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融媒時代廣播電視語言傳播需要堅持正確的道路,這就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正確的道路。通常來看,只有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堅定不渝的緊隨黨的先進性,從黨的政策立場出發,盡可能的讓新聞工作者保持敏感性,從國內外形勢出發,緊密的練習群眾的實際,力求能夠及時的報道時事政治,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同時也要保證質量。在這一過程中,廣播電視語言所表現出來的是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感受。在話筒前、鏡頭前進行創作,從而達到語言和感情的統一,體裁和聲音形式的統一,充分的展現當今時代的風貌,盡可能的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吸引力。
在堅持正確的創作道路過程中,首先需要堅持正確的導向,對事實進行正確的認識,能夠有效的規范傳播的行為。其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能夠發揮主流的聲音,做到不盲目,不跟風,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再者,作為廣播電視語言的從業者,在工作的過程中,要首先確保信息傳播的權威性,將基本工作做在前面,盡可能的增強語言傳播的感染力,在內容和形式方面要創新,緊隨時代潮流。
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以及一些新興語言的出現,人們之間的交流顯得更加的便捷,人們對于漢字的認識范圍和程度也在逐步的加深。從傳播的角度來看,語言傳播的規范性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規范性要求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交流內容的具體性以及整體交流的品味。在融媒時代,信息內容的發布和獲取變得越來越參差不齊,語言方面的規范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堅持廣播語言的規范性,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在。
廣播電視語言從業者是黨中央發聲的重要的途徑,在工作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恪守職業道德。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廣播電視語言從業者要能夠深入基層,走進人們的生活中,感知實事,從而用真情來傳遞信息。在當今融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語言傳播者更要堅持自己的使命,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在工作中提高語言傳播的公信力,堅持傳播內容的真實有效性。
現階段,媒體之間的區分變得越來越不清楚,很容易混淆,在傳播的形式上、傳授的關系上以及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廣播電視語言的傳播不光是要順應時代的不斷變化,同樣要想更好的適應融媒環境,還需要做好一定的知識儲備工作,對融媒發展要保持高度的前沿認知性。首先,就需要打破傳統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融媒的概念。媒體之間的融合,所融合的就是其中所包含的理念與思路,科學合理的轉變思維方式才是融媒體傳播的本質推進方法。再者就是,應該充分了解以及掌握新媒體傳播所運用的技術。如果廣播電視語言傳播從業者只是會一些語言上的功夫,那么廣播電視語言很容易就會被淘汰掉。最后就是,學會利用多種途徑來進行價值信息的傳遞,進而更好的提高傳播的范圍與力度。
融媒時代信息傳播所表現出來的顯著特征就是快餐化、及時性的接受信息方式。融媒體時代的每個人都將自己處在海量的信息之中,這要得益于融媒時代廣播電視的發展,大眾獲取信息的時間大大的縮短,大眾不在滿足于做一個接受者,而是更多的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信息的生產中去。在信息的生產中,內容的生產仍然是核心的競爭力,媒體融合的好與壞,重點看的就是能不能夠提供受歡迎的優質內容。
在融媒時代,廣播電視傳統如何科學合理的轉變傳播方式,這是目前每一位從業者迫切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融媒時代,傳統的單向傳播已經表現出了結構,傳統的關系日漸模糊,正在朝著平等的雙向互動關系所轉變。由此可以看出,廣播電視語言傳播從業者應該先建立起友好的關系,這樣才能夠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在互動中參與,并且在參與中傳播。
融媒時代,各種語言交互出現,大大的提高了人們接收信息的便捷性,人們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將會更加的注重質量。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語言傳播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積極的適應融媒環境,工作者要加強知識儲備,轉化思想,用開放性的胸懷來接納新事物,積極的打造優質化的內容。同時,要規范語言表達,使語言更加的人性化。只有這樣,才會符合時代的要求,保證公眾獲取信息的正確性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