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次仁 西藏林芝市廣播電視臺
人們的生活正在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變,最能體現的就是家里面的電器用具。比如說電視,電視由最早的黑白電視發展成了彩色電視,如今又發明出了液晶電視、3D數字電視。再比如說廣播由模擬信號發展成了如今的數字信號,也充分證明了科技在不斷的進步。但是,發展的速度依然達不到人們對廣播電視行業的需求量,因此,廣播電視行業仍然需要不斷的努力。
根據目前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狀況不難推斷出,廣播電視技術正在逐步向數字化形式發展[1]。數字技術具有的眾多優勢已經使得它成為了廣播電視技術的重要部分,比如說節目的傳播質量和傳播效果能夠通過數字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確定了廣播標準和頻段的條件下,數字技術能夠更好的移動和接收,人們對移動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從2015年關閉廣播傳輸通道這一事件來看,它確實幫助實現了廣播系統的數字化和自動化。使得廣播信號在接收方面更加便捷,達到了人們生活的需求。
廣播電視技術向網絡化方向發展,會直接影響到此領域的發展進程。在現代化中,廣播電視技術主要起到了傳播作用,一旦網絡化能夠發展起來,那么電視臺所建立的相關采編和制作的工作就會得到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網絡化還能夠幫助建設更加完善的網絡聯通系統。可以通過網絡化來實現我國干線網和有線電視分配網的連接,同時還可以讓分配網能夠發展到全國各地,不能只局限于城鎮中[2]。當然,我國社會上有一個通病,當某一產業發展起來的時候就會出現收費業務,當每家每戶都能接受到廣播電視節目的時候,必然也少不了收費業務。
我國在1999年就已經完成了衛星直播平臺的建立,是一個重要的標志。在2005年,我國成功的發射了電視直播衛星,這將衛星直播技術的覆蓋面改變得更加廣闊,既可以向觀眾直播自己制作的節目,又可以通過不斷發展的衛星技術,享受更多的國際咨詢傳播,這從某方面也直接促進了國際的交流,可見衛星直播將會成為未來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因素。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的推動了不同波段的廣播的發展,廣播電視網便慢慢的被形成了[3]。直到現在,廣播臺的覆蓋率已經慢慢的完善到了七成以上,并且從今以后,隨著高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的覆蓋率只會慢慢的不斷增加擴大,從而達到百分之百。
技術的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術改變。除此之外,也對發射臺的播出和智能化發展方面起到了推進作用。在目前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有關行業應該積極的適應網絡化、自動化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在廣播電視技術的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播放節目變得更為普遍,降低了傳播者的門檻。導致傳播者與受眾群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但是傳播的內容依然要積極正面,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4]。同時,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能夠讓居民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播放的節目豐富了居民的思想,在家里就能夠了解到城市和國家之間的事情,縮短了“距離”,從某方面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對生活的價值觀。
用戶的行為會影響到傳播的途徑,使其更加的多樣化。由于用戶行為能夠改變新媒體的分發渠道,未來用戶可以直接跳過網絡運營商進行節目的觀賞。
用戶行為也將會改變電視廣告的計價模式,廣告可以為電視臺帶來一定的收入,由于技術在改變,所以傳統的電視傳播模式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將會有更多的廣告進入網絡中,而傳統的在黃金時段高價格廣告計費的方式將會被打破,有關學者預測廣告的未來收入將不超過百分之一。
用戶行為還可以使得廣播電視機構更好的完善服務體系。隨著互聯網的普遍,有更多的用戶使用媒體傳播,引起了多屏和多終端的新系列消費模式,比如說新一代的年輕群體更加偏愛于使用IP的點播服務,出現了能夠直接與消費群體面對面的新興分發平臺。
廣播電視是傳統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時代顯得更為重要,所以廣播電視時時刻刻都在發展,也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正因為如此,廣播電視事業擁有了更強勁的動力。若想要廣播電視事業能夠得到持續的發展,就要讓研究人員更加偏向于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