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中國綜藝節目以第一屆春晚為開端,因為受春晚的影響,中國電視傳媒在內容表達和詮釋方式上都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春晚想要表達的思想不光是單純的娛樂,而是承擔著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重大責任。這種“晚會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指引著中國電視傳媒業的前進方向和改變著傳媒人的意識形態。隨著傳媒技術不斷發展和專業認知的不斷加深,電視節目的體系逐漸變得成熟,我國娛樂節目也獲得了快速發展。
我國綜藝節目的發展可以將其劃分為四個時期:一是以《春節聯歡晚會》和《綜藝大觀》為代表的晚會娛樂形式時期,它們的特點就是把想傳達的思想融入其中,從而達到傳播思想的效果。二是以《快樂大本營》為代表的純娛樂時期,《快樂大本營》的出現,人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綜藝節目,此時電視娛樂節目的作用不再體現著教化功能,而僅僅是娛樂的功能,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三是以《幸運52》為代表的益智競猜節目時期,此類節目除了對節目本身進行設計外,還巧妙地運用激勵手段,以及利用人們對文化知識追求的心態,贏得了觀眾的歡迎。四是以《超級女聲》為代表的電視節目真人秀時期,觀眾可以參與節目的制作并且與節目進行互動,甚至讓觀眾真實地感受情緒的波動,讓觀眾得到了全新體驗。在綜藝發展的過程中,觀眾越來越沖破傳統意識的束縛,而追求自我和個性的解放。
不可否認,我國綜藝節目在二十幾年的發展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如今的電視綜藝節目已經進入到了娛樂大眾化的時期,在人們的生活中也越來越重要。當前,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娛樂是綜藝節目所追求的至上準則。隨著社會競爭的越發激烈,許多人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其中可能包括生活上的壓力和工作中的壓力。而在緊張工作一天后,觀看綜藝節目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僅可以幫我們抒發心中的不愉快,而且還能讓我們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以前的綜藝節目相對來說比較刻板,形式固定,思想教育傾向明顯,這完全達不到娛樂的效果,更不用說讓觀眾感覺到輕松和愉悅了。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綜藝節目的發展合乎人們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改變后對于輕松和快樂的需求。現在,中國的綜藝節目已經不僅是為了傳達某種思想或者是單純的藝術追求,而是更多地去關注節目的娛樂作用。
如今,電視節目的價值是由收視率決定的,而收視率則最終是由觀眾決定,所以觀眾決定了電視節目的生死存亡。在從前看電視都是奢望的年代,傳媒工作者雖然也會對節目質量進行思考,但由于電視對觀眾來說是新事物,觀眾并不會對電視節目有太多挑剔,反而更愿意接受,因此,傳媒工作者就會省略探求觀眾喜好的這個過程。但是現在,家家有電視,媒體的優勢已經不在,想要成功就得找到自己的優勢,所以在制作節目之前先找好定位,進行不斷學習和調查,把握觀眾的心理和需求,走進觀眾,與觀眾近距離接觸,讓觀眾有參與感,有良好的體驗。
我國電視節目相比于西方電視節目起步晚,所以中國的節目在無形中受著西方節目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綜藝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西方綜藝的影子,其中包括各種節目設計和各種元素融合,而近些年,中國傳統元素頻頻出現在節目中,如《快樂大本營》增加與漢字相關的游戲環節,《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等等。
我國電視綜藝節目在發展的同時,同樣面臨著許多問題等待著去解決。
現在所有的省級電視臺基本上都開辦了綜藝節目,但是好多節目仔細看就會發現,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基本上都大同小異,偶爾當有些許創新的節目出來時,各個電視臺便開始競相模仿。比如《中國好聲音》在剛開播時,因為其特殊的節目形式,收到觀眾的喜愛和追捧,而之后,與其類似的各種各樣的音樂選秀節目便如雨后春筍一般。
如今的電視節目都是追隨者觀眾,一味考慮觀眾的需求,所以為了追求收視率不停地對自己的節目進行調整,而這種追著觀眾跑的節目注定不會長久。加之受眾越來越挑剔,所以只有用節目自身的魅力去吸引觀眾,才能使得節目擁有一定的市場。
如今的電視綜藝節目的陣仗越來越大,不僅舞臺越來越大,道具越來越多,而且請的明星嘉賓也越來越大牌,所以在節目籌劃期間,已經投入了大量的金錢。但這些都只是表面工作,一個節目的好壞,是要看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所傳達出的價值觀,而浮于表面的節目終將被下一個節目所取代。
創新的發展的動力,對于綜藝節目來說,創新可以說是一個節目的靈魂。如今的電視綜藝節目一直在更新發展,唯有創新才是節目的價值所在,才能保證不會在發展的過程中被遺棄。所以,在規劃一個綜藝節目時,可以借鑒其他節目的構思,但要做得就是不斷創新,如此才能使節目成功。
電視節目的一大功能就是給觀眾帶來娛樂,所以這就要求電視綜藝節目要滿足廣大觀眾各種不同的需求,而且還要被觀眾所接受。但是,純粹的娛樂會對觀眾產生負影響,對觀眾的思想產生“麻痹效果”,所以不能只注重綜藝節目的娛樂作用,還要通過節目引導觀眾,寓教于樂,發揮其教育功能。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就給其他綜藝節目起了一個帶頭作用。
電視綜藝節目有很強的傳播特性,只有以文化內涵作為支撐,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實踐證明,只有將娛樂節目給予其豐富的內涵時,娛樂節目才能展現它富有魅力的一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不斷發展。也只有提高綜藝節目的文化內涵,才能提高節目要傳播的文化思想,傳播正能量,從而提高觀眾的文化思想水平,而這也是作為大眾傳媒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任何節目的推出都要經過政府的把關,所以政府的宏觀調控對于綜藝節目的播出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節目監管不力,則會導致大量的“次品”出現在電視上,所以政府要完善審查制度,嚴格篩選,才能保證節目風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倒逼各電視臺制作精品綜藝節目。
一檔節目從設想到實踐到完成,都有大量的專業人員參與,無論是策劃、編導、導演,還是主持人等等一些其他的工作人員,都對節目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工作人員的素質與修養能直接體現在這個節目之中。如《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不僅具有穩重端莊的臺風,在節目中的舉手投足都體現著中國女性的知性美,加上她在節目中表現出來的對中國詩詞的熟悉,更增加了觀眾對于節目的好感程度。所以,增加對專業人才的素質培養也應該是一檔綜藝節目不斷地追求。
綜上所述,為了使我國綜藝節目不斷向前發展,節目要不斷地尋求創新點,積極引導觀眾,傳達正確的思想導向,寓教于樂。娛樂節目作為電視節目中的一個分支,也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主動迎合和傳播我國的主流文化思想,讓它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