯水井、干燥嘴唇等等作為特寫鏡頭,這些特寫鏡頭可以與旱災主題進行融合,烘托出了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全局聚焦面聚焦在個體之上,可以將旱災進行濃縮,透視出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
特寫鏡頭通常還可用來制作懸念。懸念本身就帶有神秘性質,可以給觀眾帶來陌生感,而這些陌生感可以引起觀眾的興趣,這也是藝術魅力所在。在這樣的環境下,觀眾的好奇心被激發,觀眾對于未知領域充滿興趣,選用這樣的特寫來給觀眾更多想象空間,可以有效吸引觀眾眼球。例如在鏡頭開始階段,一個女主人公坐在沙發上痛哭流涕,我們可以對女主人公的眼淚和聲音進行特寫,制造一個懸念,給觀眾留下無盡遐想。在此時,觀眾會猜想為什么這個女孩這么傷心,世上的情感挫折還是身體不舒服,每一名觀眾都會對眼淚的原因進行思考,為后文的開展打下堅實的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