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廣播電視臺,遼寧 大連 116600)
當下,隨著國家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互聯網媒體不斷豐富與發展,傳統媒體與多媒體進行相互融合,逐漸成為新聞信息傳播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新聞信息傳播媒體相互融合的環境下,鞏固和提高電視新聞媒體公信力與權威性,擴大收視率,增強其社會輿論監督和引導作用,方便快捷地為群眾提供時效性高,真實的新聞內容,滿足群眾對新聞獲取的需求,是電視新聞媒體發展的難題,也是關鍵。
電視新聞對社會輿論影響力,也就是說電視新聞媒體承載著向社會傳播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社會群眾通過電視報道實現信息的獲取,了解新聞內容,并產生相關思想共鳴、輿論評價、行為態度等現象。電視新聞收視率與其輿論影響力成正相關的關系。另外,電視新聞媒體公信力和權威性較強,輿論影響力也越強,是其他新媒體所無可比擬的。因此,電視新聞媒體要利用和發揮該優勢,鞏固和發揮社會輿論引導地位和作用,為社會發展、居民安居樂業提供良好的服務。
融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因此,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優化和完善電視新聞傳播內容和方法,滿足不同群眾對新聞內容獲取的需求,提高電視新聞媒體收視率,擴大受眾群體,提高群眾輿論的影響力。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既要選擇社會關注的聚焦、疑難等微小新聞內容,貼近群眾生活,也要選擇與社會發展有關系的社會問題,在發揮信息傳遞、輿論引導作用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發揮居民的監督作用,推動國家政治經濟發展,提高電視新聞媒體的權威性與公信力,擴大輿論引導作用。
融媒體環境下,各類豐富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各平臺以及各種移動設備蜂擁而至,向群眾襲來。居民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生活和工作壓力大、節奏快,沒有更多的精力在大量信息新聞中淘出自己關注的內容。所以,電視新聞媒體尋找并創新豐富便捷的傳播手段,開創多種新聞傳播平臺,根據新聞內容和采訪對象等不同情況,合理進行新聞內容的編排,給群眾提供更多關注的新聞內容,并經過不斷總結和反思,將新聞信息篩選逐步精確化,擴大電視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全媒體融合下,要求電視新聞媒體要向著多元、多渠道、多層次方向發展,通過微信、頭條等互聯網平臺的建立,提高群眾新聞參與度,以實現群眾輿論收集與引導。電視新聞字面理解,就是通過電視實現新聞報道。可是,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發展,使得新聞報道與資源獲取已經不再單一通過電視進行報道,新聞記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智能技術的支持,在移動媒體上通過文字播報、微博直播等方法,向群眾傳播新聞內容,群眾不光能夠了解文字信息,還能夠通過直播,實時感受現場氣氛。通過二維碼微信公眾信息的掃描,使得更多群眾方便快捷參與到新聞互動中來,共同監督和熱議當下自己比較有興趣的話題,不同程度上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提高了新聞收視率,擴大了輿論影響力。
真實與及時是新聞的靈魂。對于新聞直播,越及時和真實,其收視率就會越高,利于新聞媒體的發展。因此,新聞編排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和實效性。這就要求現代新聞要打破傳統按順時方式播報新聞的特點,更多采用現場直播方式,尤其是針對一些群眾關注的輿論熱點,新聞媒體要向群眾播報更加真實的、原汁原味的信息內容。另外,要與各部門同時聯動,多渠道同時在第一時間向群眾播報第一手新聞資料,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增強電視新聞媒體的收視率和輿論影響力。除此之外,新聞媒體多元化發展,各類新聞工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信息弄虛作假情況屢見不鮮。作為電視新聞媒體為了提高自己的公信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就必須要在工作人員上保證其專業技能和素質過關,培養和提高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感。具有高度新聞敏感度和判斷力,擺正立場,保證國家和黨機密信息安全性的同時,要維護廣大群眾利益,盡量第一時間向群眾提供最真實有效的新聞內容,尊重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等,提高電視媒體輿論引導的作用。
總之,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相互融合環境下,使得電視新聞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題,影響其新聞傳播效率和輿論引導監督等作用的發揮。電視新聞媒體相關人員應當與時俱進,不斷轉變和創新發展思路,擴寬發展渠道,在電視新聞內容和傳播方式上不斷創新和優化,精選群眾關注的、感興趣的新聞內容,及時和真實地將新聞內容傳遞給群眾,提高新聞質量,從而提升新聞收視率和群眾參與度,發揮其社會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保持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