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媛 寧夏廣播電視臺
少兒階段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成長時期,在3-12歲的時候,少兒80%的行為習慣都是在此階段形成的,而92%的認知行為也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所以,此階段就怎樣指引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顯得十分重要。經過觀看少兒電視節目,少兒可以收獲更多的知識,少兒電視節目在對少兒素養不斷進行培養的時候,也應該有效提升少兒的精神世界。家長應該引導少兒進行少兒電視節目的觀看,這樣能夠增加他們的知識。大部分家長期望少兒能夠通過電視節目學習更多的技能,并且對一系列常識進行掌握,經過節目中所具備的教育元素,可以讓電視節目當做教育的工具。少兒電視節目承擔著傳遞正能量的職責,因為少兒的認知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大部分思想與行為都會被外界所影響,因此,少兒電視節目具備正確的方向,為少兒傳達了積極向上的思想,并且在加強其公益性的時候,為少兒提供更加利于健康的電視節目,為少兒樹立良好形象,讓少兒被家長以及社會所認可,只有這樣,少兒才能夠得到更加良好的收視。除此之外,少兒電視節目也應該對娛樂性節目、教育性節目以及家長服務類節目進行劃分。
少兒節目和其他節目之間存在著相似的地方,能夠讓少兒在審美中掌握更多的知識,電視是娛樂性媒體,其大多數節目都是把娛樂當做前提,特別是針對少兒所制作的少兒電視節目。東方衛視曾經做過與收視有關的調查,其表明72%的少兒在觀看節目的時候主要是為了找尋愉悅感,其實這與學生的本性之間相互順應,加強少兒的娛樂性,有效提高少兒電視節目對少兒產生的吸引力。少兒與成人進行對比沒有比加強娛樂性,進而無法讓少兒長時間的集中精力,所以針對少兒電視節目的教育功能與娛樂功能具備非常嚴格的規定。在平時教育的過程中,成人很難向少兒進行團結重要性的灌輸,即使擁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也會讓少兒感覺枯燥,把其轉變成拔河比賽,能夠讓少兒切身感受團結就是力量。少兒電視節目可以讓少兒在節目中得到更多的知識,并且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更加寶貴的經驗。少兒電視節目可以讓少兒感受到愉悅感,而不是對其課堂的有效延伸。例如,在“我是小記者”節目中,需要幫助少兒了解靜電原理,進而設置氣球運送的環節,兩隊小記者在相應的時間里把氣球運動到固定的位置上,并且將氣球貼在墻上,看哪個隊的小記者貼的多,這樣少兒們在游戲過程中便了解了靜電形成的辦法,進而感悟到合作帶來的樂趣,進而在游戲中學習。
少兒電視節目應該根據少兒不同的年齡段進行定向播出,進而實現傳播的最佳程度。少兒電視節目應該具備十分清晰的頻道定位,其形象應該突出,把少兒的視角當做是基本的定位,把少兒當做核心,與此同時,制作出少兒與家長都感到滿意的少兒電視節目。在此基礎上,少兒電視節目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少兒的實際需求,對節目播出的時間與實際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并且少兒的成長非常快,每檔節目都應該根據少兒的實際需求進行內容的安排,凸顯出少兒的個性,具備十分鮮明的特色,制作出與少兒認知特征相符的電視節目,讓少兒可以在節目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例如,在“我是小記者”節目中,其定位主要是3-6年級的學生,并不是涵蓋的人群面廣,其收視率便更高,只有對不同年齡的少兒思維與行為進行掌握,才能夠制定出與少兒認知相符的電視節目。
在少兒電視節目策劃的過程中,其策劃方案應該站在少兒的角度上,并且對少兒平等互動與交往的需求進行考慮,尤其是在語言方面應該具備比較好的感染力,進而可以得到更多少兒的關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在《陽光園》這樣類型的節目中,學生志愿者具備并不尋常的感悟與體驗,讓學生感受廚師與交警的工作,并且讓學生感受作為一名交警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與綜合素養,之后選擇三位學生到交警的崗位上感受交警叔叔的辛苦。經過職場體驗,少兒可以感受到成人生活與工作中存在的辛酸苦辣,少兒因為年齡比較小,無法深刻的感受到成人生活中存在的不容易之處,少兒的生活主要是成人所創造的,因此,無法感受工作與生活中的辛苦。而這樣的節目能夠讓少兒經過活動得到十分寶貴的經驗。
在少兒電視節目中取消少兒的成人話語權,可以對少兒在電視節目中占據的主體性位置進行明確,并且把少兒當做是活動的主體,關注少兒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愉悅感。例如,在《陽光園》的活動中,地級電視臺邀請少兒作為小主持人,讓他們經過比賽變成少兒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總而言之,少兒的世界是干凈且美好的,每個少兒都具備自身所獨有的特征,這便是他們的與眾不同,所以在少兒電視節目策劃與主持的過程中,應該更加考慮少兒的想法,傾聽少兒的內心,站在少兒的角度,經過前期的精心制作以及后期的執行,為少兒打造出更加優質的電視節目,讓少兒能夠經過電視節目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推動少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