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嬌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賦予人的壓力已經使人喘不過氣來。繁忙的工作之余,快餐式的生活方式逐漸被人們所厭棄,在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趨于一個字——慢。在這樣的背景下,“慢綜藝”的誕生無疑是符合當今時代人類最可口的一道“視覺美味”。
何為“慢綜藝”?這個詞可能在普世價值觀念中還并未熟知,但提到《向往的生活》、《爸爸去哪兒》、《花兒與少年》等節目,便并不陌生。這些綜藝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慢慢靜下心來享受生活。因此,“慢綜藝”就是模擬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選擇符合當下年輕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邀請具有話題性的明星。沒有游戲,沒有劇本。讓嘉賓在最真實的環境下,在最自然的狀態下,對他們所見之景、所感之事進行最舒服的表達。“慢綜藝”想要傳達的宗旨就是:放下當下的一切生活壓力,以最自然、最舒服的狀態去享受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
“慢綜藝”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社會驅動下的一種必然的產物。探究“慢綜藝”為何因“慢”而成功,筆者以《中餐廳2》為例,可以從主題、形式、意義這幾點來分別進行詮釋。
首先,契合當下社會主題。
當今社會,人們工作的節奏過快,壓力過大。致使許多人都開始回歸本真,向往一種自由而散漫的生活。因此,對于那些重游戲、重形式、輕內容的“快綜藝”,都普遍具有抵觸心理。認為在高強度的工作環境結束后,本需要放松下來享受綜藝帶來的樂趣,卻因為過度激烈的游戲環節設置,而致使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也處于緊繃狀態。而“慢綜藝”的出現,無疑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得以精神寄托和棲息的空間。這樣的模式,被觀眾需要,更被社會所需要。《中餐廳2》是繼《中餐廳》之后的又一次改版和升級。此次的拍攝地點選擇在法國的一個極富盛名的小鎮——科爾馬,以店長趙薇、店員蘇有朋、舒淇、白舉綱、王俊凱作為常駐嘉賓,不同的中式美食為特色點綴,是一檔宣傳中華美食和傳承中華文化為目的美食與旅游結合起來的“慢綜藝”盛宴。《中餐廳2》里的每個人仿佛都變成了普通人,脫下明星的光環后,成為了真實的自己。有了一個剛搭建好的餐廳,變成了店長和店員的身份,在這個最美麗的小鎮上,為他們的小事業去拼搏和努力。這才是觀眾所向往的“慢生活”,也是這樣的節目所存在魅力。
其次,新穎的節目形式。
“慢綜藝”全程采用隱蔽式的拍攝方式,拍攝手法完全是照搬紀錄片的模式,剪輯師將碎片化的內容拼接在一起,力求呈現出最本真的狀態。沒有劇本,沒有臺詞,所有的演員也表現出自己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在這個節目中,他們不再去演別人,而是在做自己。例如:在做菜的過程中,白舉綱和王俊凱這對川渝兄弟因為“煮米粉”而產生分歧,白舉綱因切菜不小心切到了手而遭到舒淇責罵……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實發生和存在的事件。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明星之間鮮明的性格特點,同時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另外,在節目進行的過程中,還設計有很多便利小帖士。能夠讓嘉賓在做菜的同時,觀眾也能學習到做菜的手藝,體會做菜的樂趣。
最后,發人深思的意義。
在當今浮躁不安的社會,人們更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慢綜藝”的出現,恰好是夏日里那最解渴的一捧清泉。《中餐廳2》中,透過不同的餐桌,不同的客人,反映出了不同人的情感訴求。但歸于本真,觀眾的內心當中所追求的,不就是想選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餐廳,和自己心愛的人,看著門外的美景,邊聊天邊喝著美酒,安安靜靜地吃頓飯,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的意義。又或者說,在《中餐廳2》中,嘉賓們的默契配合,不知疲倦的為著共同的人生目標去努力奮斗,有笑有淚、有情有意的工作,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所希冀的工作狀態?
“慢綜藝”是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下的一種感情寄托,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幅美妙畫卷。在這類節目的播出過程中,更多的人找尋到了生活的本真和所追的求目標。雖然“慢綜藝”節目人有一些問題,例如定位不清晰、主題不明確、有些內容過于冗長等許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背景下,它的成功是必然的,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目前,越來越多的傳媒人開始關注起“慢綜藝”節目的發展走向,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生產“精神食糧”的行列中。筆者在這里期待“慢綜藝”的形式能更加多樣化,能夠呈現給觀眾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