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維 劉振遠
編者按:2018年2月4日,備受各界關注的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掇r民日報》記者就一號文件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韓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對一號文件的解讀。
記者: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與往年相比有哪些新特點?
韓?。航衲甑奈募袃蓚€重要特點:一是管全面。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是鄉村全面的振興。以往的中央一號文件講農業問題、講農村經濟發展講得比較多,今年的文件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關于鄉村振興的二十個字五個方面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都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是管長遠。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記者:我們應如何準確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與內涵要義?
韓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是對我們黨“三農”工作的繼承和創新,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片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完全有能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的成效,深化農村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創新局面,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邁出了新步伐,農村社會煥發出穩定祥和的新氣象,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我們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以及旺盛的市場需求,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了現實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這五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是不可分割的,應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顧其他。
第一,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發展是激發鄉村活力的基礎所在。鄉村振興,不僅要農業興,更要百業旺。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三產深度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第二,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底色。第三,鄉風文明是保障。伴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和城市文明的擴張,傳統鄉村文化被忽視、被破壞、被取代的情況相當嚴重,一些地方鄉村傳統生活形態、社會關系日趨淡泊,鄉村文化日漸荒蕪。振興鄉村,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第四,治理有效是基礎。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第五,生活富裕是根本。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
記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注意哪些問題?
韓?。簩嵤┼l村振興戰略涉及許多方面,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應重點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長期以來,資金、土地、人才等各種要素單向由農村流入城市,造成農村嚴重“失血”“貧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抓住“錢、地、人”等關鍵環節,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促進公共資源城鄉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解決“錢”的問題,關鍵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解決“地”的問題,關鍵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鄉平等交換機制,加快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紅利;解決“人”的問題,關鍵是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第二,要處理好兩個重要關系。一是處理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系。鄉村振興與推進城鎮化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互促共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從總體上看,我國仍處在人口由鄉村向城市集中的階段,農村人口外流的趨勢短期不可能逆轉,但今后人口回歸回流農村的現象將會大量出現。要堅持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一起抓,兩個輪子一起轉,要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系,讓進城的進得放心,留在鄉村的留得安心;要創造條件讓農村的產業留住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更有人氣。
二是處理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系。脫貧攻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強弱項的重點任務,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二者是內在統一的。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打好脫貧攻堅戰,本身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就貧困地區而言,2020年之前的鄉村振興,核心還是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有利于當前加快實現脫貧目標、鞏固脫貧成果,也有利于為脫貧之后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面貌奠定基礎。因此,要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有機銜接。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了哪些重大舉措?
韓?。亨l村振興講究的是實干。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一是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文件提出,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通過與文件對表對標,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有黨內法規保障。文件提出,根據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要求和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把黨領導農村工作的傳統、要求、政策等以黨內法規形式確定下來,明確加強對農村工作領導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工作范圍和對象、主要任務、機構職責、隊伍建設等,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三是有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支撐。重要戰略方面,部署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建立健全質量興農評價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等等。重大行動方面,部署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產業興村強縣行動等。部署的重大工程主要有:大規模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一批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發展現代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種業等近30項。同時,文件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比如,針對農村廁所這個影響農民生活品質的突出短板,部署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針對基層反映的上級考核檢查名目多、負擔重等問題,部署集中清理上級對村級組織的考核評價多、創建達標多、檢查督查多等突出問題;等等。
四是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作保障。文件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建設。
五是對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有全面的謀劃。文件對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做出全面部署安排。比如,要求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推動農村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等等。