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報社,山東 德州 253000)
新媒體不單單奪取了傳統報社的部分市場份額,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信息傳播方式。在新形勢下,傳統媒體“一統天下”的時代已經遠去,不管是讀者或者市場都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因此傳統報社必須要深入分析未來的發展戰略,在新媒體環境下真正找準定位,站穩腳跟。
社會經濟的建設發展和媒體行業的發展具有緊密聯系,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必然會讓媒介格局得以重新洗牌,從傳統報紙到電視媒體再到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都印證了這一社會發展規律。微信、微博以及新聞客戶端的逐漸演變,以智能手機為平臺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傳統報社早期發展的新媒體產品經歷了多年的演變,逐漸開始暴露出一些問題,單一化的布局逐漸難以適應現代技術的發展,導致傳統報社在新媒體時代難以緊跟發展腳步。近年來微博、微信的快速發展受到了更多傳統媒體的關注與重視,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來增加傳統報社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效率,促進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這已經是越來越多傳統媒體尋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式。
在新媒體環境下,很多傳統報社都希望能夠擺脫“紙媒”的局限,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開始推出新聞客戶端和“數字報”,隨后又有很多傳統報社開始創辦新聞網站、報紙論壇等,出現了報網結合的趨勢,這是新時期傳統報社發展的重要方向,逐漸將資源朝著互聯網傾斜。
對傳統報社而言,讓報紙和互聯網進行融合發展屬于新媒體時代下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在互聯網興起的初級階段,傳統報紙行業就已經開始預見網絡發展的趨勢,在當時的時期下,很多具備先見意識的報社開始推行新媒體改革,逐漸開發了一些具有個性化的電子報紙。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對于死板的網絡電子報紙感到厭倦,對此傳統報社必須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報紙和網絡的更完美融合,比如說建立具有鮮明特征的新聞網站,在新聞網站中,傳統報社能夠更全面地借助互聯網的優勢,讓讀者參與到新聞中來,可以發表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和觀點,讓傳統報紙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對傳統報社而言,因為報紙版面以及新聞時效性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發展。在傳統報社中,往往具備經驗豐富的采編工作人員,能夠制制作出更加高品質的新聞報道,而借助于新媒體渠道進行傳播,能夠讓報紙新聞具備更強的可讀性。傳統報社發展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其中的內容也需要依靠采編人員,這些新媒體平臺能夠將報紙中的內容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讓紙媒報道更為立體化。微博與新聞客戶端可以及時發布更新最新的新聞事件,確保了新聞信息的快速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報社在時效性上的缺陷。采編人員將報紙中的內容集中到資源庫中,通過進行分析歸類,制作出不同內容的新聞,讓報紙平淡的文字更具有活力,進一步延伸了報紙的影響力。
首先必須堅持受眾的差異化,傳統報社必須要了解受眾的年齡、職業以及收入分布,從而更好地滿足其需求,迎合讀者的喜好,準確對讀者進行定位,為他們帶來喜歡的新聞內容;其次必須要堅持地域差異化,地域性不單單是地方報社的短板,但如果能夠正確對待利用,也能夠成為紙媒的資源。地方報社必須要充分發揮出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本地新聞內容,對新聞報道的具體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在差異化中提升自身影響力,防止新媒體時代新聞同質化帶來的惡果;最后必須要堅持報紙內容、形式的差異化,傳統報社在新聞稿件甄別、版面布局以及標題擬定等方面必須要凸顯出自身特色,從而吸引更多讀者。
傳統報社應當合理引入更多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因為傳統報社在探索新媒體發展道路中存在諸多限制,因此必要時能夠從社會中高薪聘請一部分專業化人才加入到制作團隊中,讓其為新媒體時代報社發展出謀劃策。所招聘的人才不僅要熟悉各種新媒體技術,同時也應當具備新聞策劃經驗。在當前這樣一個時代,人人都能夠成為新聞記者,人人都能夠成為新聞主題,唯有促進報社內部人才專業素質能力的提升,才可以幫助傳統報社制作出更多優質的新聞,才可以避免新聞信息的同質化,促進新聞內容可讀性的提升,為受眾傳達最有價值的內容。
總之,推動傳統報社轉型發展,是新媒體環境下對傳統報社帶來的發展機遇,也是傳統報社未來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新舊媒體融合的形勢下,傳統報社不僅要堅守紙媒陣地,同時也必須要緊跟新媒體發展腳步,通過各種有效的舉措來推動傳統報社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