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星 國家行政學院音像出版社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自出版、眾籌出版等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使得出版業逐漸走下神壇,并且觸手可及。在面對這一趨勢的時候,原本的出版業逐漸邊緣化,使得音像出版社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來進行出版形式的改變。與此同時,網絡盜版的出現、難度過高、投入過大等問題一直困擾音像出版社的發展,所以數字化的轉型就成為急需跟進的一項戰略。
當今社會,數字化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大,人們對于音視頻多媒體節目的接受方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電子書閱讀、手機看報等消費形式則能夠滿足當前低碳環保所提出的要求,而綠色就成為社會的主流趨勢之一。針對傳統音像出版社,原本加工是選擇的材料為主,但是這樣難免會受到信號發射模式的影響,使得市場陷入疲軟之態。
雖然政府部門積極實現轉企改制,希望可以對行業產生推動作用,但是如何滿足轉型之后的發展需求,特別是面臨市場競爭、資金匱乏、人員結構老化等情況,如何才能不被當今的時代淘汰,就成為關鍵。實際上,作為音像出版社,在認清楚憂患意識的同時,還需要對自身的傳統優勢有所了解,讓其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第一,其屬于紐帶。不同生產環節,彼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其實體光盤的復制、節目內容的制作等環節,都需要在節目內容之中擁有合法的版號。
第二,其屬于濾網。真正的實現去粗取精,能夠去劣存優,在這一道關卡出現之后,就可以讓每一位讀者都擁有良好的消費環境。傳統模式下的出版社,其編輯隊伍是成熟的,并且還有完善的保護體系與制度,就可以將言過其實、版權不清等問題全部排除,從而避免消費者因此產生傷害。
第三,其屬于基地。在長時間發展后,音像出版社擁有眾多合作單位、營銷渠道以及作者群體。這有利于今后的內容原創。此外,由于形象的穩固、歷史的悠久,所以其本身也會擁有豐富的資源以及較高的信譽度[1]。
實施音像出版社的數字化發展戰略時,要強調數字資源的建設,基于網絡渠道實現與平臺的相互合作,并且通過開發內容資源優勢,有效推送平臺,研發更多的數字產品,再配合上互聯網手段,就可以促進覆蓋面和影響力的持續擴大,這也是數字化轉型需要面對的問題。
完成數字出版資源庫的建設,就可以促進原本的圖片、音頻、視頻和文字等基礎工程實現數字化轉型,接著對各種資源加以整合,讓出版資源結構更加的標準統一;每一個單位在存儲出版資源的基礎上也打破了單一模式的要求,使得多樣性存儲結構需求得到滿足;利用多種途徑收集并獲取信息網絡傳播權,從而針對內容資源做好對應的整合利用,這樣才能奠定基礎條件,服務后續的資源出版與營銷。
數字化產品統一化的運營與推送,還需要考慮到音像出版社現代移動終端服務的需求,能夠達到移動閱讀器用戶、手機用戶以及電腦用戶對于終端服務的要求,實現對資源的多樣化與多元化傳播。針對數字產品,加強完善商業運營、快捷使用和簡易支付等,就可以立足實際條件,爭取在短時間內實現良性經營,滿足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推動其可持續發展。
第一,收錄語言、音視頻以及文字等信息,并且研發推送平臺。基于媒資數據庫的接口,就可以對相應的數字化數據加以讀取,然后選擇Web來進行呈現,從而滿足音視頻的在線聽與看,以及文字的順利瀏覽。
第二,實現平臺與用戶的交互,基于平臺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實現轉發與分享處理;并且在平臺之中還需要交互其余的用戶,實現高品質數字化內容的購買需求。
第三,在對應的發行平臺之中推送數字化的內容,這樣也可以直接發行其數字化資源。
目前,作為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最多的國家,中國手機網民數量也在飛速增加,這樣對于推銷和普及手機APP業務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全媒體時代下,這屬于對傳統音像出版社的挑戰,也是尋求出路的新契機。如對于手機音樂APP而言,通過多種精品專輯的整合與上傳,利用專輯的方式向用戶一一展示,力求能夠將音樂播放到每一位用戶的手機中。并且隨著軟件的擴展與升級,能夠面向市場推出更多的手機音樂APP,從而打造音樂移動互聯網門戶。
大量的社會發展實踐證明,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對于信息的需求度是不同的,其余互聯網之間的相互整合也會有所差異,其價值也不能進行統一的結算。從音像出版行業的發展來看,傳統出版、網絡出版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影響。換句話說,傳統出版和網絡出版是一個共同體,它們之間是無法相互取代的,并且在出版行業的持續發展中,兩者的合作也在不斷加深[2]。
站在傳播學的角度,音像出版社的傳統出版與網絡出版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傳播手段在出現以后,或者是全新傳播媒介在發展一段時間之后必定會形成全新面貌。然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與更新,資源出版傳播必定會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途徑,帶來的傳播效應也會逐漸增大,其出版傳播的內容就能夠為網絡出版奠定資料支撐條件、素材支撐條件,并且網絡出版使得傳統出版的信息和概念更為廣闊,能促進兩者的融合,保證傳統出版走向電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發展道路。在具體的操作中,其本身擁有明顯的優勢,隨著傳播速度的進一步加快,隨著成本的逐漸降低,必定會掌握其傳播與技術方面的雙重優勢;而傳統出版的資源相對豐富,擁有內容與品牌優勢,只要兩者能夠相互合作,實現優勢資源的整合,就能夠推動出版的發展。
無論是何種出版媒體,為了吸引受眾,都離不開豐富的內容的支持,否則就無法長期生存,無法形成品牌優勢。雖然新型網絡出版媒介擁有極強的爆發力,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會面臨定位等多個方面的問題。網絡出版的技術、成本與傳播優勢得到迅速的呈現,然而和傳統出版媒體相比,網絡媒體的優勢并不明顯,尤其是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具備壓倒性優勢。如網絡媒體在出版內容方面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不管是哪一種出版媒體都必須將出版內容的豐富化作為其基礎,這樣才能夠塑造獨有的品牌,掌握市場競爭的中堅力量。
音像出版行業正在不斷改革和發展,網絡出版掀起的革命浪潮會對傳統的音像出版帶來影響與沖擊,音像出版社為了滿足新的傳播技術要求,需要音像出版單位重新構建基本的網絡出版流程:一是加強出版內容的建設,基于實際情況深入挖掘、堅持創新出版內容,增強核心競爭力;二是網絡出版屬于新產物,管理并不成熟,因而還需要在制度與機制方面狠下功夫,實現全面的控制與檢查;三是基于實際情況制定網絡出版的科學利益分配機制,既然收益是依靠下載率和點擊率來實現,那么就需要做好網絡出版者與內容提供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處理[3]。
總而言之,在當前時代下,音像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可謂是任重道遠,需要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手抓。利用發展來促進轉型,從而營造一個健康的出版環境,推動音像出版社的數字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