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文,馮艷艷,王桂霞,李和平,劉 崢
(桂林理工大學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目前,《華盛頓協議》被認為是權威性最高、國際化程度最高、體系也較為完整的關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國際互認協議。自2006年起,經教育部授權,由我國教育部、人事部、中國科協等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和行業學會的代表組成了“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委員會”。該委員會依據《華盛頓協議》中成員國的要求,在我國逐步開展了本科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試點工作[1]。目前,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已經進入了穩健發展階段。基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啟示作用,為顯著提高我國工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我國本科教學質量精品化,并與國際教育質量標準完美接軌,有必要探索出一條“創新性、工程型、國際化”的優質本科建設有效途徑[2]。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切入點,分析了該專業的建設現狀、該專業開展專業認證的必要性以及專業認證進展狀況,并且在此基礎上,結合專業認證的要求和培養目的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以加快專業認證工作的開展和推進專業的國際化進程。
桂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于1986年開始招生,目前每年招生規模為5個班。為了適應學科的發展變化,專業開設有“精細化工”、“電化學工程”、“能源(石油)化工方向”和“制藥工程”等方向。無論是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總體排名在廣西高校中居于前茅。2006年,該專業被確定為“廣西高校優質專業”;2008年,該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1年,該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5年,該專業入選廣西創新創業特色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一門專業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涵蓋面較廣,包括化工、石油、能源、日用、交通運輸、電子技術等領域。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工業,在我國工農業、航天航空業、交通運輸業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過近70年的發展,我國化工產業的發展規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產品種類基本齊全,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2]。化學工業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及保證社會消費需求等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我國化工產品大部分為通用產品和中低端產品,高檔產品和專用產品占有的比例較小,然而社會對高端產品的需求空間越來越大,產品的供需檔次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差距,比如石化產品、農藥、化肥、精細化工類產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另外,化學工業中下游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或多或少存在原料路線改造優化、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的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化工產業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未來10年國內市場消費速度將繼續增長。
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保證工程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構建工程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實現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化已經迫在眉睫[3]。作為孕育優秀工程人才的搖籃,在開展工程教育的過程中,高校應密切聯系行業的發展狀況,以行業的發展需求為內動力,及時把握行業的發展趨勢,在加強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為依據,加強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有助于培養綜合型的化工人才。
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開展有利于加強高等工程教育與化學工業的聯系,促進我國工程教育的國際化,提高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于2006年全面啟動,當年完成了天津大學和清華大學2個學校的認證試點。2007年,北京化工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分別通過了認證。2008年,大連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完成了專業認證的工作[2-4]。目前,我國已進入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穩步推進階段。截止到2017年,已有40多個學校陸續通過了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科研素養,結合我校化工綜合實驗的教學情況,我們探索了將教師已有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本科生化工綜合實驗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能夠把科研工作的研究熱點和最新進展、國內外上相關研究的最新內容及時轉化到實踐教學中,使實踐教學的內容具有前沿性、新穎性和挑戰性。比如,將科研成果“納米管狀鎳基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在二氧化碳甲烷化中的應用”轉化為本科實踐教學的一部分內容,學生除了要用到在大學前三年形成的專業知識之外,還涉及到程序升溫還原分析技術、掃描電鏡分析技術、催化劑的性能評價方法等。通過這種形式的轉化,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并且參與到了科研基本素質訓練的全過程,實現了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的應用及創新,促進了科研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后期畢業設計及論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邀請相關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充分聽取企業的意見,進一步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為主線,建立基礎、應用、創新為主線的三個實踐教學層次,形成實驗實習、技能與競賽、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與論文為一體的四大教學模塊,以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加強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廣西高校化學實驗技能競賽等學科競賽的引導,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充分利用學校學科建設和生產企業的資源,以國家級虛擬仿真中心、廣西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西區重點實驗室以及與企業共建的實習基地為依托,打造了應用基礎研究、技術方法創新、工藝技能訓練等不同類型的學生實踐教學支持平臺,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劃,企業參與實踐環節考核,引導學生緊密結合科研和生產實際進行實踐,有效提升學生“厚實踐、強創新、顯特色”的綜合素質。
CDIO教育理念表示Conceiving(構思)-Designing(設計)-Implementing(實施)-Operating(運作),旨在強調應用與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方式。借鑒CDIO的教育經驗,在校內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建立“教學工廠”,使學生在了解整個生產線的工藝流程和生產連續性、自控系統的基礎上,親自動手進行仿真生產操作,身臨其境地感受整個化工生產過程中開停車應急處理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工程意識,為以后的工作做好鋪墊。
作為高等工程教育質量保證的一種模式,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已經由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發展至全球許多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開展,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增強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只有參與到國際化的大環境中,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才能汲取到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專業認證的國際競爭力,促進特色專業工程教育快速與國際接軌。
[1]李漫紅,劉桂萍,李文秀.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建設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2,22(2):224-227.
[2]錢 煒,朱堅民,汪中厚.開展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推進“特色專業”國際化[J].科教文匯,2014(31):189-190.
[3]曲建光,楊金玲,李秀海,等.對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認識與思考[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5(2):59-61.
[4]孫 娜.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發展現狀分析及其展望[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1):29-34.
(本文文獻格式:楊文,馮艷艷,王桂霞,等.開展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推進“化學工程與工藝”國家特色專業國際化[J].山東化工,2018,47(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