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文化館,江蘇 海門 226100)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提升,廣場舞也逐漸成為群眾業余娛樂健身的一種活動,并在各個城市中迅速推廣,成為公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廣場舞本身作為一種群眾文化的載體,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規模不斷擴大以及模式的規范化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還需要加強對廣場舞活動的研究,使其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的心態逐漸放松,不再一味地追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時向精神文化方面發展,廣場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黨的十八大后國家加大了對民生的關注力度,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在步入小康的路上,社會文化的建設也得到進一步提升,這種情況下使廣場舞這項具有放松、娛樂和休閑作用的活動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并在各個城市中迅速發展。
通過對我國大部分城市廣場舞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廣場舞團隊中的成員都是自發組合和參與的,這些成員會根據自身的年齡、興趣等選擇適合自身的廣場舞團隊。比如在腰鼓舞的團隊中,大部分人員為女性,年齡集中在50到70歲之間;太極拳的團隊則以男性為主,年齡跨度比較大,從40歲到80歲;扇子舞大部分為女性,年齡主要集中在40~60歲;交誼舞由于其特殊性,因此男女比例持平,年齡由30歲到70歲不等。而且當前廣場舞的愛好者逐漸年輕化,特別隨著“抖音”“快手”等軟件的引導,很多20歲左右的人群也開始加入到廣場舞的行列,通過青春洋溢的舞姿和步伐為廣場舞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大部分的廣場舞都沒有組織單位,是群眾為了自娛自樂而組成的,而且是一個長期的活動模式,因此為了方便更多人的參與,廣場舞的活動場所選擇中會采用就近、方便的原則,只要保證場所能夠容納廣場舞參與人數,場所安全不妨礙交通即可。因此各個城市的廣場成為了廣場舞主要選擇的位置,而且每個廣場中都存在多支廣場舞團隊,各個團隊在場地劃分的過程中也不需要領導干部的參與,各個廣場舞團隊通過自行協商進行解決,這種場地的劃分情況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會自然會形成一種習慣。從20世紀末廣場舞開始,一些大型的廣場中具有上萬人次的表演,每周都有幾十個團隊的演出,但是很少由于場地爭奪產生矛盾。
廣場舞本身是一種群眾參與性比較強的活動形式,具有團體性的特點。而這也決定廣場舞中必須要通過集體舞蹈的形式進行展現,而不是所有人自由發揮,必須要根據統一的節奏和舞蹈動作,使整個舞蹈編排和表現具有協調性。同時廣場舞自身必須要具有自娛性的特點,使每個廣場舞的參與者都能夠實現自娛自樂,并為觀賞者帶來一種視覺藝術的欣賞。因此在廣場舞的訓練中必須要保持統一的舞姿,而且很多廣場舞團隊為了保證組織的統一性會購買統一的服裝和手套等裝飾,而這些費用都是通過自籌的模式進行的。在自籌中可以通過所有參與者的均攤,也可以通過拉贊助單位等方式進行籌集。
廣場舞是現代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快速、穩定發展下產生的一種文化形式,能夠表現出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滿足的基礎上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廣場舞的蓬勃發展也能夠表現出人們對當前物質以及精神生活的滿意程度。只有在社會安定、經濟狀況良好,人們物質生活滿意的基礎上才能夠有精力、有興趣去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由此可見,通過廣場舞活動的開展,能夠體現出時代的精神和風貌。
經濟水平提升的同時,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大,每天都奔波在忙碌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導致人們的精神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而這種狀態下必然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使得人們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通過廣場舞活動的參與,人們的肢體在舒展的過程中,促進血液的循環,有利于筋骨的疏通,提升免疫力。同時音樂和舞蹈本身具有愉悅和放松身心的作用,通過文化活動的參與,實現對群眾身心的放松,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場舞在各個城市中的推廣和流行,加深人們對舞蹈藝術的了解,并在舞蹈藝術的魅力感染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提高審美能力和品位,使人民群眾獲得更強烈的幸福感。因此隨著廣場舞的發展,其逐漸成為公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對文化生活的豐富。而且廣場舞活動的發展中,隊形的變化具有多樣性,組織形式更規范,人們在廣場舞活動參與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當前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斷的提升,廣場舞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業務文化,消除人們業務生活中一些無聊和空虛的現象,愉悅人們的身心。同時廣場舞的參與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不分年齡、文化基礎以及職業,大家聚集在一起聽著音樂起舞,而且吸引更多人的參與。這種豐富的娛樂形式取代了人們的喝酒、賭博等不良的行為,使人們在廣場舞的平臺上交流、學習和切磋舞技,實現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通過廣場舞有利于促進人們的交流,提升文化素質,使群眾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而群眾是社會組成的個體,因此群眾關系的和諧也是社會的和諧。
廣場舞是一種大規模的藝術表演形式,具有形式多樣性、自發性等特點,而且在廣場舞的表演中存在多種藝術門類,各個門類間互相促進和發展。雖然廣場舞是一種民間自發的組織形式,但是為了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廣場舞還需要加強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作用發揮。
廣場舞從形式上來說是一種民間自發的組成形式,不需要相關部門的參與和指導,但是廣場舞要想得到更規范的發展,更好地發揮公共文化作用,還需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比如為了使廣場舞得到更好發展,政府需要在縣級以上城市建設休閑廣場的基礎上,在鄉鎮等地區建設公共休閑廣場,造福更多的人,通過廣場舞活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建設,使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均等化,促進文化的發展和共享。
廣場舞活動本身是一種自發性、自娛性的活動形式,因此為了使廣場舞團隊結構更合理和規范,還需要發動社會力量加強廣場舞隊伍的建設。在廣場舞蹈的管理中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比如對于一個大城市來說,可以在每個區設置一個廣場舞協會,然后各個廣場下設各個舞種的分會,每個廣場舞的分會中都需要有一位具有專業舞蹈水平的領舞人員,能夠帶領群眾一起參與舞蹈,并能夠對個別人員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為了豐富舞蹈的形式,舞蹈的領舞者還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能夠根據人們的鍛煉需要合理地編排廣場舞。此外,當地的文化館以及藝術館等都需要發揮對廣場舞骨干的培養責任,加強對這部分人員的舞蹈技能和編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使群眾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自我服務和教育,并堅定廣場舞發展的信心,提升文化自覺性,將引導和服務群眾意識進行結合,提升廣場舞的文化內涵和品位,使廣場舞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當前廣場舞已經成為公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廣場舞也不再是群眾自身的娛樂形式,還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文化部門必須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研究,加大對廣場舞的管理力度。結合群眾的文化需要提供軟硬件建設的支持。在軟件的建設方面,文化部門可以為廣場舞組織交流、培訓以及比賽的機會。比如X城市文化局針對廣場舞舉辦了多次的“舞動全城”廣場舞比賽,號召各個區的廣場舞隊伍參加。各個區域的廣場舞先在各區內進行比賽,同時在每個區選擇前三名,進入全市的比賽中。同時在城市的文化節中納入廣場舞文化,通過這些文化活動的組織,使得廣場舞更加規范,提升人們參與廣場舞的熱情。同時文化部門還可以通過與電視臺的合作,將廣場舞的比賽在全國人民面前直播,提升廣場舞的文化價值,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公共文化與人們社會生活本身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性,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呈現出更多彩的文化形式,同時為人們提供積極、健康的生活和人文精神理念。此外,文化部門還需要加強對廣場舞文化高度的強調和引領,使廣場舞向更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作為公共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舞文化也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精神文化,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以及文化強國的戰略實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文化的發展使得廣場舞的品位也在不斷提升和創新,逐漸向時代化、多元化的方向進行發展,呈現出更豐富多彩的文化特點,為公共文化的構建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廣場舞當前已經成為城市居民休閑娛樂、強身健體的重要活動形式,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精神文明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由于廣場舞的規模比較大,而且需要音樂元素的參與,使得廣場舞的負面意義一度超過正面意義。由于廣場舞擾民在全國各地都發生多起沖突事件,使得廣場舞不再是人們健身和娛樂的活動,反而成為一種擾民的行為。因此廣場舞的參與者以及文化部門等都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意識,不僅要注重文化建設,同時還需要考慮居民的感受,在廣場舞的開展中盡可能降低音樂聲量,選擇距離居民比較遠或者非休息時間段進行,促進廣場舞得到更好發展。
降低廣場舞的擾民問題,還需要發揮政府的力量,比如可以在一些遠離居民居住位置的地方建設廣場,或者協調學校的室內體育場等場地,在滿足廣場舞休閑娛樂和建設的基礎上,防止噪音擾民,促進廣場舞和諧發展。
為了加強廣場舞的管理,各個廣場舞隊伍都需要在社區進行登記,包括廣場舞的規模、地點以及音響設備等。通過在社區的登記有利于對廣場舞噪音的監督。如果發現音量超出規定范圍或者對周圍居民造成干擾,需要對相應隊伍發出警告。同時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廣場舞登記的表演時間按時進行查看,在進行噪音監督的同時也能夠及時幫助廣場舞隊伍解決相應的問題,促進廣場舞向更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廣場舞當前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娛樂和健身的重要方式,同時也得到群眾的認可以及文化部門的支持,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廣場舞的發展中還需要加強其在規范性、成熟性方向的建設,并有效解決廣場舞噪聲污染等方面的問題,促進廣場舞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